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張國榮在臺上怒懟黑粉,做法令人十分欽佩

​​哈嘍,今天又是猴姆的港樂小講堂,主要內容是講一首街知巷聞的樂壇經典,以及它背後的​心酸往事。

沒錯,就是張國榮先生的金曲,《有誰共鳴》。

張國榮在臺上怒懟黑粉,做法令人十分欽佩

​​這首歌可以說是八十年代港樂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張國榮的拿手飲歌,為他前期的奮鬥,從叛逆偶像轉型為天皇巨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而我們要講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首歌誕生的年份:1986年。

那一年譚張爭霸正式開始,張國榮的鋒頭觸及到了樂壇一哥譚詠麟,加上媒體造勢,兩方的粉絲終於開始大打出手。

粉絲之間的爭執,很多都是不理智的,今天是,當年也都是。

這些本來與明星本人沒有太大關係,更無法說是哪一方是無辜的,因為本就是互毆。

可是,在私下的爭鬥以外,有一件事,卻徹頭徹尾的,是由譚詠麟歌迷中的低素質腦殘粉,所一手引起的樂壇醜聞,給張國榮、譚詠麟兩位當事人,都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傷害。

事情發生在86年《勁歌金曲》節目的頒獎現場。

由於賽果與譚迷本身預想的獎項有出入,本該包攬大滿貫的譚詠麟,這次錯失了年度金曲金獎,加上媒體的誤導(有時候為了造勢,電視臺會多少爆出一些得獎消息,但這次卻與事實不符),以至於在張國榮領到勁歌金獎時,觀眾席裡的譚迷大發噓聲,擾亂會場秩序,令主持人餘錚要公開維持,懇求他們安靜。


張國榮在臺上怒懟黑粉,做法令人十分欽佩


從視頻裡可以看出,雖然加了後期效果遮蓋,但噓聲仍然很大,畢竟臺下的譚迷很多,哪怕每人只是吹個口哨,加起來也是極強的分貝。

可以說,這種行為喪失了基本的會場文明素質,不論臺上站的是誰,這樣做都是沒素質的。覺得不滿,應當用文明的方式去解決,現代文明社會的一項重要標準就是:在抒發自己情緒、達成自己目的的同時,不要影響到他人。

這種“攪局”的行為,讓我想起一個行為相似,卻性質完全相反的類比:《大宅門》裡的白三爺。

為了抗日宣傳,他捨棄性命,在漢奸的會場大鬧,擾亂了秩序。非但不被人鄙視,反而會被大家敬仰。因為那是對於國家、民族的挽救吶喊,雖然是在鬧,卻是一種大義所趨。就像殺人本來是極度惡劣的罪行,但如果是戰爭時候殺侵略者,那麼就是保衛我們的英雄。


張國榮在臺上怒懟黑粉,做法令人十分欽佩


可惜,譚詠麟、張國榮,只是兩個藝人。無論誰得獎,誰更紅,都不會對國家社會有什麼影響,更無原則問題可言,最多影響一下粉絲的攀比心罷了。

當然,譚詠麟的歌迷也大可以說,這是由於張國榮名不副實,沒有譚的歌迷多,所以噓聲才會壓不住,證明了張國榮的獎是有黑幕的。

這個邏輯乍看說的通,實際是極其醜惡的流氓邏輯,漏洞百出。

首先,音樂頒獎禮是一個公眾場合,並非是兩家粉絲的戰場,而是屬於每一個熱愛音樂的觀眾。我想張國榮的歌曲,在當時即便是不如譚詠麟人氣旺,也是有一定受眾的,絕不至於到了除去榮迷,沒人會聽的程度(那樣電視臺也不可能敢頒這個獎給他)。

而臺下,以及電視機前,必然有許多純粹抱有欣賞明星現場演唱,追星慾望不強烈的觀眾,那麼這樣的擾亂會場,影響收音,在實際上就構成了對他人欣賞音樂權力的踐踏。

其次,哪怕譚詠麟的歌迷,覺得頒獎禮不公正,有黑幕,而且真讓他們找到了證據。那麼他們大可以直接退場,然後將證據公佈到報刊雜誌上,將真相科普給廣大觀眾。這樣既不影響現場觀眾的正常欣賞,又為偶像討回了公道,不是兩全其美麼?

可惜後來,也沒有任何實際證據見諸報端,反而現場的大鬧,卻成為了香港樂壇頒獎禮上一次很醜陋的追星反面教材。

獎項比拼,本就有商業運作的成分,可能黑幕的水很深。但是,哪怕它不公正,也自有社會輿論監督,絕不能成為你無素質大鬧的理由。

說完了臺下,我們再講講臺上。

可以說,張國榮在當時的表現,堪稱得體,甚至可以作為現在的偶像流量明星,一個實體的教材:他在臺下惡意的噓聲中,堅持唱完整首歌,眼神堅定而決絕。即便今天再看,也是一樣的有韌勁。


張國榮在臺上怒懟黑粉,做法令人十分欽佩


大家看完視頻,可以發現,他在歌曲唱到一半,插入了一段即興的說話:

有些人可以很容易就拿到一些成就。但有的人,想得到一些東西,就要比較長的時間。可是至少,我現在所得到的東西,是我很用心去得來的。

一段頗有個性的發言之後,他再度鞠躬。既表達了情緒,又不失得體的禮儀,可謂不卑不亢。

實際上,譚詠麟的歌迷,當年的確很多,各個階層的都會有。可以想見,做這件事的,絕不會是其中的成功人士,而是讀書少、素質差的一部分成員。給它們一輩子,也站不到那個舞臺上,用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的定義來說,就是一群“烏合之眾”,讓我想起了今天的鍵盤俠。

如今是微博時代,明星與粉絲的距離更加的近。

這也令這些低素質的腦殘粉,享受到了更開心的待遇——連會場都不用去,直接靠一臺電腦,就把自己的負面情緒散播出去了。它們不再單單是譚詠麟的粉絲,而是各個明星的粉絲,不論它所喜愛的偶像本人,有多麼優秀,都不能改變追星者本身的低劣做法。

而明星面對這種事,應該如何做呢?是親自下場挨個去罵,還是隱忍不發,一切埋在心裡?

在這裡,發一組最近很紅的“濤濤老師(周立波)”在以前的一次罵戰裡,直接私信辱罵網友的截圖。可以看出,網絡時代,不止腦殘粉更加的惡劣,連明星本身的素質,也開始堪憂。


張國榮在臺上怒懟黑粉,做法令人十分欽佩


張國榮在臺上怒懟黑粉,做法令人十分欽佩


相反,張國榮的做法,則算是一個很標準、得體的答案。給了諸如周立波、馮小剛、王晶等在微博跟網友互撕的明星,一些啟示:

也許你是對的,但不要氣急敗壞,無論什麼時候,也要保持自己的身份,可以有力的回擊,但不要無底線的扭打。對那些底層暴民沒來由的汙衊,不理會,才是最大的蔑視。

時過境遷,譚詠麟老了,張國榮走了。兩人原本就無怨無仇,算是君子之交,如今的媒體再提到他們,火藥味少了,情懷多了。而這場頒獎禮鬧劇,如今也只能作為史料,成為今日娛樂圈粉絲的借鑑,再無其他意義。


張國榮在臺上怒懟黑粉,做法令人十分欽佩


張國榮在臺上怒懟黑粉,做法令人十分欽佩


至於這兩個人的粉絲,究竟哪一邊更惡劣?哪一邊是聖人團體?

我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雙方都認為,對方陣營才是“先撩閒”的人,還會羅列一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

這是粉絲裡最無聊的一種邏輯,就不去深究了。

總而言之,這件事,雖然過去了三十年,但對照如今遍地的噴子,彷彿就發生在昨天。以史為鑑,追星者應做一個為偶像爭光的粉絲,無論你迷的是誰,都不能不幹人事兒,尊重對家,尊重自己,才是正確的追星之道。

全文完。​​​​​


更多影視音樂有趣原創,盡在微博:@猴姆港真D

讓娛樂成為文化,讓閒談轉換信息。風裡雨裡,猴姆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