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艦載機為何從航母甲板的中前段滑跑,從艦尾開始不是更好嗎?

鹽荒子孫V


航空母艦對於艦載機的使用就只有幾種方式,使用最多的就是彈射起飛的模式,在航空母艦上擁有的彈射器的位置是固定的,這就限制了艦載機不能任意起飛。目前美國海軍裝備的10艘尼米茲級航空母艦使用的是蒸汽彈射器,而另一艘福特級航空母艦福特號使用的是電磁彈射器。由於採用了蒸汽彈射器和電磁彈射器能夠保證各種機型在各種載荷條件下的起飛,所以就沒有必要把彈射器安裝到艦尾的位置了。彈射器尺寸越長製造難度就更大,目前的彈射器已經足夠滿足艦載機的起飛條件了。

除了彈射起飛之外的艦載機的起飛方式可以利用滑躍起飛,俄羅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中國的遼寧號航空母艦和印度的超日王號航空母艦就是採用這種方式進行艦載機的起飛。滑躍起飛就是在航空母艦的前進方向上設置一個帶一定角度的滑躍起飛甲板,艦載機在沒有彈射器的情況下通過滑跑就能夠起飛。

在滑躍起飛的航空母艦上有三個起飛位置,最短的位置有兩個平行的起飛點,較長的點只有一個起飛位置,這個位置是為了讓滿載的戰鬥機進行起飛。兩個起飛位置都是經過計算和檢驗的,都能夠滿足需要,因此就沒有必要把起飛位置放置到艦尾了。

除了彈射和滑躍起飛之外,包括F-35B和AV-8B等機型還可以實現短距起飛,這就是使用發動機噴口的偏轉和升力風扇的共同作用來進行起飛,而這個所需要的跑道長度是不長的。另外這些戰鬥機還可以實現垂直起飛,不過其重量就要受到限制,因為發動機的推力是有限制的。

航空母艦並不是僅僅讓艦載機起飛,如果把起飛位置設置的過於靠後就會嚴重影響艦載機的降落了,目前大型航空母艦都是採用斜角飛行甲板的模式,起飛和降落的是可以同時進行的。艦載機的起飛位置就是隻要滿足起飛的條件就可以,延長滑跑距離並不能帶來什麼好處,這就是艦載機起飛位置在中間的一個原因。


航空視界


以前是可以這麼幹的,比如二戰時杜立特轟炸東京那次,就秀了一波極限操作。美國陸軍的B-25轟炸機,從海軍的大黃蜂號航母上起飛,就只恨航母甲板短,恨不得用盡每一寸甲板,以保證飛機能夠飛得起來。

圖一:這是遼寧艦標準的防空姿態。前起飛點各放一架殲15,後起飛點不放飛機。

現在大家基本上都不這麼幹了,尤其是英國發明斜角甲板之後。現在的主流航母,都是採用了斜角甲板。從俯視的角度看,船身的方向是一塊板子,再斜著搭一塊板子,就叫斜角甲板。為什麼要採用斜角甲板呢?這就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把飛機的起飛和降落分開,在飛機起飛的同時,保證天上的飛機能落下來,互不干擾。

二戰以後美國的航母都裝有彈射器,也沒有陸軍轟炸機強行起飛的需求。超級航母上的四部彈射器,能完全保證航母上最大的飛機,以最大的重量起飛。彈射器都是從船身中部向船頭延展,由於彈射的力量強大,並不需要從航母的尾部開始佈置。搞太長的彈射器並沒有必要,畢竟F-14D這種就已經是海軍的大傢伙了。

圖二:在實際戰鬥演練中,兩個前起飛點要比一個後起飛點使用頻繁得多。後起飛點太礙事。

俄式航母確實是沒有彈射器的。所以固定翼戰鬥機,想從航母上起飛,就只有兩種辦法。一個是垂直起飛,比如雅克38,和夭折的雅克141。垂直起降對於航母甲板沒有過高要求,不需要太長的甲板,只需要在甲板上畫幾個圈標出起降點才行。

另一種方法就是航母裝個起向上滑躍起飛的甲板,讓飛機能夠藉助滑板向上拋的力量完成起飛。英美蘇都做過大量試驗,證明相同的距離,原本飛不起來的一些飛機,能用滑躍的方式完成起飛。蘇式航母前幾級都不成熟,只有庫茲涅佐夫一級才算是比較正熟的航母。

庫茲涅佐夫設置了前二後一,總共三個起飛點。兩個前起飛點在甲板中部,長度為105米,後起飛點幾乎位於斜角甲板的末端,侵佔了一部分飛機降落的甲板空間,長度為195米。蘇33的起飛構型大致可以分為兩種狀態,一種是輕載構型,主要用於防空作戰,此時不滿油,只裝重量較輕的空空導彈。這種構型從前點起飛。

圖三:最長的那條黃線末端,就是後起飛點,已經相當於題主想要的從艦尾起飛。

另一種是重裝構型,主要用於制海作戰或對地打擊,這時蘇33會裝備重量很大的反艦導彈和炸彈。重裝構型需要較長的飛行甲板,否則飛機太重,即使滑躍也飛不起來,此時只能從後點起飛。後點起飛的壞處就是,相當於從航母的尾部起飛,此時艦載機無法降落,必須等到後點的戰機起飛清場之後才能降落。

由於戰場上的情況非常複雜,在戰損的情況下,讓飛機優先降落,比讓飛機優先起飛可能更重要,庫茲涅佐夫這種後點起飛的辦法是無奈之舉,設計局並不是不想讓飛機在航母的中部起飛,避開降落的飛機。而是因為蘇33太重,而且蘇聯造不出來彈射器,再加上庫茲涅佐夫噸位太小,甲板面積有限。如果庫茲涅佐夫也是十萬噸級的航母,那麼後起飛點就不可能佔用寶貴的飛機降落區,而是也位於航母的中部。


厲兵


確實,我們常看到殲-15從“遼寧”艦兩個前起飛點起飛,這兩個起飛點也叫1號和2號起飛點,在“遼寧”號航母的中部偏後位置,還有個3號起飛點,前兩個起飛點距離艦首105米,後面的3號起飛點距艦首195米,前面兩個是輕載起飛點,一般是攜帶中距空空導彈和格鬥導彈執行空中防禦打擊任務,載油量也不滿,適合緊急起飛任務;而3號起飛點,可以掛載大型反艦導彈,多加油滿足一定航程需要,起飛執行反艦或對地打擊任務。

這就是從3號重載起飛點起飛的殲-15戰機,我們知道了這3個起飛點的不同用途,就明白了為什麼艦載機不都從3號重載起飛點起飛的原因了,題目說是艦尾起飛,艦尾還真沒有起飛點,前往不要以為可以從艦尾最後面一路滑跑到艦首起飛,艦載機的起飛點是嚴格固定的,艦尾部分那是著艦阻攔索的位置,能碾過4道阻攔索起飛嗎?顯然不能!事實也不需要。

“遼寧”號航母滑躍甲板具有14度滑躍角度,輕載的艦-15戰機可以從容起飛,並不存在不安全問題,而且前起飛點有兩個,一架起飛後,另一家隨後即可起飛,這兩架戰機擔負防空驅逐任務,兩架起飛後,如果還要起飛防空任務戰機,可以排隊起飛,效率非常高。

而3號重載起飛點,一定是掛載重型武器,基本滿油狀態的戰機在等待執行任務,如果都要擠在3號起飛點起飛,那每次只能起飛一架,隨後起飛的戰機只能排著隊一架一架起飛,這效率肯定很低,而且艦尾是著艦的主要區域,還不能把起飛戰機都排在艦尾,要給等待著艦的艦載機留下空間。

所以,我們看到“遼寧”艦現在甲板上艦載機越來越多,但排列調度井然有序,擔任不同任務的戰機在不同的位置等待起飛,降落跑道也隨時等待歸來的戰機。(N)


聯合防務


在1952年前,航母的甲板都是直通的,那時候的航母就是全甲板起降,我們可以從老照片中看到艦載機排著密密麻麻的隊伍從艦尾輪流起飛,而甲板上的著艦索也是一道道,可以實現全甲板回收。在一波式的攻擊時,這樣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在持續作戰中,問題就大了。

(圖為早期航母列隊起飛艦載機)


首先,甲板的中後部既是起飛區,又是降落區,還是掛彈區,甚至還是加油區。一批飛機降落時,為了保證安全,就不能有飛機整備或起飛;而一批飛機整備起飛時,天空中返航的飛機就要盤旋等待,等這批飛機放飛後再進行降落。

(圖為第一艘斜角甲板航母“皇家方舟號”)


也許在訓練中,這樣的問題不大,但在實戰中,若是前去攻擊的攻擊機群返航時敵機來臨了,就面臨一個問題:是放飛戰鬥機,還是讓友機降落。面對這個問題,大多數人都會回答放飛戰鬥機,那如果已經有一兩架甚至更多攻擊機降落在甲板上時,有地方放飛戰鬥機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早期航母的升降機多在甲板中央,在這種尷尬的情況下,後部降落區的升降機無法使用,前部升降機即使滿效率運作,也趕不上放飛戰鬥機。

(圖為福特級航母,從該圖能很直觀看出斜角甲板佈局)


還有就是整備混亂的問題,起飛與降落區不分的早期航母也沒有專門的整備區,掛彈就在甲板上進行,整備時間會佔用跑道,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最後就是最要命的一點:降落或起飛事故。發生降落與起飛事故時,艦載機的殘害與次生事故會堵塞與破壞跑道,對於直通跑道的航母來說,有一架艦載機在跑道中部出現事故,那整艦的效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降為零,放飛的艦載機無法回收是小事,滿載彈藥的敵機來襲就不容樂觀了…

(圖為遼寧艦)


所以現代航母多采用斜角式甲板,這種甲板本質上是與艦體軸線呈一定角度傾斜佈置一塊甲板,從而將起飛區與降落區分開,大大提升了艦載機出勤效率,提升了航母戰鬥力。至於斜角甲板損失的起飛距離,現代航母一般使用彈射器或滑躍甲板彌補。


歡迎大家關注本號,提供更多軍武知識科普。


區域拒止


艦載機為何從航母中段滑跑起飛而不是從艦尾滑跑起飛呢?艦載機從艦尾滑跑起飛固然能提高艦載機起飛重量,除此以外全部是缺點!

艦載機從中部滑跑起飛。各停機區艦載機到達甲板,起飛位的距離如上圖。看出艦載機能夠非常輕易的到達1,2號起飛點,如果位於前甲板,停機區的艦載機,想要前往3號起飛點將會非常的麻煩。

但是,就算是去3號起飛點,也比從艦尾滑跑起飛簡單都不是一點半點,



從飛行甲板尾部起飛,艦載機如何調度如上圖,看起來亂不亂?看起來都覺得亂,那麼飛行甲板調度難度會更大,而且這個原地掉頭都難度好像有點大.....

而且前部的艦載機想要起飛難度就不是有點大了,這難度堪稱長征.....

不過那日本的出雲日向意大利的加富爾,西班牙,澳大利亞的胡安卡洛斯都是從飛行甲板尾部滑跑起飛,

沒辦法飛行甲板太小了,不從尾部滑跑還真不一定能起來....

至於艦載機出動能力本來就是茶几的,也不介意這個茶几再大點兒


嘯鷹評


首先,現在航母上的各種操作,都是經過實踐總結出來的最有效的操作。關於艦載機為什麼不從艦艉滑跑起飛,這關係到航母甲板使用調度的問題。只是樓主只注意到飛機起飛,忘了航母是一個整體,一個系統,各種工作都很十分忙碌。除了起飛,還得騰地方供飛機降落。這麼小的面積裡,要發揮最大效用,肯定是不能讓你起飛的飛機把整個甲板全佔用的,為了一架起飛的起飛,而讓其他飛機及工作都為其讓路顯然是既不科學也不高效的。


小卡22343390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