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民國時有一段各省的首府都設在小城市是咋回事?

韓戀橙


民國時期的確有很多省的省會或者首府選擇在了小城市。這裡面的原因主要有這麼幾個:



第一是省會被定為特別市或行政院直轄。這個河北省和江蘇省最明顯。民國時期設立的河北省,省會一開始設在了天津。可後來天津變成了行政院直轄市,河北省的省會只好搬回了保定的清苑縣。江蘇省的省會一開始一開始是江寧,後來南京成為了首都,省會就搬到了鎮江。

第二是由於戰爭的關係,很多省會一開始就設在了縣裡。民國時期沒有區級行政的概念。很多城市的所在地本身就是某一縣的所在地。於是,察哈爾的首府應該是張垣市,但是察哈爾都統的駐地卻在張北縣,以此為首府也可以。山西的省會本為太原,但駐地卻在太原的陽曲縣,因此也可以陽曲為省會。



第三是歷史遺留問題。比如河南的省會幾百年來就是開封,只是因為抗戰時期河南的省會幾度搬遷,最終又因交通問題遷往了鄭州,開封就成了小城市。熱河的省會承德,因熱河省被取消,承德也變成了小城市。安徽省的省會為安慶,後來遷往合肥,安慶也變成了小城市。當然,最大的歷史遺留問題是東北,抗戰後,東北劃分為九個省,很多省的省會就是現在的一個縣。



第四是城市的合併。如民國時期的湖北省,省會是武昌市。武昌對岸的漢口市是行政院直轄市。49年後,武昌和漢口兩市合併,湖北省的省會就變成了武漢市。四川省與西康省合併,原來作為西康首府的康定和省會雅安市,也成了小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