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人間至鮮不過是靖江三鮮

“春風吹來暖洋洋,要捉刀魚下南洋。初夏時候下長江,捕捉鰣魚日夜忙。秋天一到捉江鰻,夫妻二人駕漁船。冬季螃蟹最值錢,條條線網下江洋。”如靖江諺語所描述,靖江南臨長江,坐擁近52.3 公里長江岸線與108.06 平方公里長江水域,是河豚、刀魚、鰣魚、魚、鱖魚等長江魚類生活棲息的場所和洄游必經通道。本地江鮮中以刀魚、鰣魚、河豚最為出名,被稱為“靖江三鮮”。靖江也因一年四季江鮮不斷,被譽為“中國江鮮之鄉”。

人間至鮮不過是靖江三鮮

攝影:王劍鋒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裡,豐富而優質的長江水鮮資源,為江邊的人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是臨江而居的靖江人的主要生計來源之一。在長期與各種江鮮打交道的過程中,靖江人在烹製與食材處理上,也總結出了一套獨特的經驗,形成了現在江蘇、上海一帶小有名氣、獨具魅力的靖江江鮮菜系。

在靖江,每道江鮮都帶著特定時節的味道:刀魚帶著桃花的味道,鰣魚帶著薔薇的味道,河豚帶著柳絮的味道……靖江人深諳每種江鮮的特性,用最恰當的方法捕捉、烹飪,放大其本身的美味——清蒸刀魚的細膩、紅燒河豚的肥美、長江雜魚的野性、蝦子的飽滿,每一道都刺激著人們的味蕾。

人間至鮮不過是靖江三鮮

攝影:黃彬彬

靖江人做刀魚時,幾乎不添加任何其他湯汁,認為這樣才能體味到刀魚本身的鮮美。刀魚鮮美雖無與倫比,但它幾倍於其他魚類的魚刺卻讓眾多食客苦惱。刀魚全身長滿了細細長長的尖刺,幾近千餘。腹後側更有一排形似古代鐵蒺藜的尖刺,很細很尖,就連頭部附近都有三角刺作防禦武器,讓很多人不敢問津。想要去掉這些刺,就需要去掉刀魚的皮,但皮正是刀魚最鮮美的部分。為了得到一張沒有魚刺的刀魚皮,靖江人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方法:將刀魚皮褪下,攤放在豬皮上,然後用刀背一拍,魚刺便全部粘在了豬皮上,食客們便可以安心地享用刀魚的美味了。

人間至鮮不過是靖江三鮮

刀魚。插畫:李蓉

烹飪鰣魚,本地人首選的做法是清蒸。將鰣魚切成兩片,洗乾淨後放在碗中,加黃酒一杯、鹽少許、蔥一根、薑片若干,在鍋中蒸透,即成肥而鮮的清蒸鰣魚了。清蒸時,最忌加水,因水一多,魚味便淡,鰣魚獨有的肥質也因此而改變,風味便相差甚遠了。蒸鰣魚時,多會加入南腿、豬油一同清蒸,這樣會使魚的口感更加肥美。

在做鰣魚的過程中,靖江人還有一道特殊的工序。正所謂“鰣魚吃鱗,甲魚吃裙”,不同於烹煮其他魚需要去鱗,鰣魚的鱗,靖江人是不會扔掉的,因魚鱗正是鰣魚的精華所在。但也有人不吃魚鱗,這個時候靖江人通常會把魚鱗剝下來,用線穿住,掛在鍋蓋下。加熱後,魚鱗中的油脂便滴入了湯中,這樣既能保住鰣魚的美味,又免去了吃魚鱗的煩惱。

早在明代時,鰣魚就與黃河鯉魚、松江鱸魚、太湖銀魚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魚”,備受世人追捧。進入20世紀80 年代後,由於過度捕撈與汙染加劇,長江中的鰣魚已難覓蹤跡,1998 年時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後又被收錄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現在靖江售賣的鰣魚大多是人工養殖或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進口的,雖然都是鰣魚,但在本地人看來還是過去長江中的鰣魚味道最好。

人間至鮮不過是靖江三鮮

鰣魚。插畫:李蓉

至於“靖江三鮮”的最後一鮮——河豚,其鮮美的名聲早已傳遍各地,但因其本身強大的毒性,坊間一直流傳著“拼死吃河豚”的說法。在靖江,人們常將“拼死吃河豚”,說成“拼洗吃河豚”。這是因為河豚的毒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河豚自身的共生細菌,這部分毒素主要是出自其生殖腺,會在繁殖前累積至峰值。二是外部的水文環境,野生的河豚會食用含有河豚毒素的海洋海藻,並轉化為自身毒素儲存起來;此外,在海洋中生存也會讓河豚累積少量毒素。靖江的河豚大多是人工淡水養殖,接觸不到有毒的餌料,加上由於長期生活在淡水中,食用到毒素的情況也極少。只要處理好河豚自身毒素主要集中的三個地方——“子、血、睛”便可放心大膽地吃。

靖江人清洗河豚,要先剖肚,取出肝腸、卵巢、魚眼,此時要格外小心,不要弄破內臟上的薄膜,然後將它們放在乾淨的器皿之中。最後將魚肉反覆漂洗,直到不見一點血痕。下鍋前,要反覆清點河豚內臟的數量,不可缺少,也不可隨意丟棄。正是這些嚴格的程序,保證了食用河豚的安全。

人間至鮮不過是靖江三鮮

河豚。插畫:李蓉

今日在靖江,各種名貴江鮮眾多,但不論什麼人家擺酒席,一般壓軸的大菜都是河豚。就像靖江俗語說的:“吃過河豚無美味,販過私鹽無厚利。”河豚太過美味,一旦嘗過,百菜全無味,故而需要留到最後吃。

人間至鮮不過是靖江三鮮

攝影:祁驥程

如今靖江的各個漁港,每年春天,漁船雲集,岸上擠滿了前來採購江鮮的各地老饕。鎮裡開小飯店的本地老阿姨們端上的大盆乳白色的昂赤魚、鯽魚燒豆腐湯,濃郁鮮美得讓人眼前一亮。這些曾經本地人用以果腹、賣錢補貼家用的江鮮,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靖江人,小到佐餐小菜,大到筵席宴請,各式江鮮已融入了本地人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因而在這片備受長江青睞的土地上,無論是名聲在外的“靖江三鮮”,還是不起眼的小魚小蝦,在靖江人手中總是可以被烹製成精緻的美食,讓人體味到大江靈秀與人的奇思妙想共同造就的獨到味道。它們成為整個靖江最為大眾所知的標籤,也讓這裡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江鮮之鄉”。

文字根據線上傳播方式對原作有部分刪改。

撰文:袁燦興。內容來自:《風物中國志.靖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