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35歲的基層公務員如果選擇辭職,生活還有希望嗎?

愛三都


如果是35歲基層公務員,現在選擇辭職,那就意味著你可能這一輩子就進不了體制內了。但是進不了體制內也不代表生活沒有希望,做其他行業也同樣可以成為行業佼佼者,條條大路通羅馬!

我見過一個幹了大半輩子的公務員,結果辭去公職然後開了一個公司,同樣做的風生水起。工資收入比公務員高几倍。

但是如果你本事沒有那麼大,那麼辭職的風險就很大了。失去了穩定的工作,就意味著工作有失業的風險,未來也有不確定因素,到那個時候壓力就會很大。

所以辭不辭職首先要對自己的能力做個評估,否則就不要輕易嘗試了。


職場領航


35歲是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尷尬年齡,但是依然有選擇的權利....

35歲,基層公務員,想辭職,有這樣的想法,肯定是遇到了讓你想放棄的事情。前幾天有個28歲的小夥,也問了同樣的問題!他是這樣說的:考上了鄉鎮公務員,有5年的基層服務年限,今年是第3年了,但是遇到了很難選擇的問,想辭職。我是在一個沒有集市、沒有暖氣,比較偏僻的鄉鎮,馬上就要升副科了,當升到副科時,就不能參加遴選了,他想到了辭職,問辭職以後還能考公務員嗎!

退還是進,其實選擇大於其他......

是否放棄,先進行一個全面分析,如果我堅持,我應該怎麼做,如何規劃未來,如參加公務員遴選,我能考什麼單位、我的崗位和年齡會限制哪些等!如果我辭職,我能做什麼、我需要克服哪些難處,權衡之下,再進行選擇!


公考小青年


35歲的基層公務員辭職有沒有希望,關鍵在於你有沒有本事在辭職之後找到更好的出路

能夠在35歲這樣的“高齡”(相對體制而言)辭職的,說實話,不多見。小公在體制內工作了15年,印象中身邊只有六七個這樣的人,這其中好幾個還是因為違紀等原因不得已辭職的,真正主動辭的,算來算去也就兩個。一個正處級,45歲,辭職後去了本地一家上市公司當副總,年薪上百萬;一個副科級,30歲不到,家裡本來就是做生意的,辭職後開了一個建材生產企業,現在手底下的員工就有上千人。這兩個人,都是屬於本來就有耍法的人,即便不辭職,他們在單位也可以過得很好,辭職了,只是換個活法而已。

而像你說的這種情況,不客氣地說,肯定是在單位混得不好的。混得好的,有提拔希望的,能當上領導的,好好的公務員幹嘛要辭職?既然在單位都混不好,你去外面就能混得好?說實話,小公持懷疑態度。是金子,在哪裡都能發光。如果有本事,在公務員隊伍一樣也能混得好,即便沒背景不能爬到很高的位子,至少可以保證四面投緣,不至於太狼狽隨隨便便產生辭職的想法。而現在,你連辭職後做什麼,有沒有希望都不知道,可見思維的空洞,以這樣的狀態出去搏殺,你確定能擋得住大風大浪的衝擊?恐怕,到時只有後悔的份吧!

人就是這樣,雪滾雪,利滾利,越是能幹,越是混得去,不論在哪。反之,越是不如意,再折騰,很大可能是更不如意。所謂,沒有三兩三,甭談上梁山,也就是這個意思。於題主,個人認為,還是老老實實待著吧,沒想那麼多,問來問去,沒意思。說實話,問到最後,你也不敢真辭職。小公把話就放這了。不信,咱們走著瞧。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如果家庭經濟基礎不是特別好,自己的沒有更好的出路的話,我建議你還是不要辭職。原因有三。

第一,公務員雖然收入不高但是穩定,而且你現在35歲了,不好再改變了,你要好好想一想你辭職以後一家人吃什麼,喝什麼。不要相信媒體裡面報道的,公務員辭職後創業賺幾百萬,下海的百分之九十都淹死,百分之九的人勉強度日,成功的只有百分之一,媒體故意放大這部分人。

第二,公務員雖然收入不高,但是有穩定的退休金和體面的社會地位。年輕的時候,身體好去哪兒打工也不愁掙下公務員的那點工資,但你想過沒有,等你老了去哪兒打工,誰還會僱傭你打工?還有就是社會地位了,說句現實的話,你現在的很多朋友和親戚和你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你是公務員,他們可能有用著你的地方,假如你變成成了打工的,你試一試很多人對的態度會變的。

第三,公務員收入不高,但是工作環境輕鬆,工作壓力相對較小,有過給私人打工經歷的人都會深刻的體會到什麼叫伺候人,當人下人的滋味了,去私人單位打工老闆的好日子就是從你剩餘價值裡面榨取出來的,你覺得那個老闆不會把員工榨乾的。即使是自己創業也是壓力特別大,假如失敗了會是什麼後果,你想過沒有。

總之,現在我國經濟普遍低迷,無論是創業還是打工都是有風險的,你要知道你現在的工作在中國有百分之七十的人都羨慕,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老鼠街


回答這個問題,核心就一句話:你有沒有離開體制的能力。這個能力是什麼標準?應該是能掙三倍工資收入的能力。也就是說,基層公務員工資3000元,你能輕鬆找到月薪9000元的工作,並且還有提升空間,你再考慮辭職。我認識的幾個辭職的朋友,都是積累了一定人脈和資源的處科級幹部,辭職之後到民企外企當中層,奔著年薪50萬以上去的。

35歲的基層公務員多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為什麼很少有人辭職?不是他們不想掙錢,而是他們已經被溫水煮過得青蛙,根本沒有勇氣和底氣去市場上拼一拼。也就是說,在體制內呆了十多年還是基層公務員的人,對自己的能力都沒有信心,你拿什麼辭職?如果你有掙高薪的能力,比如,你有掙50萬年薪甚至100萬年薪的能力,你早辭職了。問題是,你現在3000元,你連5000元月薪的工作,未必都能給你。

35歲的基層公務員,你十多年都幹了些什麼?估計你沒少受累。可是你積累了什麼本事?就算你的工作很敬業,請問你的工作經驗到市場上有用嗎?90%用不上,甚至你的十多年公務員經歷還成為累贅,因為它限制了你的思維能力。別看你在體制內遊刃有餘,到市場競爭中,也許就是一個廢柴。

其實,現實中,從公務員辭職的,一般有三類人:

第一類,處科級幹部,有人脈有資源,甚至早就暗度陳倉,他們辭職一般去企業當高管,甚至自己開公司,兌現過去的資源。第二類,就是專業技術人才,有些技術在公務員體制內不吃香,到市場上很吃香。比如,一些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比如,財務、投資、計劃、項目管理等等。在體制內見過大風浪,駕馭大項目的人,民企外企都想要。第三類,就是基層年輕公務員,一看混不出來,趁著年輕趕緊考研走人,甚至辭職走人。

總之,35歲,如果你是一個有較高職務的公務員,有的企業會挖你,那是看中你的社會資源,當然也可能是看中了你的管理才華。35歲的,你只是一個基層小科員,你要反思你的真實能力如何了?你在公務員隊伍裡,沒有混出頭,說明你的情商和能力有問題,難道換到市場競爭中,你就爆發小宇宙?辭職不辭職,關鍵你的真本事。


職場火鍋


35歲正是人生的黃金時期。在體制內,肯定也是單位的主力、骨幹,承擔著大量的業務工作。如果對於自己的工作不滿意,或者對目前的生活狀態有新的想法,可以選擇辭職,哪怕是辭去人人羨慕的公務員工作。公務員只是職業的一種,並沒有誰說,辭去公務員,生活就沒有了希望。

公務員的工作,雖然體面、穩定,社會地位高,但並不是說就是人人都喜歡的。如果一個工作成了凌駕於其他職業之上的最優選擇,就到了這個職業需要做出改變的時候,尤其對於體制內的工作來說,更是這樣的,這也是一次又一次機構改革的目的所在。不管是出自自己對於生活狀態改變的想法,還是因為其他原因被動產生辭職的念頭,對於重新開始以後的生活,都沒有什麼影響。職業只是人生經歷,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服務的,改變工作崗位,改變生活方式,只是為了更好的活著,沒有那一項工作可以左右一個人的生死存亡大計。人挪活,樹挪也不一定死。

對於一些人來講,尤其是父母輩,公務員的工作是最理想的,只要能沾上“公”字,哪怕是用待遇最好的阿里、華為等私企工作,去換取體制內環衛、管廁所的工作,有人都覺得是正確的。這種思想,正是導致每年公考幾百人爭一個崗位的現象,也是神木縣研究生當臨時工,拿每月2500元錢微薄的薪水的原因所在。其實,公務員是好工作,卻並不適合每一個人,也不值得犧牲太多去換取。人生的道路有各種各樣的選擇,尤其對於專業技術人員來講,體制外的天地更為寬廣。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找到自己最適合的,才是最有發展前途和希望的。


職言管語


公務員那些事,帶您瞭解公務員這一職業!

“體制內的人,要保持隨時離開體制的能力。”,不管您多大年齡,只要有一技之長就會有希望可以生活的更好,這是你選擇的基礎,再次是你肯幹,如果是眼高手低之人那就算了吧!建議您看看“北大屠夫”陸步軒的故事,他是從無法獲得編制去買肉,到進入體制內,再到離開體制,繼續去買肉!做什麼事都要三思而後行,但是選擇之後就要一往直前,不要後悔!


公務員那些事


行行出狀元。就職業屬性來講,公務員是最穩定,福利待遇最好的職業,進了公務員隊伍就是領導幹部和儲備幹部。鼓動你辭職的,多是體制內的,這山看到那山高!


大憨子822


我現在也很猶豫,企業幹了8年的hr,後面為了求穩,家人讓考公務員,30歲考進基層公務員,今年已經34了,單位離家90來公里,老公孩子自己分居三地,基本沒休息,這兩年乾的身體檢查的也不好了,現在再考慮要不要辭職,繼續從事人事工作


愛隨心動路在遠方


趕緊辭職,讓我去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