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大年初一,《法治最前線》有禮了!

今天是大年初一

你是否已經回到家鄉

在自己舒服的小床上

從你懶懶的睡夢中醒來了呢

家鄉是我們的根

我們這一路走走停停

順著少年漂流的痕跡

再次回家裡的那一刻

所有深藏的記憶:

小時候包漏的餃子

和爺爺奶奶一起寫的“福”字

新年換的新發型

都在眼前放映

更加讓人不能忘卻的

是年年傳承的春節習俗

大年初一,《法治最前线》有礼了!

初一早晨,

人們要先放爆竹,

叫做“開門炮仗”。

爆竹聲後,碎紅滿地,

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

人們早早起床,打扮整齊,

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

恭祝新年。

大年初一,《法治最前线》有礼了!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

“元”的本意為“頭”,

後引申為“開始”。

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

春季的頭一天,

正月的頭一天,

所以稱為“三元”。

大年初一,《法治最前线》有礼了!大年初一,《法治最前线》有礼了!

拜年時,

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

祝長輩長壽安康,

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

因為“歲”與“祟”諧音,

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

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大年初一,《法治最前线》有礼了!

正月初一這天不能動用掃帚,

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

而把“掃帚星”引來,

招致黴運。

假使非要掃地不可,

須從外頭掃到裡邊。

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

怕因此破財。

時至今日,許多地方還保存著這一習俗,大年夜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大年初一,《法治最前线》有礼了!
大年初一,《法治最前线》有礼了!

大年初一全國各地都在吃什麼?

在大年初一的時候全國各地都吃什麼呢?在我國,不同地區在大年初一習俗上都會有所不同。你是否好奇在其他地區大年初一習慣吃什麼呢?為你總結大年初一全國各地的飲食習俗,一起來看看吧。

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大年初一,《法治最前线》有礼了!

餃子:除夕、大年初一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不過現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餃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了一年交好運。

大年初一,《法治最前线》有礼了!

湯圓:大年初一的早餐湯圓一定更具特殊意義,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

大年初一,《法治最前线》有礼了!

麵條:長面,也叫長壽麵,大年初一的時候吃長壽麵,寓意“年年長久”,預祝著壽長百年,不少老年人還保持著這樣的風俗。

大年初一,《法治最前线》有礼了!

雞湯:大年初一喝雞湯,象徵“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

大年初一,《法治最前线》有礼了!

甜食:大年初一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

大年初一,《法治最前线》有礼了!

祝大家新春快樂!

豬年行大運!!

大年初一,《法治最前线》有礼了!大年初一,《法治最前线》有礼了!
大年初一,《法治最前线》有礼了!

留言互動有獎!

2019年農曆春節來了!!

2月4日(除夕)至2月10日(初六)

這期間,只要在《法治最前線》微信推文評論區留言,參與互動,有機會獲得精美禮品一份。

大年初一,《法治最前线》有礼了!
大年初一,《法治最前线》有礼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法治最前線》推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