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糖尿病患者可不可以只測空腹血糖,不測餐後血糖?

在家進行自我血糖監測已經成了“糖友”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但是測血糖扎手指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很多人問:為什麼一天要測那麼多次呢?能不能只測空腹血糖,不測餐後血糖?或者不用測那麼多次?

今天就給大家講講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後血糖、睡覺前血糖等,這些不同時間段的血糖值有什麼意義,反映了什麼情況。

糖尿病患者可不可以只測空腹血糖,不測餐後血糖?

早餐前血糖(早晨6~7點血糖值)

臨床意義:我們一般將早晨6~7點沒吃飯時測得的血糖稱為“早餐前血糖”。這個時間段的血糖值一方面體現胰島B細胞的殘存功能控制夜間基礎血糖和凌晨升高的血糖(黎明現象)的能力;

另一方面體現降糖藥的遠期療效。如果此時間段血糖高出正常範圍,說明殘存的胰島B細胞功能和降糖藥的遠期療效均較差。

這個時間點的血糖也叫空腹血糖,最好不要超過8點檢測。

午餐前、晚餐前、睡覺前血糖

臨床意義:餐前血糖一般體現正常人血糖的最低值及糖尿病患者良好控制血糖的最低值,說明降糖藥的遠期療效。

如果降糖藥的遠期療效差,也許餐後2~3小時的血糖最低,到了下頓餐前血糖升高,不能保持正常情況下的血糖最低值。

糖尿病患者可不可以只測空腹血糖,不測餐後血糖?

三餐後2小時血糖

臨床意義:餐後1小時往往是血糖最高的時候,通過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會使血糖降下來,到了餐後2小時,血糖一般恢復到空腹水平,至少降到7.8mmol/L以下。

如果是糖耐量低減或糖尿病患者,則餐後2小時血糖很難維持這個水平,經過治療後,通過測這個時間段血糖,可反映治療效果。另外,懷疑糖尿病,也需要測餐後2小時血糖來幫助確診。

有些人只測空腹血糖,不測餐後血糖,事實上,餐後血糖是影響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而且很多新糖友只是餐後高,而空腹不高。

另外還有一些“糖友”習慣只監測某一餐後2小時的血糖,實際上應該三餐都監測,因為每餐後的血糖變化都不一樣。

夜間血糖

臨床意義:夜間入睡後機體代謝水平最低,雖然有生長激素和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生理節律的影響,但是由於同時有胰島素適當的分泌,所以正常情況下,這應當是一天中血糖最低、最平穩的時候。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得好,夜間血糖也應當是最低的。如果夜間血糖高,可能導致早餐前血糖高,這和夜間不高、只凌晨才高的黎明現象是不一樣的,有必要進行鑑別。

可通過多時間點監測夜間血糖,如0點、2點、4點、6點,從而分析導致早餐前血糖高的原因,以便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糖尿病患者可不可以只測空腹血糖,不測餐後血糖?

隨機血糖

臨床意義:一些特殊情況對病人血糖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如多吃、少吃、吃特殊食品、飲酒、勞累、劇烈運動、生病、情緒變化、月經期等,血糖都會明顯波動。“糖友”日常要留意這些特殊情況,儘量把對血糖有影響的因素控制到最低。

另外要及時捕捉低血糖的瞬間(約10分鐘之內)。當發生低血糖後,身體中很多升血糖激素馬上釋放,10分鐘左右血糖就會升高,而且會大大高出平時的水平,所以當懷疑有低血糖發生時,要及時測血糖,捕捉低血糖的瞬間。

如果血糖測晚了,血糖正常或高血糖,就難以確定是低血糖後的高血糖反應還是本來就沒有發生低血糖,這兩種情況的治療完全相反。

餐後半小時~1小時血糖

臨床意義:如果吃了消化吸收特別快的食物,像粥、果汁、飲料、西瓜、葡萄等,血糖可能升高得非常快,所以需要測吃這些食物後短時間內的血糖,如餐後半小時血糖。

如果想了解吃普通食物或一般水果(像蘋果、梨、桔子等)血糖最高時的情況,應測餐後1小時血糖。

通過測半小時~1小時血糖,可幫助“糖友”瞭解日常一些食物對血糖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從而做到心中有數。

總結:上述這些血糖值的血糖意義只是教大家知道監測每個點的血糖值的價值,而不是要求大家每天測這麼多次。事實上,如果血糖達標了,監測頻次可以適當減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