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古代黃淮海平原(冀南,魯西,豫東,皖北,蘇北)——地緣全解析

鄴城這座城市,非同一般。

我們先來複習一下千里沃野,四戰之地的黃淮海平原。如下圖所示,

古代黃淮海平原(冀南,魯西,豫東,皖北,蘇北)——地緣全解析

如此大平原,一望無垠,天廣地闊。沒有大的河流,也沒有起伏的群山,甚至低矮丘陵都很難見到。正因為如此,大平原地區在戰爭中的戰略縱深極差,適合大規模野戰和正規戰,而不適合偷襲和游擊戰。平原地區的平原游擊隊,敵後武工隊這些當年的抗敵武裝,在平原地區輾轉騰挪,經常依仗春種秋收之間的莊稼做掩護——俗稱青紗帳。南方人和北方人,經常爭論一個作戰意志的問題,實際上這並不具備可比性。南方河網和群山阻隔,足以提供作戰人員的隱蔽性和突然性;而平原地區如黃淮海地區,很容易被外來強大敵人征服,零星反抗也不足以給敵人造成致命傷害。比如宋金戰爭,又比如抗日戰爭時期,黃淮海地區經常是大片大片淪為敵佔區,這是各種因素造成的,而不能以單純的作戰意志論證。

那麼如此無險可守的大平原,果真是不好嗎?

實際上,我們前面所涉及到的無論長安,洛陽,還是四川與幽雲十六州,都是單方面強調軍事價值。我們恰恰忽視了一點,那就是無險可守的大平原,具備相當高的經濟價值,並且具有極其低廉的交通成本。

擁有山川阻隔,可以拒險而守的谷地平原當然好,比如關中平原,四川盆地這些就是。但如果像黃淮海平原這樣的地方,即便守不住,也要創造條件來守。因為除了連年的黃河水患之外,黃淮海平原這片開闊地,是典型的中國北方糧食主產地。在沒有水患肆虐的年份,這些地方千里沃野,粟麥飄香,足以養活大量的人口和軍隊。所以這樣的地方,往往會被軍事對峙的雙方來反覆爭奪。

那麼問題來了,在這樣的平原之上,如何才能有效佈置防守呢?

我們首先想到的,還是自然條件。

大平原地區沒有群山環繞,就只能依靠河流水系。那麼我們先來看一張黃淮海地區的水系圖。如下圖所示,

古代黃淮海平原(冀南,魯西,豫東,皖北,蘇北)——地緣全解析

這張圖給我們的結論,對於整個黃淮海平原來講,黃河僅僅意味著他是一條河,而絕大部分的面積,都是屬於海河水系和淮河水系的。以黃河為界,黃河以北屬海河流域,黃河以南屬淮河流域。我們這裡先不談淮河,先談一下進入文明區域更早,存在感更高的海河流域。我們再打開一張圖,如下圖,

古代黃淮海平原(冀南,魯西,豫東,皖北,蘇北)——地緣全解析

海河流域,是一個典型的扇形衝擊平原。所有河流的入海口渤海是扇柄,整個海河流域,像一把巨大的扇面鋪開在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區。與此同時,無數河流像人類的血管一樣平鋪在這個扇形衝擊平原上。於是,在河流的旁邊,自然自發地形成了無數個城市,城市依靠河流獲取水源以及便利的交通,同時又依靠河流獲取自然屏障,抵禦外敵入侵。於是,海河的旁邊有了天津,灤河的旁邊有了承德,滹沱河的旁邊有了石家莊。需要特別說明一點的是,在降水量稀少,河流徑流量有限的北方,河流這樣的天然屏障,確實無法和高大的山脈相提並論,能夠提供的防禦也非常有限。

於是,平原築大城,就成為另外一個平原防守策略。

城市的形成不是偶然的。首先城市的形成需要居民,有了居民才有了生產和生活,才有了商品交易,才有了“市”。沒有居民作保證的城市只能稱為“城”,而不能稱為“城市”,充其量是個堡壘式的城郭。如果有大量人口居民做為城市的基礎,則城市需要有經濟能力來養活數目龐大的人口。就冷兵器時代來講,城市周圍必須有成片的糧食產地。如果城市人口越來越多,本地出產的糧食不夠用,則就需要通過陸路或者水路交通來運糧。滿足了基本生存需求的城市人口,還需要穿綾羅綢緞,消費菸酒糖茶等經濟類商品,而這些商品的流通,則更加需要交通的繁榮。

古代黃淮海平原(冀南,魯西,豫東,皖北,蘇北)——地緣全解析

所以,平原地區建立大城堡壘,還需要有強大的交通能力作保證。

古代交通中,陸路運輸是最吃力不討好的一件事情。比如騾馬運糧,這事不能說不行,但是騾馬也是肉長的,不是鐵打的,騾馬本身也需要消耗糧食。當時的中原大軍遠征大漠,用騾馬千里運糧,很多時候糧食到不了前線將士的口中,半路上就被騾馬吃光了。所以,當時最有效率的交通方式,莫過於水路漕運。水路漕運,對於古代人來講,就相當於今天的高鐵,對於當時的時代來講,是最高效最先進的交通方式。正因為如此,隋煬帝組織開鑿的隋朝大運河,一直到近代,還在發揮著獨特的交通價值。

我們再來複習一下,看一眼隋朝大運河。如下圖

古代黃淮海平原(冀南,魯西,豫東,皖北,蘇北)——地緣全解析

隋朝大運河,南北跨越了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流域,是古代南北水路漕運最為繁忙的一條河流。隋朝古運河流經海河流域的運河段,叫做永濟渠。這條永濟渠,是整個海河流域唯一的一條源自江南地區並且是南北走向的河流。換句話講,如果要在河北地區修建大城,一定要考慮和永濟渠聯通,才能夠體現出城市的交通和經濟意義,才能夠養活更多的人口,才能有餘地擴張城市。

郭威留守的鄴城,就是這樣的一座城市。

我們來看鄴城的地理位置。

古代黃淮海平原(冀南,魯西,豫東,皖北,蘇北)——地緣全解析

鄴城的西邊背靠太行山,通過太行八陘可以西進河東地區;鄴城的北邊和東邊,就是太行山和山東丘陵夾在一起的一條平原大通道,整個寬闊的黃淮海平原上最細長的瓶頸地帶。上一節講到的靖難之役中的燕王朱棣,就是在這條平原大通道上,同建文帝的南軍反覆拉鋸和爭奪;鄴城的南邊緊鄰漳河,漳河再往南是衛河。事實上,今天看到的衛河,就是古代永濟渠的其中一段。而衛河再往南,是天險黃河。漳河是衛河(永濟渠)的一條支流,漳河衛河會合之後,進入山東的臨清,德州段,然後在這裡向北流向京津。所以不管是元朝以前的“隋朝古運河”,還是元朝1291年由郭守敬重新設計改道之後的“京杭大運河”,在臨清以北是基本重合的。重合的這部分運河,在山東河北兩省分界處這一段有個名字,叫衛運河或者漳衛運河。正如我們在上一節靖難之役中提到的,衛運河以及華北陸路交通要衝——德州與河間,包括尚未提到的臨清與滄州,都是衛運河(永濟渠)上的名城,歷來的兵家必爭之地。

太行山和平原大通道給鄴城足夠的軍事依託,漳衛運河給鄴城帶來的是經濟繁榮與物資保障,並且在古代黃河頻繁改道入海的北方,鄴城同黃河的距離適中,不會因為黃河水患而波及到城市生存發展。所以,鄴城這座大城崛起於黃淮海平原,並非無緣無故,而是古人經過充分深思熟慮之後的必然選擇。

一句話,立足鄴城建築高牆和堅城,西靠太行天險,往東往北可以有效輻射黃淮海大平原南下的必由之路,往南可以控制黃河,虎視中原。同時,水路運輸暢通又保證了鄴城的經濟和人口保有量。

不過如上所述,這還遠遠不是鄴城最要命的地方。

再來複習下洛陽盆地地形圖,我們發現,鄴城恰好處於河北地區與河內地區在太行山脈的夾角上。從鄴城沿太行山經衛河(永濟渠)往西南方向,恰好就是河內地區。對於洛陽盆地來講,北部防線隔黃河相望,首當其衝就是河內地區。河內之於洛陽,就相當於河東之於關中,都是在地理上連成一片,僅僅依靠黃河天險分開。於是,有鄴城這個政治經濟軍事堡壘在,就會時時威脅到洛陽的戰略安全。我們前文提到的西魏權臣宇文泰(見第一章第三節),和東魏權臣高歡,就曾經在黃河岸邊的邙山展開大戰。雙方各自倚重的戰略據點,就是洛陽和鄴城,面對黃河以北河內邊緣的鄴城,黃河南岸不遠拒險而守的洛陽,在軍事靈活性上相當被動。所以在當時的邙(mang,二聲)山之戰中,來自於鄴城的高歡,取得東西兩魏對抗的完勝。

古代黃淮海平原(冀南,魯西,豫東,皖北,蘇北)——地緣全解析

正因為如此,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顧祖禹說:“宛不如洛,洛不如鄴也。”(《讀史方輿紀要》)也就是說,洛陽可以向南控制南陽盆地(治所宛城),而鄴城則又可以向南控制洛陽盆地。

中國古代人,很早就意識到了鄴城這個位置對於黃淮海大平原的重要意義。

鄴城在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閃光,是在戰國時期的魏國。幾千年前,西門豹治理漳河的“引漳十二渠”,至今還有遺蹟存在。西門豹治鄴的很多軼事,很早被選入了中國小學語文教科書。後來鄴城真正開始發家,是在三國時代的曹魏。當時的曹操,充分考慮了中原佈防四面受敵的尷尬處境,為了能夠東西兼顧,南北無憂,精明的曹操同志索性搞出來五個首都,分別是——長安、譙(安徽亳州)、許昌、鄴、洛陽。(“三國魏以長安、譙、許昌、鄴、洛陽為五都。”《三國志·魏志·文帝紀》)其中的鄴城,是唯一一座坐落在黃河北岸的陪都。鄴城的存在,就是為其他四個城市,提供來自於北方的心理安全。

從曹操開始,連續有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個朝代選擇定都鄴城。鄴城成為名副其實的“六朝古都”。如果中國北方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則鄴城和長安,經常成為東西方向上,割據雙方政治軍事的重中之重。不僅西魏東魏,還有前文提到的北周北齊的對峙,都是以鄴城和長安為雙方的首都。而夾在鄴城與長安之間的洛陽,則就會不幸成為雙方交兵的戰場,進行反覆的你爭我奪。

古代黃淮海平原(冀南,魯西,豫東,皖北,蘇北)——地緣全解析

古代黃淮海平原(冀南,魯西,豫東,皖北,蘇北)——地緣全解析

到了隋文帝楊堅代周的時候,相州總管尉遲迥(見第一章第三節)以鄴城為基地,起兵反對楊堅,最後兵敗自殺。這件事情讓隋文帝楊堅意識到一個繁榮發達的鄴城對於長安和洛陽的地緣威脅,最後楊堅決定對鄴城進行焚燬。並且將原來鄴城的十萬人口,遷至鄴城以南十八公里的安陽。並且,將安陽重新命名為新的鄴城。新鄴城興起之後,古鄴城開始走向衰落。

古鄴城雖然已經衰落,但新的鄴城安陽地處漳河與衛河之間,從某種程度上延續了古鄴城在河北地區的政治軍事地位。而不管經濟和人口如何增減,優越的地理位置則是搬不走的。所以,在五代時期,新鄴城還依然經常成為黃河以北抵禦契丹南下的軍事橋頭堡。因此,我們在唐詩中會聽到這樣的詩句——“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杜甫.《石壕吏》)

這種情況發展到北宋時期,建都在中原四戰之地的宋太祖趙匡胤,效法當年的曹操,給北宋設立了四個都城,東京開封府,西京洛陽府,南京應天府(河南商丘)和北京大名府(河北大名)。黃河以北的重鎮大名,在古鄴城以東不遠。大名脫離了太行山的依靠,地處華北平原腹地的隋朝大運河畔,成為南北陸路水路交通的重要樞紐。所以,我們在《水滸傳》這本書中,才經常聽到好漢們動不動就要商量一下攻打大名府。直到北宋時期的大名府,才在政治軍事經濟的各個方面,徹底替代了古鄴城的歷史地位。

古代黃淮海平原(冀南,魯西,豫東,皖北,蘇北)——地緣全解析

這種情況又持續了兩百多年,直到元代運河改道。永濟渠被完全廢棄,新的京杭大運河沿會通河縱貫山東腹地而過。華北平原上的名城大名府才被漸漸廢棄,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京杭大運河河畔的臨清府等地。

而此時此刻的樞密使郭威,就兼任鄴城(安陽)留守,手握重兵,虎踞在黃河以北的開闊大平原上。

-----------------

備註:本文是一本書的其中一個小節,整本書的名字叫做《魔方中國史》。欲知上下文,請關注“唐島漁夫”頭條號。更多最新內容,請關注天涯煮酒論史版塊的原帖——“打亂順序重讀中國歷史”,原貼已更新三十五萬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