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孩子犯錯時,你是怎麼做的?

孩子年紀小,偶爾會犯錯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面對孩子的錯誤,你是怎麼做的呢?和聲細語的和孩子闡述事實與不對之處,還是大聲吼叫甚至動手?

雖然,有些時候,孩子真的讓人太氣憤,不吼他幾句,心理憋得難受,但是大吼大叫,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有些孩子越吼越調皮,還學會和大人對吼;而另一部分孩子,則是在大人的吼叫聲中,變得越來越膽小,越來越自卑。當然,如果你也有過想對孩子大吼的時候,不妨靜下心來,嘗試輕聲教育!

孩子犯錯時,你是怎麼做的?

孩子犯錯時,你是怎麼做的?

輕聲教育,自有好處1. 緩和你的怒氣

憤怒之下的你,心情惱得像一堆火,而你說話的聲調就像風,風越大火越旺,越是大吼大叫,心情就越糟糕;但是,如果你嘗試著忍一忍怒氣,壓低一下自己跟孩子說話的聲調,你會發現你會變得稍微冷靜、理智一些,最起碼不會讓你更加憤怒。

孩子犯錯時,你是怎麼做的?

2. 給孩子更多信任、尊重

有心理學者說,你說話的聲調高低,跟你傳達給別人的信任,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說,當你對孩子大吼大叫時,孩子感覺你不信任他;當你說話柔和時,孩子就能感覺到你的信任!

事實就是這麼神奇,比如:當孩子手拿香蕉皮準備扔時,你一句怒吼“別扔地上!”這時候,其實你在內心是默認孩子會扔在地上的;如果你認真、輕聲地說一句“寶寶,放垃圾桶裡吧!”這時候你是默認孩子會放到垃圾桶裡的。關鍵是你語氣中傳達的這種信任或者不信任,孩子都能感覺得到。

孩子犯錯時,你是怎麼做的?

3. 減少孩子對你的害怕、牴觸

當孩子犯錯時,你憤怒地大吼大叫,結果無非兩種:

孩子被你嚇住了,滿腦子的恐懼感,根本沒心思去思考為什麼錯了,只盼著你趕快結束訓斥;

孩子被你激怒了,大吼大叫回擊你,也不考慮錯在哪了,只想著如何跟你對著幹。

但是,當你語調平靜、嚴肅、稍低一些跟孩子談話時,你會在孩子眼裡變得“不怒自威”,孩子對你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恐懼和牴觸,這時候你再跟孩子講道理、辯對錯,效果就會好很多。

孩子犯錯時,你是怎麼做的?

孩子犯錯時,你是怎麼做的?

如何做到“輕聲教育”1. 壓低音調、降低語速

壓低聲調,有助於壓制你的怒火;而放慢語速,則有助於你邊說話邊思考。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的批評顯得太急、太暴躁了,但事後我們往往又很後悔,畢竟孩子還小,犯錯誤是正常的。其實,我們根本沒那麼生氣,只是需要幾秒鐘調整一下自己而已。

孩子犯錯時,你是怎麼做的?

2. 指出錯誤,同時表明期望

孩子犯錯的時候,想每次都忍住不去批評,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是,你需要做的是把你的期望傳達給孩子,並提醒他犯錯的後果,而不是單純地吼孩子。

孩子犯錯時,你是怎麼做的?

3. 減少易怒、衝動情緒

當你發脾氣的時候,意味著你缺少足夠的技巧、耐心去處理孩子犯的錯誤,你只能仗著自己的氣勢、暴力讓孩子屈服而已。而平和的心境、冷靜處理事情的能力才更能影響孩子。

孩子犯錯時,你是怎麼做的?

先處理自己的情緒,再與孩子交流

當你發脾氣的時候,意味著你缺少足夠的技巧、耐心去處理孩子犯的錯誤,你只能仗著自己的氣勢、暴力讓孩子屈服而已。而平和的心境、冷靜處理事情的能力才更能影響孩子。

平和的心境、冷靜處理事情的能力,不是嘴上說說就能有的,這需要健康的愛好、良好的生活規律做鋪墊。一個常讀書、勤運動的媽媽,內心更陽光開朗,也就更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跟孩子良好溝通。

跟孩子小聲說,好處真的非常多,不單單不會因為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影響到親子感情,還能讓自己的心更平和,讓自己可以更好的處理關於教育孩子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