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成都又添人才公寓!你有資格住進去嗎?

12月12日,成都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拍賣出讓三宗土地,分別位於郫都區、青白江區和龍泉驛區,均含有產業或人才公寓建設要求。

現場情況

今日拍賣吸引了16號、52號、116號、166號、181號共5家房企。

一號宗地郫都區安德鎮泉水村五社、六社

16號率先舉牌,無人競爭,底價成交。成交樓面地價為1244元/㎡,競得者為成都人居蜀興置業有限公司。

二號宗地青白江區鳳凰路以東、鳳祥大道以南(市儲備中心合作地塊)

116號舉牌,無人競爭,底價成交。成交樓面地價為3000元/㎡,競得者為成都市智匯新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隸屬於成都市青白江區國有資產管理局。

三號宗地龍泉驛區柏合鎮黃角樹路以北、柏學北路以西

166號舉牌,無人競爭,底價成交。成交樓面地價為 5150元/㎡,競得者為成都市開元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隸屬於成都城投置地(集團)有限公司。

宗地分析

郫都區安德鎮泉水村五社、六社

一號宗地為38.31畝純住宅用地,計算容積率1.5,起始樓面地價1244元/㎡,設有底價。地塊靠近成灌快速鐵路安德站,周圍有安德活水公園、四川管理職業學院安德校區等配套。

出讓文件要求,該地塊的計容總建築面積不大於38310㎡,戶型面積為60㎡至120㎡的比例不低於70%,競得方需要在公建配套用地上建設不小於8000㎡的社區綜合體。

該宗地為安德川菜產業配套住房項目用地,建成後僅針對郫都區委、區政府根據相關規定認定的人才進行定向租賃或銷售。

整體來看,地塊有交通利好,但在配建內容和銷售方向上有較為嚴苛的規定,因此拿地企業有限。


成都又添人才公寓!你有資格住進去嗎?

(一號宗地示意圖)


市場情況

一號宗地兩公里範圍內有金安花苑、蜀郡杜鵑城等項目,備案均價約為4650元/㎡。今年8月,同屬安德鎮的兩宗純住宅用地出讓,成交樓面地價分別為2000元/㎡和2200元/㎡,溢價率為0。

實際上,低溢價也是今年郫都土地市場的整體現狀。截至12月10日,郫都區今年共拍賣出讓11宗土地,整體溢價率僅為4.43%,為近郊最低。

一方面,郫都重視人才/產業配套,出讓土地多有相關要求;另一方面,市場橫盤,近郊整體溢價率較去年均有大幅下降,郫都與“大部隊”步調一致。

青白江區鳳凰路以東、鳳祥大道以南

二號宗地為103.08畝商兼住用地,未實施打圍,場地未平整,宗地內存在雜草和建渣。該地塊起始樓面地價為3000元/㎡,計算容積率為2,設有底價。出讓文件要求,該宗地成品住宅比例不少於60%,商業佔比上限為51%。

該宗地有明確的產業要求:

宗地商業部分須建設O2O場景互聯網式購物中心,並引進生鮮超市、大型影院,O2O海外購體驗館、無人店等業態,其中自有商業品牌經營面積不低於40%。競得人須在青白江區註冊成立全資子公司,統一管理運營宗地商業部分,須持有宗地內商業物業建築面積不低於7萬㎡。

該宗地對建設順序也有明確要求:

商住混合用地涉及分期開發的,應先產業開發,後住宅建設。如果項目未達到產業要求的,會沒收其開發保證金全部金額的40%。

該地塊曾於2018年6月12日因故終止,再次上市,出讓方式由掛牌變為拍賣;土地用途由純商業用地改為商兼住用地,;容積率由3.0下降至2.0;起始樓面價由2000元/㎡上調為3000元/㎡。

二號宗地要求嚴苛,商業部分的自持、招商、運營均對企業綜合運營實力和資金實力提出了較高挑戰。而明確提出的建設順序和罰沒規定則較大程度杜絕了企業借產業地產“圈地”的行為。


成都又添人才公寓!你有資格住進去嗎?

(二號宗地示意圖)


市場情況

地塊所在的鳳凰湖板塊是青白江競爭最為激烈的高端居住區,生態資源豐富、供地集中,上半年曾吸引較多房企“圍獵”,並刺激二線城市及外省客戶進入,引發本地大量客戶“追漲”。

但隨著限購政策深入,青白江市場轉為橫盤整理。區域自身實力需要經過長時間檢驗,本宗土地作為片區商業配套補充,可夯實板塊實力。

龍泉驛柏合鎮黃角樹路以北、柏學北路以西

三號宗地為52.1畝純住宅用地,起始樓面地價為5150元/㎡,計算容積率為2。目前已完成拆遷,未平場,部分打圍。

該宗地周圍有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成都龍泉中學等,學校氛圍濃厚。11月21日,同屬東山板塊的一宗75.87畝純住宅用地出讓,作為成都首個“定價房”,該宗地最終成交樓面地價5300元/㎡,溢價率為0,競得者為城投置地(詳情可點擊)。


成都又添人才公寓!你有資格住進去嗎?

(三號宗地示意圖)


市場情況

市場方面,數據顯示,本宗地所在東山板塊住宅已斷供兩年,2018年銷售均價為10784元/㎡,亟待補貨。


成都又添人才公寓!你有資格住進去嗎?

(2016-2018年東山板塊住宅供銷情況)


本次出讓的宗地為人才公寓建設用地。其建設要求為:

1、戶型配比:90㎡不低於20%,120㎡不低於30%,其餘50%戶型由競得人自行確定;2、裝修標準:開發項目整體成品住宅建設比例為100%;3、須配建並無償移交的公建配套按照相關要求執行。

該宗地對剩餘房源的去向做出了明確規定:

已經租賃公告的人才安居項目中,未被人才租賃或租住過程中退回房源,可做剩餘房源。剩餘房源的出售按照本地人才優先原則,優先面向龍泉驛區“人才綠卡”獲得者,或緊缺人才、高端人才等。

三號宗地為人才公寓建設用地,普通開發企業操作空間有限,拿地企業範圍較窄。值得一提的是,該宗地明確了剩餘房源的處置方式——仍然優先面向人才銷售,是相關規定的細化和升級。

土拍進化

人才公寓、產業用地進入土拍市場以來,其規則和內容一直在不斷進化,數量也在不斷增多。數據顯示,2017年大成都共成交人才、產業用地39宗,今年為73宗,環比上漲87%。規則方面,2017年人才、產業用地規定較粗放,只涉及配建套數、產品面積等基礎內容。進入2018年,相關規則細化許多:

1、對銷售價格作出規定

11月21日,成都土拍首現“定價房”,規定建成住房銷售價格為6800元/㎡,人均可購面積為35㎡,超出可購面積部分由定向銷售對象按項目同期其它商品房備案均價(清水)與開發商結算。

2、對引進企業作出明確規定

7月31日,紫光拿下的天府新區煎茶街道宗地,其出讓文件明確要求:競得方負責至少引入1家註冊資金不低於5億元人民幣的公有云研發應用企業總部,以及不少於20家公有云產業生態鏈相關的企業和機構入駐。

3、對產業收益作出明確規定

1月17日,萬科拿下的怡心湖項目,其出讓文件明確要求:該宗地總投資強度不低於204125萬元,項目建成投運後年繳稅收不低於2078萬元。

從市場端看,人才、產業用地數量不斷增加,受重視程度有增無減。今日土拍裡對開發順序、罰沒資金和剩餘房源的規定,表明成都土拍仍在持續進化——往保證建設工程推進,符合規定的購房者真正受益——這個大方向。

從房企端看,未來的開發不再是粗放式的開發,房企還需要在產業運營、收益成效方面負起責任。業務單一的房企拿地會越發困難,“多面手”才能在市場站穩腳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