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沒有社保的父母買什麼保險好?

合吾合吾


1.首先買城鄉居民醫療,一年每個人220元

必備!54歲,國家發的福利!

2.意外險

對身體沒有要求,和年齡關係不大,風險小,但是一旦發生,損失較大!

保費便宜,建議入手!

3.醫療險

看你父母情況

符合條件的話,建議入手

我最初接觸保險行業

就是擔心自己父母的身體

我的第一份保險是百萬醫療

當然,是給父母買的

還好,我的父母,目前身體還比較健康!

早做準備

4.養老險

這個,養老金的準備主要看兩塊:

時間+金錢

要麼年輕的時候,早點準備

要麼老的時候,準備一大筆錢

社保,已經不符合條件,也不建議

商保的話,建議

買現價高的

固定收益

靈活一些

具體可以參考我之前寫得文章

5.重疾不考慮

防癌險,建議配置


我是保險經紀人聶飛


安心家保


為父母購買保險,一般來說,首選是:意外險、防癌險、醫療保險、防癌醫療險、重疾險。

 

不建議養老險,因為養老險嚴格說是理財險,如果你想讓財富長大有三個條件:利潤、時間、複利。首先是你的時間不夠,有收益也起不到養老的作用。

 

一般情況下,父母由於沒有了太多的家庭責任,所以要規避的自然就是由於意外、疾病引起的醫療開支。

 

如果父母身體可以通過健康告知,首選的百萬醫療險,如果身體健康狀況不是很好,防癌險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在選擇意外險時,請重點關注意外醫療的責任,意外保額不是我們所重點關注,意外保額可以低一點;但是意外醫療的保額可以高一點。

 

重疾險50週歲以後,儲蓄型重疾險總的保費和保額會形成倒掛,消費型重疾險總保費和保額的槓桿率不是很高。

 

父母購買保險的順序建議:

 

意外險>住院醫療險>防癌險>防癌醫療險>重疾險。

 

 

給父母投保保險,很多都是因為有健康異常,特地做了一份健康異常版本的方案。

 

 

 

同樣的保險產品,同樣的保障責任:保費低、保額高、保障範圍寬。這就選購保險產品是的不二法則。

 

 

選保險,是個文字條款、專業技術活。

 

 

想不被忽悠?想貨比三家?

想節約保費?想快速好賠?

想保單託管?想維護權益?

 

聯繫專業的保險經紀人,都可以解決。

 

因為保險經紀人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險公司的利益,只推薦適合客戶的保險方案。






悅悅說險


無論是給誰購買保險,都要根據需要覆蓋的風險需求進行險種的選擇。對於54歲的老人來說:需要覆蓋的風險主要存在於養老問題、未來重大疾病的防治以及意外的發生。

養老金:可補繳社保

社保是我國居民的基本養老醫療保障,同時社保養老金的領取又是根據繳費年限與繳費基數,以退休時所在地的平均工資水平進行發放,對於在農村居住的老人來說,還是比較有保障的一種養老方式。建議可以一次性為父母補繳養保險金,以農村的社保標準,補繳15年大約在9萬元左右,可以到當地的社保局進行補繳。

重大疾病:不建議重疾險,可購買醫療險或防癌險

對於超過50歲的老人來說,另一項風險就是患病風險,隨著年齡的增大,罹患重大疾病的風險也在變高,所以醫療保險的配置也是重中之重。對這個年齡段的老人而言,購買重疾險的風險已經不划算,還有可能因為費用過高發生保費倒掛的現象。

可以為父母配置覆蓋重大疾病的醫療險,費用相對較低,但在購買前需要注意,看醫療險中的覆蓋範圍、重大金額的理賠金額以及免賠額等條件。

如果父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無法購買醫療險,可以購買慢性疾病患者可購買的防癌險進行替代,主要覆蓋惡性腫瘤的風險。

意外風險:消費型意外險

對於身體素質逐年下降的老年人來說,除了醫療險之外,還應該配置一份意外險,以防出現一些跌撞、骨折等意外傷害。現在市面上有不少針對老年人推出的意外險產品,可以續保至75-80歲,甚至是終身可投保,短期的一年意外險金額也不高,可以控制在百元左右。

老年人配置保險,只要在社保的基礎上,購買“意外+重疾”的保險配置即可覆蓋大部分風險,首選消費型保險,預算較低,至於保額的選擇,題主可以根據父母的需要以及自身經濟狀況綜合考慮。


度小滿金融



父母五十幾歲,沒有社保可以先把社保補充了。因為社保算是我們能買的起對年齡限制又少的保險了。因為五十多歲,如果想要購買商業養老保險(也就是常見的年金險)這時候保費會非常貴(起碼過萬保費),可能一般家庭都不怎麼負擔的起。


再加上題主想要的是以後能領部分保險金,同時又有醫療保障那麼一份保單是很難做到既保障養老金又能保障健康醫療的。所以一般都是組合計劃產品才能實現這兩項需求。也就是主險(年金險)附加醫療險。


但這樣一來保費就更貴了。而且醫療險還不一定能附加成功。因為現在很多醫療險是有年齡限制的,超過50歲或者55歲就不能承保的了,而且父母年紀那麼大,身體多少會有一些小毛病,如果體檢不過關,保險公司也是會拒保。


所以最好的做法是給父母買社保(養老險+醫保),補充完社保這一塊後,可以考慮給父母投保一些老年意外險或者綜合意外險。因為年紀大,中老年人發生意外的幾率並不小。


接著可以考慮一些老年防癌險,這類型的產品對年齡要求不高,有些甚至75歲都還可以買。


至於重疾險,就不太建議超過50歲的去購買了,因為容易出現保費的倒掛,保費槓桿也不高。


多多說錢


為沒有社保的父母買什麼保險好?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72553860354277902, "media_id": 51052764558, "vname": "\\u5341\\u4e5d\\u3001\\u793e\\u4f1a\\u4fdd\\u9669\\u548c\\u5546\\u4e1a\\u4fdd\\u9669\\u54ea\\u4e2a\\u66f4\\u597d.mp4\

天笑講職場


如果父母已經50多歲了,該為父母買什麼社保好呢?

其實到達50多歲的老年人,已經不適合再參加我們職工保險了。因為,我們的職工養老保險要求交費數額高,繳費年限最低要求15年,而且不可補繳。只能延遲退休,繼續交費,有可能60多歲才能夠領待遇。

至於我們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各地並不統一,有的地區將要求20年。

現在多數地區靈活就業人員參保交費,一年至少1萬元以上,而且交納費用年年增長。

靈活就業人員保險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職工去世,納入統籌賬戶的部分不退還,這一部分約佔繳納總費用的70~80%。

比較適合老年人的社會保險,就是我們的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

居民養老保險到達60歲可以一次性補齊15年費用後,直接享受退休待遇。

居民醫療保險雖然需要年年繳費,但是費用非常低,一般只有二三百元,而職工醫療保險一年得三四千元。其實報銷檔次差距並不大。



如果我們按照5000元檔次繳納15年的話,加上當地的基礎養老金一般也能拿到每月六七百元。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保險的方式就是自己交納的錢全部進入個人賬戶,也就是說,萬一去世可繼承。跟職工養老不一樣。

這樣的話,給父母交納保險,當然最合算的是按照最高的檔次交納。

未來國家會不斷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金的。因此,參加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是最合算的方式之一了。


暖心人社


1.先辦農保

農保是針對沒有社保的鄉村戶籍的保險,自己繳納較少的一部分,國家政府補貼,可以在醫院看病獲得報銷,解決看病花銷的問題。


2.通過消費型商業保險補充

可以購買消費型的健康保險作為補充,支付寶上保險項裡有個好醫保產品。54歲有農保的價格為747元,發生住院的風險共有600萬的保險金。也可以在保險公司看看其他類似產品。

不介意在購買返還型健康險,因為年紀大了,相對的疾病風險也比較高。這時候買會出現所交保費和保障等同的現象,沒有起到保險真正的作用。


3.可以適當補充意外險

意外在年長的人中出現的概率也比較高,比如骨折等,可以通過購買意外險來為資金做個補充。


4.養老方面

養老在通過商業保險去儲備,說實話略晚。因為它是需要用時間的長度或者穩定的收益,而父母現在就需要每月領到錢,只能通過從原本儲蓄中支取。


凱凱愛理財


樓主你好,如果已經快到退休年齡,我們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男性60週歲,女性是50週歲,如果已經過了這個年齡,或者快到這個年齡的話。那麼再去購買職工社保,實際上是非常划不來的事。

因為職工社保,它要求的是每年進行交費,逐年交費,直到累計交滿15年位置才能享受退休金的待遇。所以如果已經快到退休年齡的人再去購買這個職工社保的話,那麼退休年齡上可能就會很大,這樣的話是非常划不來的。

那麼我個人建議你可以去購買,選擇居民養老保險和居民醫療保險,因為居民養老保險目前我們國家還是允許,一次性直接補交完成15年的直接可以享受養老金的待遇。


社保小達人


1、要購買新農合保證最基本的醫療保障;2、如果可以的話再繳納農村養老保險,選擇最高檔次的農村養老保險(大約1000元 / 年),可以選擇一次性補繳保費(補繳年限+今後繳費年限至少15年)以用來滿足基本的養老需求;3、在經濟狀況允許的情況下,為家中老人購買商業意外保險、重疾保險(年紀較大各類重大疾病發病率較高,同時保費也較高)和消費型的醫療費用報銷保險(補充新農合不報銷的部分,在各種網絡渠道或者保險公司都有銷售,每年保費不會太貴,並且醫療費用報銷並不會太少上報萬的可以有的)。


霍說險途


建議險為父母,先社保、後商保。社保分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看當地政策,能上就上,要補就補,務必先完善此類。


商業保險,優先考慮給父母購買意外險和醫療險(需要符合健康告知)。保險是我們用來轉嫁風險的金融工具,保費/保額的槓桿率越大,規避風險作用越明顯。


對於50多歲的父母來說,最大的問題是重疾險太貴!貌似其它險種也沒什麼適合老年人的了。父母的健康狀況是關鍵,如果已經存在一些慢性病或局部不適的話,可能會影響投保。

以50歲男性為例,某重疾險20年繳費總額5000*20=10萬等於保額10萬元,槓桿作用已經非常有限了,失去了轉移風險的意義。說到槓桿率,無疑是意外險的性價比最高。給沒有保險的父母選購一款合適的意外險(附加意外醫療責任),轉移因為意外事故引起的身故(傷殘)和醫療費用風險。意外險無健康告知義務,且一般不超過65歲費率都比較友好,建議優先選擇

如果父母身體還算健康,我建議最迫切的需求應該是選擇一款醫療險。

好的醫療險需要做到:費用溫和,可適當通過增加免賠額降低保費;好的續保條款,且不能被單獨加費;可涵蓋自費藥,進口藥,慢性病治療等責任

實務操作上,因為有很多信息無從得知,故在此無法詳細展開,可私信告知父母的年齡、所在地、身體情況與家庭經濟情況等,以便給出更有針對性建議。

以上內容供參考,請題主仔細思考下自己當下的需求是什麼,再做出對應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