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乒乓球套膠膠皮那麼多,到底該怎麼選?

俗話說“膠皮選的好,打球沒煩惱。”,換個合適的膠皮確實能“漲幾分”,但市面上在售的膠皮多達幾百款,選起來相當有難度,所以小編再次將畢生所學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夠幫助大家選到適合自己的膠皮。

常見膠皮類型

通常所說的膠皮其實不準確,只是民間通俗叫法,專業隊員(尤其是30歲以上的)通常習慣稱呼為海綿,準確的說應該叫“乒乓球拍面覆蓋物”,一般情況下由海綿和膠皮兩部分組成,也可以只有膠皮沒有海綿。膠皮上的顆粒朝外的,統稱顆粒膠,分為正膠、生膠、長膠三種;顆粒朝裡的有兩種,反膠和防弧。

正膠:

正膠的顆粒朝外,顆粒直徑和高度基本相同,彈性好、擊球穩、不易吃對方旋轉。

乒乓球套膠膠皮那麼多,到底該怎麼選?

生膠:

生膠與正膠規格上相似,但是膠體的含膠量比正膠要大,因此顆粒比較軟,彈性相對也較大。生膠擊球球速快、重擊較穩、輕擊穩定性差、擊球較沉。

乒乓球套膠膠皮那麼多,到底該怎麼選?

長膠:

長膠的顆粒較軟,顆粒的直徑小於長度,長膠一般不能主動製造旋轉,但是具有改變旋轉的特性,可以將來球旋轉變為相反方向,藉助來球的旋轉,來球越轉回球就會越轉。

乒乓球套膠膠皮那麼多,到底該怎麼選?

反膠:

反膠膠粒向內,膠皮彈性好、擊球穩定、容易控制,主動製造旋轉的能力是最強的。反膠膠皮又分澀性和黏性,黏性套膠和澀性套膠的區別就是黏性套膠的表面有一層蓋膠層,用手摸上去會感覺粘手。

防弧膠:

防弧膠顆粒向內、表面光滑、彈性很小,經常配合厚海綿來抵消弧圈球的旋轉和力量,防弧膠不吃轉,製造旋轉能力差。

如何選擇膠皮類型?

1、球風:目前流行的打法主要有三種:快攻、弧圈和削球,除此之外民間還有一種打法也較為流行:長膠倒板。喜歡進攻就選快攻和弧圈打法,喜歡防守就選削球打法,而長膠倒板以防守為主,兼具進攻,屬於“風騷”型打法。

2、信仰:乒乓球圈也“追星”,有不少朋友選擇乒乓球都是因為對某個球員在賽場上英姿颯爽的身影,所以,選擇和偶像一樣的打法,棒棒的。

3、心情: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炎上菌做人的原則就是:看心情!所以,喜歡啥選啥,沒毛病!

不同打法選擇不同的膠皮

1、快攻型:快攻型打法的精髓在於速度,以擊打為主,用力量和速度戰勝對手。而正膠和生膠正是以速度見長,製造旋轉的能力較弱,也不易受對方的旋轉影響,所以快攻型打法的選手多數選擇正膠和生膠,比較流行的是直板正手正膠+反手反膠(劉國樑)和橫板正手反膠+反手生膠(王濤)。

2、弧圈型:弧圈型打法的精髓在於旋轉,也有人說乒乓球最大的魅力就是旋轉,所以弧圈型打法才能夠成為目前最為主流的打法,沒有之一。弧圈型打法的選擇就是兩面反膠,中國人以正手黏性反膠+反手澀性反膠居多,也有少數人選擇兩面黏性反膠(王楠、王勵勤、馬龍、劉詩雯);而外國選手以兩面澀性反膠為主,近年來也有少數人將正手換成了黏性反膠(石川佳純、張宇鎮)。

3、削球:削球打法的正手通常都會選擇反膠,而反手的選擇就比較多樣化,早期有一部分人選擇反膠,後來大部分人選擇使用長膠(松下浩二、朱世赫、金璟娥),長膠削球雖然穩健,但是回球旋轉比較規律,所以有一部分人選擇正膠(丁松、武楊)或是生膠(侯英超)來增加旋轉變化。

4、長膠倒板:長膠倒板打法在專業隊裡不太常見(周欣彤),但是在業餘圈裡卻是赫赫有名,以長膠為主,另一面搭配正膠、生膠或是反膠來增加進攻能力。

厚度、硬度如何選?

在遙遠的上古年代,膠皮和海綿是要分開粘的,炎上菌小時候因為手殘經常粘不好,真是慘痛的經歷。時隔多年重新開始打球后,發現廠家把海綿和膠皮粘好後出售,稱之為“套膠”,簡直是乒乓球百年曆史中的一大壯舉!

無論是單膠皮加海綿還是套膠,其中海綿的厚度和硬度直接影響著擊球手感和效果,雖然適不適合需要自己打了才知道,但在選擇的時候還是有規律可以參考。

厚度:總體來說,海綿越厚,底勁和彈性越大,持球的時間更長,同時也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把海綿打透;海綿越薄,底勁和彈性越小,持球時間更短,也更容易打透,小朋友或者初學者也能比較輕易的把海綿打透。

套膠裡面,反膠和正膠的海綿普遍較厚,生膠次之,長膠的海綿最薄,這也是由套膠的特性決定的。反膠、正膠打法在選擇厚度時,力量小的或者初學者可以選擇稍薄一些的海綿(1.9~2.1mm),具有一定水平或者力量比較大的,可以在保證總厚度不超標的情況下儘量選厚的(2.1~2.3mm)。生膠套膠的海綿厚度範圍大(1.0~2.2mm),除了根據力量和水平選擇之外,還需要根據打法需要來選擇,偏厚的海綿(1.7~2.2mm)力量更足、更穩定、更易控制;偏薄的海綿(1.0~1.5mm)擊球更沉、防守時回球更怪異。長膠打法在選擇海綿時最主要是考慮打法需求,長膠海綿越厚,擊球更穩定、速度更快、更易控制,長膠海綿越薄,反旋轉效果就越強,球也更飄、更怪,不貼海綿的長膠是最怪的。通常來講,1.0mm是長膠海綿的風水嶺,1.0mm以上偏進攻,1.0mm以下偏防守,一般

削球打法會選擇偏厚的海綿,旋轉更強、更穩定、更容易控制,而長膠倒板打法一般會使用薄海綿(甚至不貼海綿)的長膠,回球更沉、更容易進攻。

硬度:硬度的選擇就相對簡單一些,力量大就用偏硬的海綿,力量小就用偏軟的海綿;進攻型打法就用偏硬的海綿,防守型打法就用偏軟的海綿。

紅色還是黑色?黏性還是澀性?

打反膠的有一種說法:黑色膠皮旋轉更好力量更大,而紅色膠皮的速度更快,所以現在中國隊幾乎都是用黑色當正手、用紅色當反手。

其實情況並不完全是這樣,膠皮的顏色不會對性能產生影響,只是染色劑不同而已,比如張怡寧、馬琳的正手就是紅色,而後來馬琳將正手換成黑色的原因是藍海綿狂飈只有黑色沒有紅色(一說是因為藍海綿配紅膠皮不好看;另一說是紅雙喜的紅色膠皮透光度高,紅膠皮配藍海綿無法通過國際乒聯的認證檢測),張怡寧則因為正手不用狂飈所以一直使用紅色。而中國隊的隊員正手幾乎都是使用狂飈,所以大家漸漸形成了正手用黑色、反手用紅色的“潛規則”。

為什麼膠皮只有這兩種顏色?

在現在的乒乓球比賽中,我們看到的膠皮大多是紅色或黑色。其實在上個世紀80年代前半期,膠皮的顏色不止是紅色和黑色,還有藍色、綠色、棕色、橙色等各種顏色。

1983年國際乒聯開始決定限定膠皮顏色,並從1984年開始正式實施。當時是允許兩面粘貼同樣顏色膠皮的,而許多選手在貼上兩面顏色相同類型不同的膠皮,乒乓球比賽的回合數越來越少,精彩度銳減。國際乒聯為了改善這種情況,規定正面和反面必須粘貼不同顏色的膠皮。之後,為了明顯區分兩面膠皮的顏色,逐漸固定為紅色和黑色。經過了這樣的歷史發展過程,到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膠皮顏色就是紅色和黑色了。

正手為啥用黏性套膠?

80年代末,瑞典三劍客在蒙特利爾世乒賽上以5:0的誇張比分為歐洲奪回了闊別多年的斯韋思林杯,至此,弧圈型打法成為世界主流,反膠也終於取代正膠,成為人們心中的No.1。當時西方國家的橡膠工業發展程度遠超中國,無論是海綿發泡技術還是橡膠的硫化工藝都有著巨大差距,相對落後的工業水平使得國內的器材廠商無法制造出軟而彈的海綿,面對如此惡劣的形勢,研發人員另闢蹊徑,結合中國傳統的近臺快攻打法,創造了硬質海綿與黏性膠皮的搭配。

七十年代的中國隊,並不是沒有試用過澀性膠皮,也曾耗費人力物力通過種種渠道購買過國外的澀性膠皮與軟彈海綿進行使用,但最終普遍反映澀性膠皮的性能並不理想。之所以不適應澀性膠皮,與中國隊的打法不無關係,中國的近臺快攻打法,技術風格突出一個“快”字,站位近臺,身體協調發力為主,動作幅度小而緊湊,擊打時出球乾脆,製造旋轉時摩擦極薄卻又十分充分,因此,澀性膠皮依靠海綿製造旋轉的方式並不符合國人習慣。

黏性膠皮之所以能夠得到中國隊選手的認可,是因為其物理性能與國人的擊球動作完美契合:當球接觸球拍時,膠皮的強黏性能夠將球牢牢“抓”住,同時由於硬質海綿在擊球時的形變相對較小,能夠給予膠皮強大的阻力,也可以稱之為海綿的支撐力,使膠皮與球的摩擦更加充分。高硬度海綿帶來的強勁支撐力不僅能使膠皮與球的摩擦更加充分,而且較小的海綿形變使得出球更加乾脆利落,如此一來,直板快攻打法的選手稍加適應便可以改為反膠弧圈型打法。當所有人都在適應歐洲人的大力弧圈球時,一種旋轉更強、弧線更加詭異的“中國式”弧圈球悄悄興起。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直板反膠世界冠軍郗恩庭,就是由正膠改為反膠,並在在黏性膠皮出現之後不到一年的世界裡,奪得了第32屆世乒賽男子單打比賽的冠軍獎盃。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運海海綿與有機膠水這對搭檔誕生,灌膠後的海綿變得柔和通透,彈性與容錯性能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這“軟彈”之中,還有著硬質海綿的厚重感,厚底皮與粗顆粒的設計使打出去的球勢大力沉,易於製造旋轉且第二弧線下扎強烈的特點,使狂飈在中臺的表現與威力絲毫不遜於國外的澀性套膠,甚至在“底勁”上更勝一籌。得益於狂飈套膠的優異性能,無論是發球搶攻的質量,還是中遠臺的對拉,從小球到相持能力,已經遠遠超過國外選手。尤其灌膠後海綿的容錯性能大大提升,使中國運動員的弧圈球動作漸漸發生了改變,由純摩擦漸漸發展為“打磨結合”的撞擊式弧圈,拉球時,撞擊的成分越來越多,拉出的球力量也越來越大,質量越來越高,在狂飈誕生後的十幾年裡,中國人的正手弧圈稱霸乒壇,風頭無兩。

在德系內能套膠已經發展到第N代的今天,在蝴蝶TENERGY系列套膠稱王稱霸的今天,中國乒乓球隊的選手們,依然選擇狂飈套膠作為正手的不二選擇,甚至許多國外的知名選手(石川佳純、張宇鎮、伊藤美誠等)也開始使用狂飈套膠。

黏性套膠的優異性能讓外國品牌也開始嘗試黏性套膠,從最早的XIOM 唯佳中國、蝴蝶 SPINART,到如今的挺拔K1、K1 PLUS、K2,產品越來越成熟,性能也越來越優異,成為狂飈之外的又一選擇。

反手只能用澀性套膠?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正手黏反手澀幾乎是兩面反膠打法的標配,在有機膠水盛行的年代,SRIVER、紫尼、F1並稱反手三劍客;改無機之後,蝴蝶TENERGY套膠一家獨大,幾乎壟斷了專業隊的反手套膠。如今改了大球,越來越多的國手將反手的TENERGY 64更換為TENERGY 05,問及原因,都說TENERGY 05的擊球質量更高,二跳弧線更加詭異。雖然使用TENERGY 64時上手較易、速度較快、上臺率更高,但對手防守時也非常從容;而使用對技術門檻要求更高的TENERGY 05時,能夠明顯增加對手防守時的難度,使擊球更具威脅。

近年來,為了增加反手質量,有多位國手將反手套膠換成了狂飈,龍隊在反手更換為狂飈之後,更加坐穩了“一哥”寶座。

如果反手力量不大、以速度為主、主要靠正手得分,那麼澀性套膠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反手發力超棒,想要更高的擊球質量,那麼嘗試一下黏性套膠也未嘗不可。

以上文章摘抄至網絡,若侵則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