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彰顯固廢與生態材料研究新高度

8月11日上午,第三屆中國固廢處理與生態材料學術與技術交流會暨“吳中偉先生誕辰100週年——水泥混凝土可持續發展論壇”在西安建國飯店召開。

本屆會議由中國硅酸鹽學會主辦,中國硅酸鹽學會固廢與生態材料分會(固廢分會)、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鄭州鼎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原環保鼎盛鄭州固廢科技有限公司和數字固廢網共同承辦,北京寶貴石藝科技有限公司和陝西四季風景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為大會提供支持。

來自全國250家單位的600多名代表參加會議,在為期兩天的日程中,進行了主旨報告交流、水泥混凝土可持續發展論壇、煤電固廢、冶金渣固廢、建築垃圾固廢、危廢-有機固廢、戰略性新興產業固廢和青年論壇等多個專題交流。

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彰显固废与生态材料研究新高度

大會現場

中國硅酸鹽學會秘書長晉佔平在致辭中指出,今年是我國混凝土科學領域一代宗師吳中偉院士誕辰100週年,為此會議期間將舉辦“紀念吳中偉先生誕辰100週年——水泥混凝土可持續發展論壇”,紀念吳先生為中國水泥混凝土科學事業及生態環保領域發展所作的巨大貢獻,勉勵同仁踐行工業和市政固廢在水泥和混凝土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副校長張健在致辭中表示,水泥和混凝土工業在處置大宗固體廢棄物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在工業冶金渣綜合利用方面的成果受到吳中偉院士的高度關注。受吳中偉院士的重託,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徐德龍院士團隊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成功開發出“冶金渣大規模替代水泥熟料製備高性能生態膠凝材料技術”,成功應用於國內42條生產線上,並於2017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國內外產生巨大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原黨委書記吳尚民表示,作為吳中偉院士的家屬代表,他表示,老一輩建材科技工作者的創新和貢獻已經永遠鐫刻在新中國建材事業發展的里程碑上,很高興看到在父親去世後的18年裡,我國的混凝土科技突飛猛進,後繼者們牢記老一輩的託付,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科研難關,創造了一項又一項重大成果,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科技人才。

中國硅酸鹽學會固廢與生態材料分會理事長、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王棟民介紹說,固廢與生態材料分會自2015年8月成立以來,已經舉辦了“第一屆學術年會”和“第二屆學術年會”,2017年固廢分會所屬的7個專業委員會和青委會又分別召開了專業學術交流會,參會人數達到800人,在國內外形成強大的學術影響力。本次學術交流會議,共收錄學術論文88篇,進行大會主題報告交流14項,分會場學術交流報告68項,內容涵蓋建築固廢、煤電固廢、冶金渣、工業副廠石膏、危險固廢、有機固廢和生態材料、水泥混凝土可持續發展等研究領域,將會議的專業性和學術水平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王棟民還指出,吳中偉院士是我國建築材料科學的創始人,被稱為是中國混凝土科學一代宗師,他提出的綠色高性能混凝土和水泥混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論述指引了其後20年中國水泥工業的健康發展,也為我們固廢資源化利用和生態材料的研究指出方向。

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彰显固废与生态材料研究新高度

中國硅酸鹽學會固廢分會理事長、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王棟民教授作報告

論壇中,同濟大學教授肖建莊作題為“建築廢物資源化技術回顧與發展”的主題報告。對現有資源化思想脈絡、技術、產品性能、產業化案例以及在“海綿城市”中的應用進行回顧和展望,指出今後的建築固廢資源化技術應向“因地制宜、多路徑”的方向科學發展。

日本愛知工業大學教授吳承寧作題為“從鎳鐵合金冶煉渣骨料混凝土的設計施工指南的制定看日本的固廢利用”的主題報告。主要介紹了日本在金屬冶煉渣的利用時所發生的環境汙染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將有色金屬冶煉渣作為骨料應用於混凝土中,並制定了設計施工指南。作為實例,將施工指南的內容和部分實驗結果進行了詳細的展示。

鼎盛集團董事長盧洪波作“建築固廢資源化產業發展的若干重要問題”的主題報告。對建築固廢資源化行業的現狀進行了解讀,提出該行業中所存在的問題及誤區。對鼎盛集團的“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理念進行了闡述,並希望在建築垃圾、粉煤灰、磷石膏等工業固廢利用,以及砂漿、混凝土、砌塊、牆板等綠色建材開發等方面加強合作。

安徽建築大學教授王愛國代表安徽建築大學教授、合肥師範學院校長孫道勝作“工業化煅燒煤矸石粉體材料的製備、活性評價及應用研究”的主題報告。闡述了煤矸石固廢利用的意義,介紹了工業化煅燒煤矸石粉體材料的製備、活性評價和在水泥中的應用情況等方面開展的實驗工作,並對煤矸石利用途徑、產業升級和標準規範等提出了相關建議。

北京寶貴石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寶貴作“廢而不廢—紀念吳中偉先生混凝土藝術的倡導者”的主題報告。分享了自己在建築藝術方面的探索和感悟,以及將固廢應用於建築藝術的思想。

國家能源高鋁煤炭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孫俊民作了“粉煤灰提鋁副產物循環利用技術”的主題報告。介紹了高鋁粉煤灰的形成與特性,針對粉煤灰提取氧化鋁過程中產生的低濃度脫硅液、活性硅酸鈣和硅鈣渣等副產物,開發了4A沸石分子篩、輕質硅酸鈣保溫材料、高填料文化用紙、中密度硅鈣板、路用混凝土等綠色建材建工材料,實現了我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煤-電-灰-鋁”循環產業鏈的有效閉環。

8月12日上午,第三屆中國固廢處理與生態材料學術與技術交流會暨“吳中偉先生誕辰100週年——水泥混凝土可持續發展論壇”進入第二天的日程,進行大會主旨報告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固廢兩個專場學術交流活動。

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彰显固废与生态材料研究新高度

水泥混凝土可持續發展論壇

香港理工大學潘智生教授作題為“Recycling of Waste Glass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s”的主題報告。由於在香港並沒有玻璃製造工業,廢棄玻璃的處置已成為當地固體廢棄物的嚴重環境問題。潘智生教授提出了將廢棄玻璃用於生產建築材料的技術設想,主要介紹了廢棄玻璃渣可用作再生骨料,以及將玻璃渣研磨而成的再生玻璃粉並用於水泥生產兩方面的研究結果。研究表明,玻璃渣研磨而成的再生玻璃粉,不僅可用作水泥替代材料部分取代普通水泥,而且可用於製造鹼激發材材料。

清華大學王強副教授作題為“我國冶金渣綜合利用現狀及挑戰”的主題報告。對鋼渣、鎳鐵渣、銅渣、錳渣、超細礦渣等冶金渣在建築材料中應用的基本理論和關鍵性能進行了闡述,介紹了相關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揭示了冶金渣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廣州大學陳忠平教授作題為“基於砂粉的生態泡沫輕質土及工程應用”的主題報告。介紹了生態泡沫輕質土的發展歷程,以及其具備輕質高強,綠色低碳,施工便捷,綜合單價低等突出優點,分析了生態泡沫輕質土應用的成功案例,並發表了自己在研究過程的感想與見解。

中國硅酸鹽學會固廢與生態材料分會副理事長、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材料與礦資學院副院長李輝作題為“超細粉煤灰對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響”的主題報告。針對粉煤灰資源化技術開展研究,系統介紹了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在對粉煤灰性質、微觀結構的基礎研究,超細粉磨設備開發及應用於粉煤灰粉磨的效果,以及超細粉磨後粉煤灰細粉在混凝土中的應用性能等研究開發工作。研究表明,超細粉磨有助於破壞粉煤灰玻璃微珠的外殼,把內部包裹的納米級更細小微珠釋放出來,同時把其中的惰性微晶體(莫來石、石英等)均勻分散在膠凝材料中,從而改善其火山灰效應、形態效應和微集料效應,發揮微晶增韌效應並大大改善膠凝材料的抗折強度。

中國硅酸鹽學會固廢分會工業副產石膏專委會段鵬選主任委員作題為“工業副產石膏製備α高強石膏關鍵技術研究及生產線建設”的主題報告。他指出,石膏是使用歷史最悠久的凝膠材料之一,但是目前我國石膏工業發展整體水平較低。採用動態蒸壓法工藝利用原狀工業副產石膏,通過添加自主研發功能助劑,經均化後自動投入到轉晶器內,在一定溫度、壓力下,依靠晶體生長控制技術經短時間反應,將二水石膏晶體轉變成α型半水石膏晶體,經乾燥即生成具有合理級配的α型高強度微晶石膏粉。段教授表示,動態蒸壓法可以有效減少工業副產石膏環境汙染,提高資源化利用水平,推動石膏行業轉型升級,應進一步推廣此項技術。

南方科技大學張作泰教授作題為“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過程中周邊環境土壤中持久性有機物和重金屬的分佈行為”的主題報告。我國從“十二五”時期開始推廣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技術。報告介紹了對國內某協同處置生產線排放的大氣顆粒物及周邊土壤的環境調查工作,重點評估了二噁英、多環芳烴及重金屬等汙染物的濃度及潛在環境風險。

同濟大學趙由才教授作題為“鋅鉛危險廢物鹼介質溼法冶金技術”的主題報告。報告分別對含鋅危險廢物及貧雜鋅礦的燒鹼介質溼法冶金清潔工藝技術、NaOH溶液或熔鹽處理V、Mo、W、Cr、Hg等鹼溶性金屬廢物技術、生活垃圾焚燒飛灰高溫熔融技術與機制、等離子體處理危險廢物技術進行介紹,並對重點項目進行分析。

主旨報告結束後,中國硅酸鹽學會固廢與生態材料分會副理事長、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材料與礦資學院副院長李輝代表大會組委會作總結講話。她表示,本次大會是固廢利用領域的學術盛會,為深入地推進我國的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進步和事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思想和啟迪;本次大會也是一個增進友誼的學術盛會,在加深對科學和技術問題了解與認知的同時,增進了大家的友誼;本次大會更是一個學術傳承的會議,我們在緬懷與學習吳忠偉院士等老一輩科學家學術思想與科研精神的同時,堅定了“圍繞國家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急需解決的難題,做頂天立地科研”的決心和信心。

據悉,本次大會共有來自美國、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大陸等250多家單位的600餘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代表參會,分享了14個大會報告、68個分會場報告,彙編參會交流論文88篇。分設水泥混凝土可持續發展論壇、建築固廢、煤電固廢、冶金固廢、工業副產石膏、危廢—有機固廢、戰略新興產業固廢等多個學術專場交流,在參會規模、涵蓋領域、學術水平等多方面都有明顯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