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如何才能不吼不怒?

邢小燕


可以說,大部分家長在輔導孩子的時候都曾經“吼過孩子”。

為什麼家長會忍不住吼孩子,即便是平時性格挺平和的家長?

我是翼翔老師,這裡是我在悟空問答的教育專欄。


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心態變化有幾個原因,大致歸納如下:

1、孩子磨蹭

父母在孩子上學之後開始不自覺地會變得嘮叨,這主要是因為孩子普遍都“磨蹭”。面對老師每天發到手中的作業要求,家長很著急。但是,孩子看上去似乎一點也不焦急。家長希望孩子回到家馬上寫作業,但是孩子到處晃盪無心寫。

你叫了一次又一次,孩子終於坐到桌子前,沒過幾分鐘又開始擺弄各種小東西。

2、孩子不會寫的作業太多

有些孩子,不會讀題目,一遇到一個新題就卡殼。愣在那裡半天不動,或者是瞎寫一氣。也有一部分孩子挺“主動”,一遇到問題馬上過來找媽媽,養成了依賴症。


3、你以為孩子應該都會做

之所以心情會變得急躁,主要是你認為孩子上完課應該都會做題。至少是會做大部分,但是現實是孩子可能有很多都不會,你又得重新教一遍。

4、你以為你教孩子一遍ta就能懂

孩子上課沒明白,那也就罷了,問題是你再給ta講一遍還不明白,而且似乎孩子還沒認真聽,大部分人忍不住就要發火。


5、你認為多講幾遍孩子一定能懂

有些家長比較有耐心,一遍一遍地教孩子,孩子聽不明白的,家長還想辦法變著法子講。可是結果呢,孩子還是不懂。這個時候絕大部分家長開始發飆,這是忍無可忍的時刻,也是無能為力地一種發洩。

如何能夠戒吼?

首先你得把注意力從作業的正確與錯誤上移開,從根本上看待問題。

強扭的瓜不甜,強逼著孩子寫作業效率同樣不高。要給孩子適當地犯錯空間!

另外,還得給孩子適當地留白。有些作業確實難度很高,即便是家長能做出來,你也不一定能給孩子講明白。這個時候,家長的判斷力就非常重要了!如果你發現這道題超出孩子的理解能力太多,那麼我建議就暫時先讓孩子放一放。老師如果實在逼得緊,一定要孩子完成,那麼你可以先讓孩子把答案寫上。自己記錄下這道題,等到過段時間再來解決,比如週末。


讓孩子自己開始練習寫作業,一開始孩子是不知道如何下手的。給孩子制定一個表格,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和孩子商量一個方案。

如果老師把作業佈置在微信上,建議家長自己動手把作業寫到紙上,讓孩子自己看著作業安排。這樣就避免了孩子寫幾道題來問一次家長。

如果孩子遇到問題怎麼辦?

我們提前跟孩子講好,遇到不會做的如何處理?比如先空著,等到全部作業完成了再一起問。或者是嘗試著翻翻書,查查字典等。


總之,吼是無助於解決問題。讓孩子主動寫作業是需要長期培養的,請大家互相鼓勵!您的看法如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我是翼翔老師,與您一起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我基本不陪孩子寫作業,陪寫作業時,基本不吼不叫,說說我的經驗。

1、回家不用立刻寫作業

我家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有作業,有時是手工,有時候是10以內的加減法,有時是連線畫圈之類。

幼兒園老師一直強調,讓家長給孩子養成回家立刻寫作業的習慣,我一直是給孩子兩個選項:你是先玩10分鐘,還是先寫作業?

我覺得晚寫10分作業,不會影響什麼,對孩子來說,卻能放鬆心情。打比方,你工作了一天,一回到家,家人就問你今天工作如何,單位發生什麼事了,要不要加班?你煩不煩?孩子也一樣。

2、計時寫作業

寫作業前,我都要求孩子先決定好,先寫哪科作業,後寫什麼,各用多長時間,然後定時。

有個關鍵前提,要讓孩子喝好水、上好廁所,書桌上禁止有和作業無關的東西,避免中途中斷寫作業。

孩子寫作業時間長,大部分是因為磨蹭,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摳摳這個,摸摸那個,浪費時間。

孩子的專注力是有限的,每科作業寫完,都讓孩子休息5-10分鐘,放鬆一下。

3、先寫會的,不會的統一問家長

識字量不多,不會念題目時,孩子寫作業,我就在他旁邊做讀書筆記,孩子能會讀題目後,我就不坐他跟前了,要麼做飯要麼寫筆記——絕對絕對不玩手機。

從幼兒園時期,寫作業就尊崇1個原則:先寫會的,不會的留到最後統一問家長。

一是避免在不會的題上長時間“卡殼”,二是統一留到最後,我能一次性輔導完,三是根據不會的題判斷,孩子是沒有掌握知識點,還是對題幹理解錯誤,從而也能掌握孩子的學習程度。

以上是我個人經驗,如果對您有參考作用,那太榮幸了,請給我一個贊吧。

【妖媽:國家認證繪本講師,學習型寶媽,歡迎關注我,與我交流】


繪本講師妖媽


作為一個陪孩子寫了好幾年作業並深受其害的家長,在這裡說一下我自己的心態轉變吧。孩子幼兒園的時候,我天真地覺得孩子就是應該有開心自在的童年,童年只需要快樂就好,至於學習,我的孩子怎麼可能會學習不好,沒錯,就是這麼自信。現實很快打臉了。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發現別人家的孩子居然都已經會認很多字,會很多計算,而我的孩子,除了帶她出去玩,我什麼也沒有教她。孩子一開始就落後了,這個時候我又做錯了。我們這對沒有經歷過什麼挫折的小夫妻,家裡也沒有老人在身邊提點,孩子不會的時候做不到耐心,反而深深地沮喪,為什麼我的孩子會這麼笨?一開始我們就沒有足夠耐心地引導,接受孩子慢慢進步,導致孩子對學習有了厭煩恐懼心理。接下來的幾年,我親自體會到了什麼叫實力坑爹媽,無數次被老師投訴孩子上課不專心,作業粗心大意,我是著急上火又失望。無數次想著這孩子怎麼會是我生的,恨不得時光倒回把她塞回去。

從一開始的失望到後來的痛苦,中間經歷無數次苦口婆心的教育或者打罵,孩子的性格也變得唯唯諾諾,畏畏縮縮,每次罵完她就覺得心痛,我的白頭髮多了一根又一根,最後我終於絕望。因為絕望了,我反而看開了,學習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她的人生還很長,以後的生活也並非只要成績好就能幸福,即使成績好了,將來也不一定能把日子過好。相對於通過刻板嚴格的逼迫讓她有一點那麼所謂的學習上的進步,我更希望她能擁有獨立堅強的人格,開朗大方,是非分明,將來哪怕物質上不那麼富足,擁有健全的人格,獨立的靈魂,也不至於讓她落魄。

現在我的心態很平和,不再去要求那麼多,也不去比較。她作業慢,我就陪在旁邊看看書,寫寫字,她不會的順便幫她輔導,因為我心態平和了,她也乖很多,我們關係也融洽很多。我停了她所有的課外興趣班,週末帶她去戶外玩,參加體育鍛煉,運動能夠讓人精神起來,希望她會越來越外向自信。


玫瑰小金


這個真是太難了,除非特別懂事又特別聰明勤奮的孩子。今天不吼難保明天不吼,明天不吼難保後天不吼……吼完後悔想著下回忍住再忍住,周而復此,不管作業母慈子孝,一管作業經常雞飛狗跳!😤尤其是剛上一二年級的自制力差的小男生,每天放學回來,重複叫幾十次寫作業,人家書包都沒見打開!家務不管了,工作也管不了,監督著寫幾個字要發一陣呆,一會筆掉了,一會上廁所,一會打瞌睡,或者乾脆嚷嚷著我就是不想寫了!蝸牛一般磨磨唧唧,經常熬到三更半夜才完成作業,又擔心著上課會否打瞌睡?今天教明天忘明天再教後天忘,你一再強壓怒火想著再好好教一教,人家的心卻不知在哪裡遊蕩,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我也不知道,可是腦子裡就是有人在說話呢”😤為娘身體都要被氣壞了……

真是幹活再累都沒有管孩子作業心累……沒試過的旁人還在那指指點點說不該發火,該怎樣怎樣,以前上學都不管又怎樣怎樣,我想說,以前有要求家長監督簽名嗎?以前有作業完成欠佳一條微信或電話就過來找家長嗎?現在更強調家校合一你們知道嗎?

不管嗎?老師說家長必須的監督完成再簽名,自己的孩子要負責任。而且你自己的孩子自己也無法不管,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管嗎?我相信沒有幾個人能忍的住一次火沒發過,所以,熬吧!像我家大的那樣,熬到三年級,終於撒手!👏👏👏

現在剩一個小的特別淘氣,我心在吶喊!孩子啊,你快點長大懂事吧!快點再快點,為娘不想再做火山了……😭



秋之奈百變劇場


當初陪上小學的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沒有做到不吼不怒。

每個小孩的天賦不同,這是個不爭的事實,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喜歡教聰明的孩子。如果孩子的天賦不高,再加上學校補課盛行,對於陪小孩寫作業的家長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原本我家小孩天賦不高,理解接受能力差,再加上小學四年級後,數學老師把白天課堂講的內容拿到晚上補課的時候講,我家小孩成績立馬直往下降,更讓人不能忍受的是老師還要求學生把作業本上做錯的題目和試卷上做錯的題目回家改錯 n 遍,小孩做作業加改錯,有時做到夜晚12點後。孩子做改錯題就已經頭大,再聽我講題心不在焉,如此情形,作為家長能不吼不怒?到如今還覺得虧欠孩子太多。

國家每年都在提倡為中小學生減負,禁止校外補課。如果想讓陪小孩寫作業的家長不吼不怒,我想只有我們的學校切實響應了國家的號召才能做到。





doctor徐正洪


作為一個資深吼叫級的媽媽,我覺得我的真實狀態可以很好的和大家分享。

我的女兒是一個很乖的孩子,她很聰明也有著一般女孩的膽小。同樣她很膽小。學前班的時候,就因為我教了她十分鐘的abc她沒有學會,我就開始遊走瘋狂了。結果孩子被嚇壞了,越教越不會。總共過程大概有半個小時她還沒學會的時候,我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這時在旁邊的孩子姥姥過來了。 把女兒帶到了書房,關上門,很安靜的十分鐘,我正好用這十分鐘平靜了自己。之後門打開了,孩子姥姥說,給媽媽展示一下你學的拼音吧。女兒很順暢的就說出來了。

後來我和我的媽媽交流這件事情的時候,媽媽跟我說:你教她的時候要考慮到孩子的狀態,你首先不能急,你聲音一大起來,她就緊張,她越緊張越學不會,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的。你沒事兒的時候多想想她小的時候,學說話的時候,一個字我們可能要教她說上幾百遍幾千遍,她才能學會說出來。現在你只給她十分鐘的時間教授她新的知識並且讓她能夠熟練掌握,是不現實的。聽了媽媽的話,我發現這個高中畢業的女子居然是這麼的睿智。是啊,我們只給她十分鐘的時間讓她掌握一項她從未接觸過的知識,同時你還在刺激她,吼她訓她。於是我改變了我的教育方法。孩子也越來越輕鬆。但是我並不是神不可能一步到位做到不吼不怒。終極的狀態是現在的狀態,是我目前有過的最好的狀態。

前陣子我也加入了一門課程的學習,在接觸到新的知識的時候,我發現我很煩躁,為什麼?因為我學不會!這時我想到了接觸新知識的孩子,我感同身受的想,她碰到類似情況時會煩躁嗎?慢慢的隨著學習的深入,當我開始學第二遍時之前一些不明白的知識點有些開始變得明朗了。這時我又想到一個問題,就是孩子每次考試,我們都要求她100分,99分可能都會受到我們的苛責。但是我的考試,我只要求60分通過,我還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而我沒有受到我的長輩的責問,相比她,我的學業壓力是小的。第三次徹底的醒悟是在我做題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一道多選題我完美的錯過了所有的正確答案,我還納悶為什麼會這樣,當我看到題的時候,我發現我犯了一個孩子最愛犯的錯誤,馬虎!看錯了一個字,全篇理解錯誤。這時我徹底的醒悟。我為我之前吼過孩子而感到羞愧和自責。我們之所以認為他們的題簡單,他們不應該出錯,是因為我們完全站在了我們自己的高度去看待他們的題。而我們當時真的從未考慮過我們其實如果站在他們的角度高度去對待這些問題,也許你也真的怒不起來吼不起來了。

小小的人兒背上那麼大的書包每天例行公事一樣去上學,去學習新的知識。要求他們短時間掌握一項新的技能也許真的沒有我們大人想象的那麼容易。怎麼說呢,現在的我淡定了很多,女兒考95分,99分還是82分在我的眼裡,我都可以去理解。不會不熟練我們心平氣和慢慢去補自然而然就好了,難道你急了,怒了,吼了孩子會更快的成長成你想象中的樣子?不可能的。她只會成長成她想成為的樣子。而孩子的快樂不就是家長的快樂嗎?從小給她培養出來一個好的習慣,下一步的學習就順理成章了。

想通這點了,我覺得你就離淡定越來越近了。當然這些轉變我花了4年的時間,大家也不可能通過我的文字就徹底轉變。但是並不妨礙大家給我個贊呢!!

呵呵,一個一個碼字是真不容易,請大家給我個贊吧~~


誰是誰的寶寶貝


我怎麼發現我好像是個不負責任的家長,除了一年級上學期剛開始孩子跟不上進度的時候,跟他一起分析,落實方法之後,後面是基本全是孩子自學的。連需要家長簽字的那一欄,都是讓孩子自己代簽的.……

不過目前來說,孩子狀況還算良好,一直處於年級前五。

我分享一下我的方法,供參考。

孩子一年級剛開始跟不上進度,陪著孩子作業。我的方法:首先就是鼓勵,給他信心,讓孩子把會做的自己先做完,不會做的留最後一起分析。

具體如下

不打不罵不發脾氣,給足夠的時間和耐心為前提!

當天知識必須當天懂,不能過夜!

1、我不會直接給孩子或者按自己的思路,題目從頭解到尾,讓孩子只有聽的份,到最後來一句,你懂了沒。我估計這樣教,幾遍下來都不懂,可能雲裡霧裡的。

2、我是先問孩子今天老師教了哪些內容,讓他自己口述給我聽,讓他自己能熟練的回憶學的知識點,對照書本知識,看看他說的哪些地方跟學的地方有出入的。

3、在孩子回憶學習的知識點過程中,我會對照他題目不會做或做錯的題目,然後問他自己,這個題目你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一般情況下,孩子自己就能檢查出問題來,那麼這個時候就是表揚。

4、如果孩子第一時間做不出來,就讓他再次回憶知識點,然後再次對照題目去思考、分析,我一般不會催的,給足他時間去思考,去想方法,給予孩子鼓勵。

5、孩子實在想不出,對照不起來,那麼就開始我的發揮了。我也從來不直接給答案,而是根據每個題目的狀況,問他學的相應的知識點,定律或公式,等孩子能答出來了,然後再讓他自己看題目,找問題,找原來不會做的原因,一般在這情況下,孩子沒有一個不會做的,至少我家孩子基本都到位了。基本都是能夠做出來了。然後不要吝嗇誇獎!

6、把原來不會做的,後來會做的這些題目,讓孩子重做一遍!!!這是我最喜歡的事,用來考核孩子是否真正的理解和弄懂,嘿嘿,孩子也會出現斷片的狀態!

做不出來的再次按以上方法加深理解!一般來說兩次一過,不會再有任何問題了。

7、在以上基礎上,自己搞一些同類型的題目,讓孩子來做,基本會得心應手。

8、週末抽時間,跟孩子相互出題目互考,經常性的做錯一些題目,讓孩子發現並整改,假裝知識沒他掌握的全,孩子會很開心興奮,會愛上學習。再這樣的情況下,適當獎勵是必須的,出去逛街,小吃,允許看電視一定的時間,或者一起出去玩!

9、當然玩也要有些目的,我們會互問十萬個為什麼,腦筋急轉彎,然後用科學的方式去解釋,不會的就說不懂,要一起學,或者說你自己翻書,或者說等你大了或者說以後學了就會知道這些偷懶的話。

去博物館等,跟他探討歷史地理,一定要讓孩子有自己的意見和疑問。

我按以上方法,陪讀了兩個月時間,其他都不是在陪讀情況下操作的。

後面簽字都讓孩子籤,跟他解釋因為是他學習不是我學習,學習是他的工作,不是我的工作。

後面反正學習就順利了。

不過主張當天學的當天懂,一直延續到現在。

以上供參考,如有不同,可以相互探討。


逆流家長


作為一個三年級小學生的老母親,表示“戒吼”真的太難了。每次在心中默唸要有耐心有耐心,親生的親生的,然而一看到他寫作業的磨嘰勁,寫一個字能歇半天才寫下一個字,還一會要喝水一會要上廁所,火氣就蹭蹭地往外冒。我家孩子做題還好,基本都會,即使遇到難題稍一講解也就懂了,就是磨蹭,懶得寫字,寫作文都想方設法的省字,好像寫多了會吃虧一樣,看到這種情況有時真的壓不住火。教育孩子的理論學了很多,也知道吼了沒用可能會更糟,但真的很難控制住。其實想想我小時候也是像他這樣不愛寫作業,我媽也說孩子這一點特隨我,只不過我小時候沒人管罷了。回憶一下童年,也能理解他現在不想寫作業的心情,既然如此,還是儘量多點耐心,剋制自己,好好引導,畢竟是親生的,有什麼辦法。


榆樹下雪了


我是慧慧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我想首先分析一下吼叫發怒的深層原因:

吼叫發怒是因為對於所做的事情失去了把控能力,強烈的無力感擊敗了心理防線,因此用需要吼叫發怒宣洩頹敗的情緒。

為什麼失去把控能力?

因為出生後就是獨立的個體,你並不能像操控機器人一樣直接提起輸入控制程序,並進行操作。特別是剛上小學的孩子,大多數孩子還沒有完成從幼兒園的以玩為主的生活中轉變過來,手指的肌肉群還沒有適應大量的寫字練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還短暫。外加剛入學孩子們還沒有形成相互比學習好的競爭意識。所以,面對每天的各科作業,即便是不多,也容易產生牴觸心理。但面對坐在一旁虎視眈眈的父母,又不得不做,所以一會兒掉了橡皮,一會兒喝個水上個廁所的現象就產生了。這些現象又進一步誘發了陪寫作業者的腎上腺素高漲,怒氣一觸即發,到這裡先自行腦子裡來個自畫像看看,我們是多麼可笑?


根據現狀,我認為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可以讓孩子自己養成不需要你吼叫發怒的好習慣。

一、幫孩子清理好書桌,準備好文具,整理好當天的作業並讓按順序排列,做到心裡有數。

準備好文具,可以減少因為找文具而“見異思遷”,被別的東西吸引走了注意力。

清理書桌,除了必要的文具和需要當天完成的作業外,其它東西統統從書桌清理,放在孩子的視線之外,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容易分散他們注意力的東西。

整理當天的作業,並讓孩子按順序排列,讓他們做到對作業心中有數,就可以減少口舌。

二、作業過程中不要打斷孩子,只是在不會時給與指點。

做父母的往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心切,因此很容易養成眼裡容不得沙子的心態。坐在旁邊,一會提醒坐姿,一會兒提醒握筆姿勢,一會兒又字跡不工整了。孩子在做,父母在一旁搗亂,甚至還有的罵罵咧咧,都手動腳,您覺得自己討厭嗎?讀到這裡,自行反省一次。這樣的情況,孩子的效率能高嗎?習慣能培養好嗎?孩子非草木,非機器,他也有自己的情感和情緒,陪作業者那樣對他,不有點反抗的表示,這些孩子還正常嗎?因此被氣到腦梗死、心梗死,這還能怨得了孩子嗎?這樣對孩子公平嗎?

其實我們要做的是安靜地陪孩子做完後,再統一點評。而且要適當放低要求,因為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況且天才也是經過了十月懷胎的凡夫肉體,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請給孩子成長的時間。

三、以身作則,給孩子提供一個做事認真負責的榜樣來

我曾經為陪作業很苦惱,苦口婆心,氣急敗壞,威逼利誘全用過,後來有一天頓悟,還是投其所好的利誘,加以身作則效果更明顯。

舉兩例子:

1.煎餃子。我女兒對吃很講究,要色香味俱全。一看陪作業硬碰不行我就轉戰另一個山頭,從她的吃上下功夫,於是我努力將餃子擺放成圓圈狀,並煎至金黃,然後整體倒扣在盤中,引來我女兒由衷的讚美,等她吃的正酣時,我趁機告訴她,媽媽做飯都這麼努力了,希望你的作業也能像媽媽的餃子一樣整齊,美觀。從那以後,作業整齊多了。

2.做好自己的事:我全職帶她8年多,起初他滿足於口腹之慾,現在她會覺得她和爸爸都那麼努力,似乎媽媽有點無所事事,對他倆不公平,所以我覺得是時候我該努力做事,給她提供一個努力上進的好榜樣了。所以9月25號我就來頭條註冊,開始寫文章,這期間我真的非常的努力,我女兒現在是我的忠實粉絲,沒空了就來看看。最近因為我將所有精力和滿腔熱忱都給了今日頭條,我女兒則更乖了,每次主動把作業寫得認認真真,也不再抱怨我了。雖然,未來我也不一定能做到多大流量的大咖,但是至少我自己有事可做,比較有成就感。


重申觀點: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孩子自然就會變得不再需要您的發怒、吼叫!


慧慧親子閱讀教育群


懂教育原理是控制情緒的基礎。

家長之所以在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忍不住吼孩子,是因為家長不懂教育原理。

孩子的認知水平和認知速度要比成年人低得多,在大人看來很簡單的問題,但以孩子的認知水平去解決就顯得非常難,在大人看來幾分鐘就能做完的作業,但到了孩子那裡就沒有那麼容易。

家長做所以在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忍不住常會哦孩子,是因為家長始終用自己的認知和速度來評判孩子。

因為,家長心裡邊覺得這個題特別簡單,孩子應該很快能夠做出來,但事實上家長的這個認識本身就是錯誤的,這個題對於家長而言是簡單的,對於孩子而言未必就很簡單。



另外,每一個孩子的性格特徵,行為舉止,都有自己的節奏和速度。有一些孩子天生就比較慢一些,這其實只是孩子的一個特徵而已,並不是什麼問題,這就像有些人說話做事節奏本來比較慢,而有些人則風風火火雷厲風行,包括走路的節奏都非常快是一個道理。

因此上,家長要想徹底改掉陪孩子寫作業吼孩子的行為就必須知道孩子教育中的這個道理。

光知道這個道理還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在實際陪伴過程中付出行動,有意的控制和剋制自己,才能夠真正實現陪伴不吼叫的目的。

第一、如果嗯在陪孩子寫作的過程中忍不住要發火時,請延遲5秒鐘,做3個深呼吸。先讓自己平復下來,把頭轉過去不要看孩子。

第二,忍不住要發火時,說話時請降低聲音,放慢速度。最好轉成普通話和孩子交流,這樣就能最大化的減少發火和吼叫。

第三,可以先轉移注意力,先不去管孩子寫作業這件事,先做其他的事情,等自己的情緒完全平復下來以後,再回過頭來耐心的輔導孩子作業。

第四、眼睛閉上,心中數羊。當您忍不住要對孩子發火時,請把眼睛閉上在心中數500只羊,當你數到500只時,您可能就沒有火氣了。



當然,以上方法是很管用,但說到底都是一些小伎倆。

作為家長如果根本就不懂陪伴孩子的教育原理的話,那不管什麼樣的方法都是沒有作用的。

所以,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家長要轉變教育觀念,正確對待孩子的作業,不功利,不急躁,不浮躁,也不焦慮,這個才是最根本最關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