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作家柏楊先生在《醜陋的中國人》中指出,中國人應該在道德和素質方面進行反省和改正,你怎麼看?

黃仲清大哥


也許柏楊先生看過不少世態炎涼,又或是經歷太多人情冷暖,從他的這本書裡不難看出他對中國人,中國人的性格,思想,品質相當不滿,但中國人真有這麼不堪嘛?我倒覺得未必。

對於醜陋的中國人一書,一直以來褒貶不一,其中反對的以李敖為代表的觀點認為,柏楊是把部分中國人的劣性擴大到了整個中國人的層面上。說白了也就是地圖炮了,我們在網絡上也不乏見到一些人,動不動就是某某省的人都怎樣怎樣,而這些人呢,其實跟柏楊先生一樣,也許都是碰上了某些地方的人的一些惡劣行徑,但我們都應該知道,以偏概全,是不對的。

關於柏楊先生呢,我對他不夠了解,知道他是當年臺灣暢銷作家,文筆犀利,觀點獨特。

可對於醜陋的中國人一書,倒是有點不敢苟同,柏楊先生在書中強烈的表達了對於傳統文化的不滿,稱之為醬缸文化,認為中國人就是被這種醬缸文化所荼毒,導致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思想狹隘,不團結,不懂禮,不會說謝謝,對不起不客氣。

首先我想說說這個不團結,說真的,中國人是有那麼一些不團結,但這有一定歷史原因,中國幅員遼闊,古代交通不便,人口流動較小,中國也是一個不斷融合的國家,對於當時中國人而言,家鄉的概念是要強於國家的概念,這種思想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所以這個不團結,是事實,但結果沒那麼糟糕,從事實上來講,當民族的存亡危機到來的時候,來自中國的五湖四海的人民還是團結在一起抵抗侵略者。

至於柏楊先生的所謂不懂禮,不會說謝謝對不起的,這簡直不值一駁,中國的傳統文化,概括起來就是那麼幾個字,忠孝禮義仁智信。

古往今來,多少先賢給我們留下多少寶貴的精神財富?留取丹心照汗青,慷慨赴死,這是文天祥的忠。數十萬國人崖山與南宋一併殉海,這是我泱泱華夏的魂!

蘆衣順母,臥冰求鯉,這是我中華之孝。

溫良恭儉,敦親睦鄰,這是我中華之禮。

這些何以柏楊先生都看不見?只看得那世態炎涼?難不成卯戌七君子中六個英勇就義的都不是中國人,只有那個逃了的康有為才算中國人嗎?

刀筆吏啊刀筆吏,奮筆疾書的都是些殺人的語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