01.13 為何衛青能大敗匈奴?而名將李廣首戰失利?漢武帝深深明白原由

說起漢代的歷史,大家都能想到一句話,那就是:匈奴未滅,何以為家?冠軍侯霍去病霸氣凌然,他說出的話也名垂千古,到了現在仍然讓人非常的敬佩,這是一個為民族而戰鬥的英雄,為榮耀而戰的戰士,但凡他兵鋒所向,無不膽寒。

為何衛青能大敗匈奴?而名將李廣首戰失利?漢武帝深深明白原由

但是說到和他統一時期的將軍,他的舅舅衛青和李廣也是令人敬佩的英雄,如果不是衛青,漢族不知道能在匈奴的威脅下堅持多久,如果不是李廣,漢朝早在淮南王劉安的叛亂之下重傷。

為何衛青能大敗匈奴?而名將李廣首戰失利?漢武帝深深明白原由

不過說到抗擊匈奴這件事情上,為何李廣卻沒有了當年之勇,反而名不見傳經的衛青霍去病連戰連勝呢?這個事情漢武帝在李廣首戰失利就看了出來,因為李廣有三敗:

為何衛青能大敗匈奴?而名將李廣首戰失利?漢武帝深深明白原由

其一敗,李廣雖然成名多年,他的飛將軍的名號也是在中原中的榮譽,對於匈奴的戰術,他並不瞭解。俗話說術有專攻,漢代自從高祖皇帝經歷了白登之圍後,漢族就一直沒有和匈奴交手的機會和實力,只能用和親政策換取中原的太平,和匈奴一直保持著穩定的關係。

為何衛青能大敗匈奴?而名將李廣首戰失利?漢武帝深深明白原由

而自從軍臣單于死後,伊稚斜單于和中行說兩人一個野心太大,時刻要佔領中原;一個發誓要報當年的恥辱,採取了軍臣單于不一樣的策略,頻繁的犯關,時常進關劫掠和屠殺。

為何衛青能大敗匈奴?而名將李廣首戰失利?漢武帝深深明白原由

而漢朝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已經恢復了元氣,有了和匈奴一決高下的能力,可以說,李廣常年在中原作戰,他的戰術對步兵為主的中原來說,非常厲害,但是對於匈奴那種輕騎兵來說,就是一個非常大的短板。衛青霍去病不同,他們從一開始就被漢武帝用來研究匈奴的作戰方法,雖然是第一次作戰,但是好歹心裡有了底氣和準備。

其二敗,李廣的名聲太大,這個完全不是瞎編,在當時的亞洲東部,就僅僅有匈奴和漢朝兩個強大的帝國,相比於時時刻刻想要進攻漢朝的匈奴來說,中原有幾個能打仗的自然要摸清楚搞明白。

所以當漢軍北征的時候,名聲最大的李廣自然受到的關照最多,而衛青卻因為匈奴的輕視大意,借這個機會獲了一場小勝。不但摸清了匈奴的作戰方法,還首戰成名,可以說衛青第一次完全是沾了李廣名頭大的光。

其三敗,李廣和衛青以及霍去病根本的區別,衛青的出生不用說,只是長公主家的奴役,作為他外甥的霍去病更不用說,出身都很低微,所以他們在戰爭中完全是抱著必勝的決心,以及完美的準備,力求一戰成名,所以他們在戰場上盡心盡力。

而李廣不同,他早在藩王作亂的時候就已經名揚天下,不管怎麼說,有點粗心大意是免不了的,所以說失敗也不要完全是名聲太大的緣故。正是漢武帝深深的知道這點,所以才會在一戰之後故意打壓他,讓他當衛青的助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