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鄧肯看上去不是特別強壯,為什麼在內線進攻防守這麼厲害?

五道口菲爾普斯


鄧肯看起來不是很強壯?但鄧肯或許也真的只有看起來不是很強壯而已。當年剛進入聯盟時,鄧肯也是暴力型打法以及五佳球常客。然而在2000年,鄧肯重傷賽季報銷之後,鄧肯就改變了自己的打法,但是改變打法不代表鄧肯的身體素質就下滑了。

眾所周知鄧肯有個“石佛”的外號,雖然這個外號主要是形容鄧肯樸實無法的球風,但這個外號也形容鄧肯打球就跟磐石一樣,同樣是對鄧肯身體素質的一種描述。身高接近7尺,臂展超過2米30,從小練游泳,又長期練習綜合格鬥,讓鄧肯的身高、臂展、力量比很多中鋒都要出色;而跟大多數大前鋒相比,鄧肯的移動速度絲毫不吃虧。

擁有出色的身體條件和身體素質作支撐,讓鄧肯遇到力量和對抗不比他差的防守球員,腳步跟不上他;腳步能跟上他的,力量又不如他,這就讓對手防起來很頭疼之時,也讓鄧肯可以同時防大前鋒和中鋒兩個位置。當年在湖人三連冠,奧尼爾肆虐籃筐的年代裡,鄧肯正是唯一一個可以跟奧尼爾相抗衡的內線。哪怕就是在力量的比拼上,鄧肯也完全可以跟奧尼爾較量一番。

當然在NBA這個充滿飛人,內線到處是肌肉棒子的聯盟中,光有身體素質作支撐,也不一定就能成為頂級球員。鄧肯之所以能成為歷史第一大前鋒,很大程度上也跟他的球商以及出色的基本功有關。

在職業生涯中,鄧肯最為人熟知的是他的45度擦板投籃;雖然這一招並不華麗,但對手就是防不住。那為什麼防不住呢?因為跟他有著出色的基本功有關。鄧肯的進攻手段非常豐富,他不僅能在低位單打,跟後衛擋拆後也可以拉到高位跳投;跟著隊友打小球對鄧肯來說也不是難事,當年馬刺就是用把速度提的比太陽還快,用太陽最熟悉的方式把太陽給擊敗的。能突能投能快下的鄧肯,一直給人防不勝防的感覺。

到了季後賽階段,很多球隊開始階段會讓內線去單防鄧肯,但發現一個人防不住,就開始一個人在後面頂,一個人從側面協防。再不行,就一個人繞前,一個人在側後方協防,一個在另一側協防。如果還是不行,就5個人一起撲鄧肯,05年總決賽,活塞五虎就曾在某些時候一些收進內線。然而包夾對於鄧肯而言並不好使,他有著出色的傳球視野,“指環王”拉塞爾就曾稱鄧肯是歷史上最會傳球的大個子,因此每當對手去包夾鄧肯時,馬刺的外線就會出現很多空位。這也是很多角色球員去馬刺打一年就能拿到大合同的主要原因,畢竟在鄧肯身邊只要把空位投進去,數據就不會差。

當然僅憑自帶體系的進攻,鄧肯同樣成不了歷史第一大前鋒。在防守端,鄧肯有著出色的力量,可以讓他在三秒區肉搏;而他出色的預判、身高臂展、以及敏捷的移動,不僅讓他可以在三秒區內成為外線球員突破時,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他也同樣具備了對方擋拆後,換防對方外線的能力。因此即便鄧肯從未拿到過最佳防守球員,但他15次進入最佳防守陣容和15次進入最佳陣容均為歷史第一;他的籃板和蓋帽,在常規賽的歷史數據統計上,都可以排進前10,到了季後賽這兩項數據都可以排進歷史前三,可以說他是NBA歷史上最好的防守球員。

將頂級的球商+紮實的基本功+看起來並不出眾,但同樣很出色的身體素質集於一身,讓鄧肯從進入聯盟到離開時,基本一直保持在聯盟頂尖內線行列,成為當之無愧的歷史第一大前鋒。


中國足球的那些事兒


前幾天看了一個視頻,籃球評論員馬健在一檔直播節目中,還在為鄧肯是不是超巨的問題和另一位嘉賓爭得面紅耳赤。而且,馬健的口吻不容置疑:鄧肯算是“超巨”嗎?什麼時候表現的像超巨?



我一向喜歡馬指導快人快語的風格,但是這一次,他的言論讓我大跌眼鏡。

難道真的應了那句話,同行是冤家?就因為馬指導和鄧肯都曾經在大前鋒的位置上打球,即使兩人沒有競爭關係,而且都退役了,還是不肯承認對方偉大?

鄧肯不是超巨,難道馬指導您是?

扯了一些題外話,下面就這個問題(鄧肯看上去不強壯,為什麼在內線進攻防守這麼厲害?)說一下我個人的觀點。

1、不強壯是假象。

鄧肯看上去不強壯,並不是他真的不強壯,而是他的肌肉類型就屬於那種不顯山,不露水的那種。肌肉塊厲害的像詹姆斯,威少都能顯露出來,但像雷阿倫那樣的怎麼練看上去也像是一塊排骨,但他很強壯。鄧肯也是,其實他的臥推數據是,而且他211cm的身高臂展達到231,體重113公斤,原地摸高數據是287cm,顛覆了很多人的想象吧。其實他的身體條件也可以用天賦異稟來形容。

2、基本功紮實。


鄧肯的綽號除了“石佛”還有一個,叫“大基本功”。基本功這個東西說起來都懂,做起來就知道誰是真功夫了。紮實的基本功會讓球員在賽場上不犯或者很少犯錯誤,而不犯或者很少犯錯誤就是提高進攻效率的保證。鄧肯的進攻主要在內線,左右兩側四十五度打板是他的招牌動作,可以說彈無虛發。況且他不只是這一招,也可以憑藉靈活的腳步內線強吃,左右兩側底線的背身單打效率也很高。這是鄧肯通過長年累月的訓練和比賽積累下來的

3、用腦子打球。

鄧肯是正兒八經的維克森林大學的心理學碩士,這在大部分屬於肌肉棒子的NBA也算是高學歷了,同時這也說明,他是一個具有較高智商的人。

我們經常說,球員要靠腦子打球,是指球員在球場上要頭腦清晰,能夠審時度勢,然後做出正確的判斷。

鄧肯就是這樣的球員,特別是在他第三個賽季接受半月板手術後,他更多的是在地板上活動,很少空中作業。而此時他球商高的特點發揮了重要作用。什麼時候卡位,什麼時候策應,什麼時候進攻都拿捏有度,這讓他在賽場上看上去不怎麼費力就在攻防兩端顯示出了非凡的統治力。

最後說一句,我認為鄧肯是超巨,而且是史上最好的大前鋒,沒有之一。


籃球紅與黑


鄧肯在退役後被評為NBA歷史上最優秀的大前鋒,沒有之一,這是概括所有NBA歷史前輩的評價,因此可以說鄧肯在NBA就是一個傳奇,但是作為內線球員,他的身體看起來並不強壯。

雖然他看起來不強壯,但他並不是真的不強壯,他的肌肉類型就屬於那種不顯山不漏水的類型,有些類似於中國20世紀的一名功夫大師李小龍。他們的肌肉雖然顯露得不太明顯。但是卻非常結實,雷阿倫也是類似於這種肌肉,看上去非常瘦,但是卻非常強壯。鄧肯211cm的身高摸高紀錄卻是287cm,而他的體重也高達113公斤,他的身體條件可以用天賦異稟來形容。

鄧肯曾經也是一名飛天流球員,經常在比賽時隔扣對手。但是在2000年時,鄧肯因為膝蓋部分軟骨撕裂接受了半月板手術,這次傷病之後鄧肯的膝蓋就一直有一些問題,身體素質也大不如從前,像扣籃這種彰顯身體素質的動作就逐漸變得很少了,很多人預言鄧肯的生涯將會因為這次傷病而變得不如從前,但是他們錯了,他反而比以前打的的進攻基本在內線。

鄧肯的進攻基本在內線,

他的基本功非常紮實,紮實的基本功會讓球員在球場上少犯下不少的錯誤,而少犯錯誤就是提高進攻效率的保證,他的打板上籃幾乎是百發百中,靈活的腳步也讓對手很難攔下他,所以鄧肯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是非常強勢的存在。


小白保護你


你說鄧肯看著不壯?你是沒見過他飛天遁地的時候,你說詹姆斯厲害吧,鄧肯一句未來是你的,讓詹姆斯多少年折在馬刺手裡。


當年的奧尼爾牛吧?鄧肯帶著馬刺多次教育奧尼爾,橫掃讓其回家,而且他也是唯一一個大前可以硬抗奧尼爾的。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他的身體素質和核心力量足以打中鋒。

所以呆呆獲得了生涯五個冠軍的數據,就算是生涯末期也有場均十幾分,十幾個籃板的吊炸天數據,真不是某些球員可以比較的。


籃球最大屏


偽命題。

蒂姆·鄧肯早年也是飛天遁地,00年手術後才把自己放緩。

孔子有句“從心所欲不逾矩”,形容蒂姆再合適不過。以腳步為例,鄧肯的雙腳,十九年如一日,雙腳間自帶標尺。步幅稍斂,沒有吉諾比利或者奧拉朱旺那樣大幅度跨動。沒有多餘動作,每一步都為下一個動作做好準備。拍子踩得像在跳tango,不疾不徐。

進攻端更多的是大巧不工,2007年奪冠時,拉塞爾說鄧肯是最好的大前鋒,曼妙在於他能獨自創造機會。在早期馬刺,波波維奇在場邊擺出4個手指朝下,這是four down戰術,其餘人拉開,蒂姆這低位選擇單打或者傳球。這對下盤力量的要求很高。

從防守也可以看出,鄧肯很少被扛動,除了對鯊魚這樣的巨獸,很少需要特意下腰壓胯。靠晃,鄧肯基本不失位,就站原地,你也扛不開,轉不過。

蒂姆歷史第二的防守贏球貢獻值,僅次於比爾-拉塞爾;NBA歷史第四的防守籃板;歷史第五的封蓋數量;以及歷史第三的防守效率。端的可怕。


縴夫說球


首先,看起來不壯不代表沒有力量,作為能和巔峰奧尼爾分庭抗禮的頂級內線,力量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

而且頂級內線的殺器除了力量外,還在於對力量的運用,看過巔峰鄧肯打球的人都知道,鄧肯在持球背身碾壓時的節奏感時非常好的,在這方面,個人認為他和巔峰奧尼爾以及姚明獨處一檔

其次,鄧肯不是靠力量在內線吃香的,靠的是技術、球商和基本功

巔峰馬刺打球的特點在於不限於某個強力攻擊點,而是在於出色的進攻輪換,因為場上的五個人都有可能一擊致命,而流暢的進攻輪換可以讓隊員得到比較擅長的攻擊位置,例如鮑文的三分底角、倫納德的罰球線位置、吉諾比利的弧頂位置和45度位置......鄧肯也是如此,他通常不會強硬地與對方內線對碰,而是通過進攻輪換拿到舒適的進攻位置,這些進攻位置通常會有一定的 錯位,然後一個轉身、打扮或小勾手就搞定。通俗點說就是“用最簡單的方式搞定你”

另外,鄧肯的身體條件其實非常出色,早期也是爆發力十足的飛天流,但是後期轉型地板流之後,他憑藉著出色的身高臂展,打板投籃和小勾手非常的穩定,尤其在職業生涯中後期面對“空間型四號位”時優勢盡顯

防守就不多說了,各位可以自行想象身高211CM 體重113kg的萊昂納德在內線是什麼感覺?籃板和蓋帽都能抓爆大部分人了




什麼都寫的啤啤boy


籃球比賽不止靠身體!

我是“籃球龍門陣”,讓我來給你擺一擺!

  1. 鄧肯的身體並不弱。為什麼會得到“鄧肯看上去不是特別強壯”的假象?是因為,鄧肯常年和奧尼爾、本華萊士,這樣的強壯內線對抗。所以看起來好像弱點。但是和聯盟其他內線相比,體型上並沒有什麼弱勢。再者,籃球愛好者都知道“核心力量”這個詞語,鄧肯的核心力量並不差,所以對抗不會吃虧。平日裡,我們業餘打球時,有些人明明看著很瘦弱,但是對抗很強硬,就是這個道理了。

  2. 籃球比賽頭腦也很重要。這就要說鄧肯的學歷了,心理學碩士,鄧肯可是高智商人才。即使不打籃球,去外面混,至少也是個江湖大騙子(開個玩笑)。鄧肯善於閱讀比賽,在比賽中發現對手的弱點,並針對對手的弱點制定比賽的對抗策略。所以鄧肯在對抗中,更不輸對手了。聰明打球,打聰明球,這也是我們青少年籃球愛好者值得學習的地方。籃球並不是蠻力,更需要智慧。

  3. 團隊協作幫了鄧肯。鄧肯綜合實力很強,但每個單項素質拉出來就不一定是最厲害的了。所以馬刺隊每個時期都會給鄧肯配備不同的內線組合,多以防守型中鋒為主。這樣鄧肯在防守端就減少了很大的壓力,節省了體力。從而在自己的防守回合也可以表現的更好。再加上馬刺外線帕克和吉諾比利的牽扯,進攻端鄧肯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好上加好,就越來越好了。

  4. 教練必須誇一下。波波維奇,一個好教練,在如何使用鄧肯上,做到了極致。不然鄧肯也不可能擁有這麼長的職業生涯,並獲得多次總冠軍。波波維奇,在鄧肯職業生涯的不同時期,都為鄧肯量身定做不同的戰術,從而更好的在攻防兩端發揮鄧肯的作用。再加上鄧肯的硬實力,珠聯璧合,好事成雙,波波維奇擁有了好戰績,鄧肯擁有了好數據。 總結,鄧肯為什麼在攻防兩端這麼厲害?因為,身體不錯,腦子還好,又路遇貴人扶持。

    大家一起來擺開籃球龍門陣。讓讚美來的更猛烈些吧!


籃球龍門陣


呆呆臂展算是很變態了230公分上下,1999年霍利形容其“長得要了老命!”身高體測裸足6尺11半,穿鞋超過213公分。體重一直穩定在118公斤上下,少年時游泳極好,肌肉線條不明顯,但協調性柔韌性很棒。力量上嚴重被低估,下盤極穩,骨架寬大。加上生涯早期就具備的出色心理素質,良好的防守意識,及生涯中期那拉風而又唏噓的胡茬子,乃至貫穿整個職業生涯極具欺騙性的呆萌表情,哦~神一樣的男人!還記得那一句“”未來是你的“”嗎?哈哈


toutiao珍布賴


一種裝逼叫馬刺粉,以喜歡馬刺顯得自己很特別或者是老球迷。其實馬刺以前就是骯髒和打球不好看文明的,沒有哪個老球迷會喜歡這種球隊,腦子不好得除外。每回吹馬刺隊都是沒有超巨,平民配合好。但是隻要說到裡面的球員個個都是超巨。打贏了你大爺還是你大爺,打輸了我們在下棋,季後賽輸了,戰勝馬刺也退層皮走不遠。馬刺的球迷真的是自娛自樂精神勝利的最高境界。

鄧肯一箇中鋒,海軍退役以後還打大前鋒,擺明了就是怕奧尼爾,還有就是大前鋒位置沒有誰榮譽多,這個很重要,為他以後有一席之地奠定基礎。鄧肯是最有心機的人,比詹姆斯心機還要深,而且深知自己實力水平應該以穩定為主,因為拼上限拼誰巔峰最牛逼根本不是個,那質量不行我就拼數量唄,你強任你強你還沒有老去解散的時候?所以你看凡事馬刺奪冠沒有是奪冠頭號大熱的,為啥?實力不是最頂尖唄,老眯著扮豬吃老虎不是牛逼人乾的事。而且在大前鋒位置鄧肯也被小斯打哭了,騎扣的直打滾,還黑了太陽的總冠軍。當然騎扣他的太多了能做集錦了,就這樣的人能成為歷史第一大前鋒我想說是真心諷刺,呵呵


蹄母燈啃真萎大


提這個問題的朋友肯定是小球迷了……作為一個有接近二十年看球經驗的老朋友,我告訴你在nba這個舞臺,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壯與不壯的問題!當年鄧肯參加選秀的前一年,聯盟超過半數的球隊擺爛,就是為了得到鄧肯,他當時的體測數據現在不好找了,但是如果你看過鄧肯職業生涯前幾年的比賽的話,那暴力的扣籃、蓋帽,你就會知道鄧肯的體格是多厲害了!在那個中鋒的時代,他的體格也是數一數二的。你覺得鄧肯不壯可能是因為你只看到了他的上半身,沒有看到他的大腿和小腿!還有他的核心肌肉群,那都是超出正常nba水準的!鄧肯在職業生涯後半段,波波維奇為了延長鄧肯的職業生涯,才讓鄧肯減重的!所以才有了後來那個感覺很瘦的鄧肯!如果鄧肯在現在這個小球的時代,他會是更加bug的存在,給他配一個吉諾比利,倆人估計就能把勇士幹翻,但這只是假設!但是參照安東尼戴維斯,我們可以看到鄧肯的影子,只不過是加強版的戴維斯,策應能力以及防守能力都更加出色的戴維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