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婚姻數量猛跌,房價還真不是罪魁禍首

前幾日,我寫了一篇名為《婚姻數量雪崩式下降,因一個經濟學問題所致》的文章,較為粗略的分析了婚姻數量雪崩式下跌背後的經濟學原因。

然而,讓人驚訝的是,有大量網友對文中提出的原因並不完全認同,他們篤定婚姻數量下降的罪魁禍首是房價過高


婚姻數量猛跌,房價還真不是罪魁禍首


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乍一看,這個理由好像非常充分,也十分符合人們的日常直覺。然而遺憾的是,稍加推敲,我們就能發現這個理由實在是漏洞百出。

那麼這個理由的漏洞在哪呢?

1. 事實上幾乎人人都在農村有房子,要找個房子根本不是問題。

即使是在今天,用農村房子結婚的人也是有不少的。但為什麼有些人卻默認自己沒房子呢?其實這就恰恰說明,房子壓根就不是大問題,房子帶來的生活品質才是真正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現代人對生活品質追求都升高了,相應的,對於結婚的的要求也變高了,所以看不上農村房子了。換言之,婚姻的價值相對變小了,甚至不如區區一個房子。正因如此,大部分的年輕人乾脆直接宣佈“無房不結婚”了。


婚姻數量猛跌,房價還真不是罪魁禍首


農村結婚的青年男女

2. 全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普遍存在“越富越少婚”現象。

如果我們假設婚姻數量下降是由於房價過高的原因,那麼我們根據這個邏輯反推,就可以得出如果買得起房並且不缺錢,婚姻數量應該會上升,對吧?

然而,通過對婚姻狀況的調查,事實卻恰好相反。


婚姻數量猛跌,房價還真不是罪魁禍首


調查顯示,各地普遍呈現出“越富有越少婚”的現象。越是發達城市,越是發達國家,結婚數量反而更少,離婚率反而越高。這就完全讓“因為沒錢才不結婚”這個觀點完全破產了。

我在《婚姻數量雪崩式下降,因一個經濟學問題所致》一文中曾得出結論,婚姻數量下跌是社會進步的表現。這些來自各地的統計數據也正印證了這一結論。

當然,有些人可能還會說,這與我們日常感受不符,會不會是民政局的數據不準確呢?所以保險起見,我在這裡還準備了一份來自日本2018年最新的世界各國離婚數據。


婚姻數量猛跌,房價還真不是罪魁禍首


如圖所示,我可以看到,其數據與民政局的數據情況是基本相符的,除俄羅斯國情特殊,其他所有國家全部都遵循“越富越少婚”現象。所以,自此也就完全證實了上述觀點的可靠性。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一個漏洞百出的理由,卻看上去十分可信,以至於有很多人會真心相信呢?

①少數群體的誤導。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網絡上有很多買不起房的人對高房價發出控訴。但是,實際上真正因為無房無法結婚的人僅僅是極小一部分而已。我們知道,小群體往往因為渴求認同而大聲呼喊,而真正有房的人,往往因為懶於關心,選擇了做沉默的大多數。

如此一來,人們就只看到小部分買不到房的人的呼喊聲,久而久之,就會被誤導,形成了一種“社會上全是買不起房無法結婚的人”的錯誤刻板印象。

實際上,如果真正去做一個實地調查,就會發現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想結婚的人大多數都得以正常結婚才是社會真正的現狀。

②不結婚者的藉口的誤導

有些年輕人,非常享受一個人的生活,根本不想結婚,於是在家裡逼婚的壓力下,紛紛找理由不結婚。於是十分昂貴的房價就成了一個極好的擋箭牌。

一方面,有些年輕人直接就不想結婚,於是不惜背上“拜金”的名聲,故意提出奇高的婚房要求以讓對方知難而退;還有些年輕人潛意識裡是不想結婚的,但是由於家裡的壓力,心中又非常的矛盾,於是便找個理由說服自己和家人,於是久而久之“房價貴”這個理由便將自己也說服了。

在這些不想結婚的年輕人共同的努力下,社會被成功誤導,形成一種錯誤的刻板印象。


婚姻數量猛跌,房價還真不是罪魁禍首


如果我們仔細思考房價和婚姻的關係,就會發現,房價對於婚姻而言,只是無關緊要的導火索罷了。雖然房價確實會讓小部分想結婚的人難以結婚,但是那也是建立在人們普遍不想結婚的基礎上,換言之,人們認為有些事情比結婚更重要,所以房價一高,就優先犧牲掉婚姻了。

回想七八十年代,有的人甚至連租賃的房子都沒有,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卻同樣結婚了。這就再次說明了,房子或者財產之類的根本無關緊要。婚姻的變化,終歸只是只是人的心理在變化,社會氛圍在變遷罷了。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最終的結論。那就是,婚姻數量下跌,還真跟房價關係不大,在房價前面,還有許許多多重要因素的影響。房價最多具有一定的加速作用,但遠遠不足以成為一個主因。婚姻數量下跌,房價還真不是罪魁禍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