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417億元!中國中車2018年年報發佈

中國中車是中國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的龍頭企業,是全球規模最大、品種最全、技術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2015年由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合併而來。公司產品已經服務全球104個國家和地區,並逐步從產品出口向技術輸出、資本輸出和全球化經營轉變,2017年位居《財富》世界500強的318位。

2019年3月28日晚中國中車發佈2018年年報,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190.83億元,同比增長3.82%;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13.05億元,同比增長4.76%。其中,主要控股參股公司之一中車四方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17.07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26.99億元,歸母淨利潤23.57億元。

數據顯示,鐵路裝備依然是中國中車主要收入來源,全年營業收入1205.71億元,同比增長11.46%;城軌、新產業、現代服務營業收入分別為347.61億元、497億元和140.51億元。中車認為,鐵路裝備業務的穩定增長,主要得益於時速350公里長編組“復興號”動車組、時速160公里動力集中動車組的相繼投用,“復興號”動車組形成譜系化,時速160公里快捷貨運列車、馱背運輸車輛等重大新產品取得新突破。


417億元!中國中車2018年年報發佈


一、財務分析

1、收入

(1)從歷史收入情況來看—止跌回升

公司營業收入自 2015 年以來不斷下滑,但2018 年中車營業收入同比上升 3.82%,止跌回升。


417億元!中國中車2018年年報發佈


(2)收入細分情況—鐵路裝備貢獻收入佔比超過1半


417億元!中國中車2018年年報發佈


(3)鐵路裝備收入走勢

—2017年開始逐漸企穩,2018年取得較好增長


417億元!中國中車2018年年報發佈


2、毛利率、淨利率

(1)從歷史情況看,毛利率和淨利率均在2015年有所回落,之後不斷攀升,但2018年中車毛利率和淨利率都有回落。


417億元!中國中車2018年年報發佈


(2)各業務細分毛利率情況—鐵路裝備毛利率最高,2018年達25.17%

2018年毛利率較高的鐵路裝備和新產業毛利率有所回落,城軌與城市基礎設施、現代服務有所上升。


417億元!中國中車2018年年報發佈


3、期間費率

(1)期間總費率2015年輕微下降,但總體在不斷攀升,2018年有一定幅度下降


417億元!中國中車2018年年報發佈


(2)總費用細分情況—2017年,管理費用佔比高達64%,其次為銷售費用佔比19%。


417億元!中國中車2018年年報發佈


(3)總費用細分情況—2018年,研發費用從管理費用中分離出來後,管理費用佔比35%,研發費用佔比29%,其次為銷售費用佔比20%,也從資產減值損失中分離信用減值損失單列。


417億元!中國中車2018年年報發佈


(4)各細分費用走勢—總費率近年總體不斷上漲主要是管理費率上漲帶動,但2015年總費率的輕微下降是銷售費率下降、資產減值損失減少、財務費率減少等拉動的。2018年總費率下降也主要是管理費率(包含研發費用)降低影響,其中,研發費用有所增長,管理費用下降。


417億元!中國中車2018年年報發佈


4、淨利潤—2018年中國中車歸母淨利潤止降回升,同比增長4.76%.

2016年、2017年中國中車歸母淨利潤下降幅度相對收入較小,並且在 2018 年取得上升。公司收入和盈利能力都有所提升。


417億元!中國中車2018年年報發佈


5、償債能力

(1)資產負債率—近幾年不斷下降,長期償債能力不斷增強


417億元!中國中車2018年年報發佈


(2)流動比率、速度比率—整體不斷上升,並且流動比率大於1,速動比率接近1,短期償債能力無憂。


417億元!中國中車2018年年報發佈


6、經營質量較好—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常年大於淨利潤


417億元!中國中車2018年年報發佈


小結—中國中車整體財務狀況不錯,2018年公司收入和淨利潤止跌回升,恢復增長,但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是新產業和鐵路裝備毛利率下降影響,總的費率也有所下降,主要是管理費率降低影響,管理效率有所改善,毛利率的下降也導致淨利率下降。總的來說,中國中車收入和淨利潤恢復增長,公司業務景氣度有所恢復,未來兩年值得有所期待。

二、投資亮點

1、收入和利潤止跌回升,取得增長

中國中車收入自 2015 年後不斷下滑,2018年收入同比上升3.82%,2018年中國中車淨利潤同比增長4.76%,收入和淨利潤均止跌回升。中國中車實際的盈利能力開始提升,或與中車相關業務整合、提高管理效率、調整業務結構的不斷推進相關。

2、鐵路投資將維持高位,鐵路裝備行業龍頭中國中車受益

中國中車是國內鐵路裝備市場的絕對龍頭,其鐵路裝備板塊的業務與我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有較強的相關性。

預計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額在未來幾年將保持高位。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額在2019-2020年有望達到8500億元左右的歷史高位。

(1)鐵總在2018年年度工作會議中表示,2019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強度規模;

(2)外表示,2019年新增鐵路里程將達到6,800公里,同比增長 45%。若要完成“十三五”定下的鐵路營業里程15萬公里的目標,2020年投產新 線將超過12000公里,同比增長79%,預計鐵總將加快推進鐵路新項目的開工建設,帶動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加;

(3)2019年中國鐵路總公司鐵道債額度達3000億元,較2018年大幅增加25%,為2019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加提供了充足的彈藥。

3、“一帶一路”帶來新機遇,海外訂單維持高位

中國中車今年來積極把握“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大力發展國際化戰略,中國中車2015年海外業務收入超250億元。近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中方參與的鐵路建設進程突飛猛進,雅萬高鐵、匈塞鐵路、中老鐵路等項目不斷推進。未來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不斷推動,作為軌交裝備龍頭企業的中國中車有望繼續發力海外市場,國際業務潛力巨大。

4、動車組新產品前景較好

2018 年 11 月 28 日,中車新產品—時速 160 公里的動集具備了批量生產條件和商業運營資格。隨後幾日,鐵總採購短編組動集 10 組,長編組動集 18 組,拉開了普客升級為動集的序幕。

未來動集的主要前景:

對普速客車的替代需求、2016-2018 年普速客車招標停滯所壓制的需求、新投產鐵路客運線的需求等方向。

估計 2019-2020 年公司動集車輛的銷量為 150-200 列,帶來的業績增厚每年為 98-130 億元。

5、“公轉鐵”政策持續推進,機車及貨車業務深度受益

政策提出到2020年全國鐵路貨運量達47.9億噸,大宗貨物運量佔鐵路貨運總量的比例穩定保持在90%以上。

從鐵路貨運量數據來看,“公轉鐵”政策對鐵路貨運量的拉動十分明顯。自2017年底開始,鐵路貨運量開始止跌回升,2018年鐵路貨運量較2017年回升了9%。

政策的利好也體現到了鐵路機車和貨車的採購量上,2018年鐵路貨車和機車的採購量分別為5.8 萬輛和759臺,較上年分別上漲了34%和11%。據中國經營報報道,鐵總計劃2019年購置貨車7.8萬輛,機車1564臺;2020年購置貨車9.8萬輛,機車2004臺,數量都遠超2018年。預計這些鐵路車輛的採購將為中車帶來超過1500億元的收入,行業向好趨勢明確。

6、未來幾年城軌通車高峰,公司城軌板塊深度受益

2018 年 8 月,發改委重啟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審批工作,此後發改委密集批覆了多個城市的軌交項目,城軌投資提速的信號明顯。根據有關券商統計預計 2019-2021 年新增的城軌車輛需求分別為 5473 輛、10571 輛、4961 輛,而中國中車佔據國內地鐵車輛90%左右的市場份額,新增城軌車輛的需求有望在未來幾年逐步形成中車業績。

7、估值偏低

中國中車a股pe23倍,pb2倍,港股pe16倍,市淨率1.44,縱向來看,中國中車的估值已經處於歷史低位。

結尾:

中國中車收入和淨利潤恢復增長,公司業務景氣度有所恢復,顯示了公司持續推進相關業務整合、提高管理效率、調整業務結構的成果。中國中車作為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絕對龍頭,將深度受益於軌交投資升溫、“公轉鐵”、城軌投資提速等政策的影響。此外,公司依託行業地位的優勢,積極發展多元產業,在多個產業板塊居於市場領先地位。估值上來看,當前估值已經處於歷史低位,特別是港股今日的非理性大跌,中國中車投資價值已經突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