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有哪些東西是你讀了博士後才明白過來的?

在讀博前,我們總會聽到各式各樣對「讀博期間學習與生活」

的描述,有時是積極向上的,有時是消極頹廢的。很多事情當下並不能切身感受,只有在讀博後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含義。

那麼,有哪些事,是我們讀博後才明白的呢?

有哪些東西是你讀了博士後才明白過來的?

1.不要忙著焦慮。

走到讀博這一步的人,大概也快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了。看著身邊的小夥伴們升職加薪、結婚生子,而自己卻每天苦哈哈的做研究,寫論文,發文章,被導師「折磨」,工作沒有著落,最關鍵的是可能正處於「啃老」階段,經濟暫時無法完全獨立,與同期生相比兩廂落差不可謂不大。

但是你仔細思考一下,想的再多,事情還是那麼多的事情,它並不會因為你的焦慮而減少,那麼不如放寬心態,讓自己的心和腳步都慢下來,協調好科研與生活,可以睡在研究室熬夜奮鬥,也能沒事開個小Party出門度個假,抽個空閒的日子,約上朋友逛逛街聊聊天,或者靜下心來看看書寫寫字。

總之,保持冷靜的頭腦,積極鍛鍊身體,樂於結交朋友,放鬆心態努力向前,這是讀博期間應當學好的第一堂課。

2.永遠要有Plan B。

每一件事都存在著未知性,當你無法保證這件事這麼做100%能成功的時候,請準備好Plan B,出現問題就啟用,見招拆招,將風險把握在自己可以控制的範圍內。真正老道的人根本不存在臨場發揮失常,只是他們平日裡做多瞭如果...那麼....

有哪些東西是你讀了博士後才明白過來的?

留下來的未必是資質最出色的,卻可能是最輸得起的人。

3.關於選擇導師的幾個要點

◆大牛導師≠好導師

有些大牛導師發文章做研究很厲害,但是在帶學生方面卻不是很擅長,如果只看Title其他都不Care,那麼等到發現不合適就來不及了。

◆人品不好的導師一定不能選

導師的人品可能比研究方向或者導師的Title更重要,因為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你是否能安心搞科研並順利畢業。不要安慰自己曲折的讀博過程是一段難得的人生經歷,過程很重要,能否順利博士畢業更重要。

◆不要怕麻煩導師

對於導師來說,你的存在就是個「麻煩」,但他們其實並不怕像你這樣的麻煩,這點對領域大牛的博士生更應該知曉。每個導師擁有的資源都是有限的,你不爭取自然會有更努力的人去爭取,麻煩的次數多了,自然也就變成了導師“心尖尖上的人”。除此以外,

也要學會主動與導師溝通,不溝通間接是耽誤自己和導師的時間。

◆對導師不要抱有過高期望

這一條乍看起來與上面的「不要怕麻煩導師」中有所矛盾,但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存在。「不要怕麻煩導師」是給自己創造機會,爭取機會,而「對導師不要抱有過高的期望」則是要清楚導師的行為是不可控的,擺正心態,找好自己的位置,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才是當下要重視的。

4.學會時間規劃

科研之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如果想要好好搞研究,真心要做好時間規劃。讀博前就要對自己未來的博士生活和工作模式有所瞭解,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並不斷更新完善。

博士期間可以分階段的建立小目標,並在完成一個階段小目標後,覆盤的同時調整制定下一階段小目標。大到規劃一整年、一個季度、一個月的目標,小到一天的時間安排,堅持下去就會卓有成效。

有哪些東西是你讀了博士後才明白過來的?

5.別以為混一混就能博士畢業

讀博和讀碩完全是兩回事,碩士或許可以混一混就畢業,但是博士是一定會掉一層皮的。另外博士生之間的差距很大,有些碩果累累,有些顆粒無收,因此,讀博前需要想要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抗壓能力,在面對困難時能夠堅持初心一路向前。

6.積極鍛鍊

讀博期間可能會有很大的壓力,有時生活會因為研究而變得不那麼規律,這個時候可以需要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儘量讓自己睡的不那麼晚,定期運動,堅持吃早飯,身體狀態調整好了,才會有精神將研究進行到底。

7.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讀博後你對自己的期望值會變高,但實際上,踏入社會後很多事情並非你想象的那麼簡單或者那麼輕易得手,條條大路通羅馬,學習只是其中一種罷了,不要因為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而對自己失望。

8.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的去國外讀博

一方面國內如今各項人才計劃數不勝數,但其中大多需要境外高校博士學位,甚至很多國內高校在校任教評職稱都需要有海外交流或科研經歷;另一方面較之國內,國外的讀博週期相對偏短,相對而言畢業後的選擇餘地更多,可以爭取留在當地,也可以選擇回國發展。

不要懷疑有時候國外Dr.的Title比國內的更有用。

有哪些東西是你讀了博士後才明白過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