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王朔:男人不是東西,女人也不是東西!看的透徹,說的犀利!

其實我之前對王朔和他的書並不瞭解,覺得他就是一個嬉笑怒罵的人,當然這裡“罵”佔主要成分,其實也對他存在一種偏見。或許在很多時候都把王朔,王小波,馮唐,高曉松這一群人劃分為有文化的流氓,不怕人有文化,就怕流氓有文化。

後來友人和我提起王朔,因為沒讀過他的書,一直保持沉默,回家後我選擇讀的他的第一本書是《致女兒書》,小小薄薄的一本,是之前我在書店很多次看到想買下來後來又沒有買的一本書。

王朔:男人不是東西,女人也不是東西!看的透徹,說的犀利!

沒想到的是自己看這本書的時候一直在哭。不得不說,作為一個父親,他太明白親子之間的愛恨情仇,也太明白作為父親,作為女兒應有的人生態度和責任。

可是開篇的序言就把我看笑了:“總的說來,出這書再次證明了我是不甘寂寞的、虛榮的、拿親情出來賣錢——那怎麼了?我就這樣。瞧不慣我別買呀。就跟你多正經似的。誰也沒求著你。”其實之前這本書剛剛出版的時候我就聽到很多這樣的評論聲音,坦白地說,我自己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所以看到這裡就笑了。

王朔:男人不是東西,女人也不是東西!看的透徹,說的犀利!

“我這書不想男的看。男的一肚子髒心眼兒,張嘴兒就是髒問號。我這書是寫給女性親屬看的,女兒嘛。”

“我認為女的比較關心人、本身的潛在可能,能聊到一塊兒去。男的分工好像是管物質交易、社會關係的那一部分,所以特愛比較價格,分高下,什麼都放在一起比,特討厭。

我們這裡是聊可能性、潛在的,本來就鬧不明白還沒到可以拿來交易的程度的東西,男的插進來猛一聽經常不懂,還得裝什麼都懂,比誰都懂,就他懂就他對,知道好歹例外,傻精傻精的一個個的在我看來。”這段連著讀下來非常有氣勢,特別好玩。

王朔:男人不是東西,女人也不是東西!看的透徹,說的犀利!

北京話太生動了,其實我覺得方言都特別生動,比普通話生動:“有一天聊小時候的願望,我說我特想被人養起來一直其實,別人說你這心理完全是一女的心理,我想了想,說:還真是。這也沒什麼丟人的。我就拿自己當一女的要求了。”

關於男人和女人的討論,特別精彩,讀到後面也笑抽了:“男的也不都不是東西,女的也不都是東西,各有各的是東西和不是東西;男孩就還行;女人,老婆子,娘兒們,眼睛瞪得跟鈴鐺似的,瞳孔寫著仨字兒,我愛錢!

王朔:男人不是東西,女人也不是東西!看的透徹,說的犀利!

王朔用非常生動的語言給女兒講述了人類的歷史:“最早都是人不人鬼不鬼,披頭散髮坐在樹梢上,喝西北風,一年四季吃水果。忽然雷劈下來,大樹一棵接一棵燒起來,像盛大的火炬接力賽。大火過後頭上全是天空了,那敞亮,那浩蕩,真叫猿猴崩潰,像咱們現在被扒光了衣服扔到大街上。”

“冬天天冷,大雪封山,一出門就是一溜腳印,跟蹤別人經常被人家反跟蹤,搞不好就被人家抄了窩子堵著山洞像守著冰箱一樣樣吃。”

王朔:男人不是東西,女人也不是東西!看的透徹,說的犀利!

講到吃的東西:“那時候喝麵湯,也叫糊糊,疙瘩湯。喝不了的,忘一邊了,天熱,隔了夜,發酵了,成酒了。有小氣的,捨不得倒,一喝,美了。再喝,成醋了。也成。有時候糊糊稠了,發酵了,大起來,胡亂再烤,成麵包了,巨香無比。從此知道吃乾的了。”

在《致女兒書》書裡,王朔和女兒交流的尺度相當寬泛,包括他在家庭倫理關係中的困擾、他在自己創作中的種種思考和苦苦探索,以及實際上以己為例,坦率地告示女兒真實的男人什麼樣。這種非常平等的視孩子為獨立個體的父女關係在現代社會也還是僅見的。真摯、深情、不留餘地的自我省思是《致女兒書》品高一格的鮮明標誌。

王朔:男人不是東西,女人也不是東西!看的透徹,說的犀利!

讀過的書90%都會忘記,我們就需要流書這樣一個簡潔的讀書筆記工具來管理我們的知識。流書的文字識別功能精確度可以達到95%,隨手一拍,圖片就可以轉換成文字,大大提高效率,它以書籍為單位將筆記智能分類,管理方便。最重要的是流書所有功能完全免費,沒有任何廣告,不管是用來發現冷門書籍,還是自己做筆記,學習氛圍都很好。在輕閱讀時代,碎片化時間,加上卡片式讀書筆記,無疑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

流書:卡片式讀書筆記管家。與書籍邂逅,與靈感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