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國女排有哪些弱點?

一字蒸煙


世錦賽激戰正酣,中國隊漸入佳境,張常寧傷愈王者歸來,實現新的三連冠目標可期。

但月盈則虧,驕兵必敗。形勢大好之下,我們還要正視自身存在的缺點,特別是面對即將到來的半決賽對手意大利隊,唯有揚長避短,才有可能戰勝對手。

若說中國隊還有缺點的話,本人以為有以下幾點:

1,朱婷的體能。對意大利、俄羅斯之戰、二戰美國隊等幾場硬仗,第一主攻手朱婷屢攻不下,得失分效率嚴重下降,多次使中國隊處於下風甚至失利的險境。

究其原因,是朱婷的體力下降所致。朱婷的特點是彈跳高,彈速快,原地起跳就能超手進攻,這是她能成為世界第一主攻的主要原因。但這些需要有充沛的體能有保障,一旦體能下降跳不起來,朱婷的效率就會斷崖一般下降。

為何朱婷的體能會這麼差?第一個原因是過度使用,每當中國隊其它得分點都被抑制,形成一點攻時,朱婷的體力就被快速消耗。第二個原因是作為超級主攻,朱婷的力量相對稍弱,尤其與艾格努,博斯科維奇,米哈等相比,力量明顯偏弱,甚至弱於國內新秀李盈瑩。一旦高度不夠,扣過去的球打手之後多數形成有效攔網被防起。所以為確保成功,朱婷扣球每次都竭盡全力拼命起跳,體力的過度消耗自是不言而喻。

2,始終沒有找到正確使用李盈瑩的說明書,不是太晚就是時機不對。二戰美國隊時直到第三局17:22落後,大比分1:2落後已成定局,中國隊站在懸崖邊上時才被動換上李盈瑩。當時場上的形勢幾乎是一邊倒,美國隊多點開花勢如破竹,留給中國隊翻盤的機會就剩一局了。可場上的中國隊明星大腕們已經拼盡了全力,眼看就是一場慘敗。此時換上李盈瑩,教練組乃至全國球迷的期望都寄託於一個18歲小姑娘的身上。老實說,郎平心裡也沒有勝算,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電視觀眾心裡無不捏了一把汗,有的甚至關掉電視不敢看了。可就是在這樣的巨大壓力之下,李盈瑩硬是挺了過來,23平後連續兩記難度極大的調整攻硬是強攻得分了,活生生把中國隊從懸崖邊上拉了回來。

對李盈瑩的使用還存在時機不對的問題。昨晚對荷蘭隊首局輪到張常寧發球時換上李盈瑩,教練的目的再明白不過,是想用李盈瑩的發球衝擊對方。這又是一個新的錯誤。一個普通球迷早就看出來的情況是,只有在上場一段時間、充分活動開了之後,李盈瑩才能發出好球。果不其然,李盈瑩上來的發球被荷蘭隊輕易接起來打快攻得分。接著就該李盈瑩接一傳了。誰都知道李盈瑩一傳是短板,這樣豈不是把自身的命門完全暴露在對方的火力之下嗎?可以說,這時換上李盈瑩,除了給那些專門黑李的噴子們以口實之外,沒有任何意義!

3,傷病隱患。張常寧、曾春蕾、顏妮都有傷在身。

4,接應進攻不穩,火力難以保障,右路進攻隨時有啞火的可能。

以上四個弱點中,傷病隱患不只中國隊有,其它各隊也都不同程度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客觀存在,誰都回避解決不了。

接應位置的弱點,現有的龔翔宇,曾春蕾已是國內最優秀的接應,存在的問題暫時也無法解決。

唯有第一、第二項是現在可以解決的。

首先,朱婷體力問題。導致朱婷體力過快下降的原因一是自身技術特點造成的,已經無法解決。二是過度使用和一點攻局面造成的,這是可以避免的。

儘管張常寧狀態恢復不錯,一傳攔網等後排技術已達最佳,但不可否認她的得分大多靠的是手法多變的巧打,強攻的硬實力不夠。這樣的打法面對弱隊或在比賽的開始階段效果不錯,但一遇強隊或在彼此適應之後往往很難下球,無法幫助球隊獲勝。這方面美國隊被擠出四強就是最好的例子。正由於此,中國隊往往一到較勁的時候就不得不靠朱婷的一點攻了,體力被快速消耗。

要解決這一問題,落腳點還是在李盈瑩身上,那就是如何使用李盈瑩了。

對李盈瑩的使用現在有兩種觀點:一是隻能作為奇兵,只有在主力陣容遇到困難無力迴天之時才能用。原因是她的一傳保障差,用她不僅會拖累全隊快變戰術,更會增加朱婷一傳壓力,加速消耗朱婷體力,不到萬不得已不能用。

二是作為首發主力使用。因為李盈瑩每次登場,中國隊就實力大增,很快扭轉局面,說明她早已具備了中國隊主力的能力。

本人認為,上述兩種觀點都有偏差。

第一種完全是在被動用人,往往會挖下深坑致中國隊於懸崖邊上的危險境地。持這種觀點的人刻意放大了李盈瑩的短板,忽視了她的優點。實際上李盈瑩的一傳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麼差,所缺的是歷煉和信任而已。則者李盈瑩上場後不僅沒有加速朱婷消耗體力,反而大大節約了朱婷的體力。去前面所述,朱婷體力消耗最大的是扣球,每多扣一次球消耗掉的體力相當於接10次一傳的消耗。更重要的是一個體力下降了的朱婷在進攻穩定性上完全不如李盈瑩,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第二種觀點又過於冒進。李盈瑩一傳不穩的確是其最大的短板,一開始就上李盈瑩很容易被對方抓住短板猛揍,使全隊陷於被動。既然張常寧已恢復狀態,那就最適合首發上場,在對方未適應她的扣球線路之前最大限度的給予朱婷後排保障的支撐。等到對方適應,找到對付張常寧的辦法之後,就立即換上李盈瑩,這樣就可以人盡其用充分挖掘每個人的潛能。

最後,還需說的一點。世錦賽到了最後時刻,我們的唯一目標就是冠軍!為了達成目標就要儘可能揚長避短,不要再在身份地位,誰保障誰這些毫無意義的問題上糾纏不休了。到了這時就要學天津隊做法,為了冠軍不惜全隊保障一人。必要時每局用張常寧換朱婷三輪後排保障,讓朱婷始終有充沛的體力投入進攻。

半決賽兩天後開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只要中國隊到時能夠充分挖掘全隊潛力,就一定能戰勝強敵,最終實現新的三連冠!

以上是依據世錦賽的戰況發表的一些看法,歡迎評論,不喜勿噴!





泥土dcx


1、二傳位置還需要加強。丁霞已是國際排壇具備前三名水平的選手,但仍然不夠全面。

例如,中國女排現在有多套戰術體系,有主攻體系、副攻體系、接應體系、快攻體系等,二傳手還不能在比賽場上通過調動,比較好的發揮出來。

2、世錦賽四強戰,可以說是一個主攻和三個接應的終極PK故事,反映了兩種不同風格的戰術體系的對抗,非常有看點。中國女排的主攻體系和歐洲女排的接應體系的這個對抗,是兩種排球思想的交流,也是兩種團隊建設模式的探討。

那麼,決定勝負結果的,其實就是球隊的進攻能力和保障進攻能力實現的能力。這一點,中國女排也存在不足之處。

3、郎導的年齡是中國女排的最大弱點。如果郎導現在是48歲的年齡,以獲得上屆世界盃冠軍為起點,中國女排可以有稱霸世界排壇三十年的光輝歲月。當然,郎導保重身體,帶領中國女排稱霸世界排壇二十年,看來是有可能的。

珍惜郎導,愛護郎導,是中國排球之福!是中國女排之福!是中國女排的球迷之福!


ALLen姑蘇香帥


|


沙漠王子110300266


個人觀點,勿噴喲!要戰勝意大利隊,什麼一傳、腳下慢這都是定了型的,一天兩天也解決不了。但有一項小技術必須預先有備案,那就是攔網與反攔網(扣球)的問題。攔網針對不同的攻手(有彈速快、能快打但有時滯空,有時又不滯空的塞拉;又有準備時間長但擊球點高的埃格努),應準備不同的攔網方式。是早早跳起先給手(常用)?,還是跳與伸手同時(如李盈瑩攔阿金與荒木繪里香)?還是先給手後再在空中移位(如副攻攔對手4號位切小斜線)?怎樣判斷對手沒法發力而平打指尖(如希爾與洛維打我們)?

雖然這些問題很難解決,但總得想著盡力而為的解決,有所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這也是常識。

另外,就是我們針對不同的攔網手,怎麼變換手法打下球去?


常青樹144244367


圍繞核心球員展開的一點攻大尾巴戰法失敗了。現在是雙星對角攻初戰告捷。這一變化的優點是讓我們進攻順暢靈活,同時也存在弱點。那就是穩定性。對角攻雖然提升了效率,但還很難說這就是我們成熟的戰術武器,因為我們甚至未曾對此進行過深入的演練。二傳的調度,就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做。另外我們二傳多數傳出高調球,而一個成熟球隊更需要直塞球。為了穩定我們的發接扣攔防體系臨危不亂,首先還要加強進攻。只有進攻掌握著一半的拿分機會,即便其他環節有失,也可靠進攻來掌握平衡。要是關鍵時刻,可否考慮同時使用3個主攻手,直接把對方戰術體系砸亂,逼迫對方出錯。中國女排是一隻勝利之師,有著優良的傳統作風。相信她們一定能戰勝困難,再創佳績,光耀賽場!


Alan169063755


一傳。現在的一傳對戰術的支持太重要了。每個隊伍對一傳的要求都很高。

快球不快。如今的中國隊的快球都是軟趴趴的,聽不到定地板的聲音。而且,很多的時候節奏都不能配上。尤其是小蘋果的快球。

小球串聯。小球的串聯沒有連貫性。自己接著接就失誤了。同時,推攻球的進攻性很差,沒有起到很好的壓制作用。

其他的都還可以,還有待提高!


李厚澤


中國三大球,唯有中國女排能站上世界之巔!

排球是團隊作戰,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小視。排球場上有5個位置,分別是主攻、副攻、二傳、接應二傳和自由人。賽場上,一傳是球隊的生命線,二傳是球隊的大腦,沒有一傳和二傳的保障就算再好的攻手也不能挽救球隊!同樣的,就算球隊的一傳和二傳都很完美,但是攻手很差,這樣子球隊也不能走遠。

中國女排雖然獲得過多次世界冠軍,但是目前還不能穩住世界前茅的位置!倫敦奧運會週期間是中國女排二十一世紀的低谷期,中國女排從世界一流球隊直降世界二流,郎平接手教練職位後,中國女排成績好轉,世界三大賽都進入了前三名,並且還獲得了世界盃和里約奧運會的冠軍!隨著里約奧運會週期結束後,中國女排隊內的幾位老將先後退役,也有因為受傷病困擾退役的,退役的多名球員大多都是球隊的頂樑柱,副攻、二傳、接應和主攻都有退役的球員,中國女排後面也沒找到合適的接班人,這也是導致中國女排在2018年世錦賽沒能進決賽的主要原因。中國女排雖然能拿到好成績,但是可用的人才並不多,每次入選集訓大名單的都是那麼一批人。

我覺得中國女排最薄弱的是接應和二傳這兩個位置,目前中國女排能拿的出手的二傳也就丁霞、姚迪和刁琳宇,接應還是龔翔宇一人苦苦支撐,雖然老將曾春蕾也在努力,但這二位都不足以穩固中國女排接應位置的薄弱。二傳雖然有三個人選,但是除了丁霞外其他人的狀態都不是很穩定。除了二傳和接應,其他位置都有多個年輕人,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才來繼承中國女排薄弱的位置。

此次U23女排亞錦賽中國女排獲得了冠軍,願年輕隊員們快速成長,以成為未來中國女排的頂樑柱!希望中國女排越來越好!







正義說球


主力首發的七人,幾乎完美。但替補隊員有提升的餘地。

主攻李盈瑩中美第二戰中確實表現不錯,但要作為首發,一傳必須要有長足的進步。

接應曾春蕾在中美交鋒中也有上佳表現,但畢竟年齡偏大,應該培養年輕有為的選手。

二傳丁霞本次比賽表現亮眼,但沒有好的替䃼輪換。

以上三點若能解決,中國女排的實力必將明顯提升。


姚滬生


中國隊最弱的還是接應位置,龔曉宇不穩定,時好時壞,袁心玥在三號位這一點始終打不出來,要好好學習一下美國隊塞爾維亞隊副攻手的站位,儘量往二傳的身邊靠,打短快球,而不是長平快。這樣還可以吸引對方的攔網往右邊靠,讓四號位形成單人攔網,為朱婷強攻創造條件。


喬哥1223


我認為中國女排由於高大化之後,缺少了輕靈之氣,這是客觀因素決定的,但是身高有身高的好處,由於身高臂長,相應地控制範圍增大,只要多加訓練,完全可以彌補防守不足的問題。比如朱婷的個人保障能力就同樣很好,另外小球串連、防守反擊的組織上,我們還有條件做的更好,不過這需要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