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夏季魚塘管理要點!你的操作對了嗎

夏季氣溫、水溫持續攀升,是池塘魚類生長的黃金時期。這個季節,搞好池塘管理可以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否則就會出現魚病暴發流行、魚類缺氧浮頭或者泛坑死亡等現象。因此,做好魚塘夏季管理工作,是池塘養魚成功與否的關鍵。廣大養魚戶們切不可馬虎大意,而是要嚴陣以待,切實抓好以下應對措施。

夏季魚塘管理要點!你的操作對了嗎

一、調節水質

進入夏季後氣溫升高,池水不宜過肥,一般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釐米左右。為此,要根據養殖品種及放養量勤換新水,通常半個月換一次水,每次換掉30%的老水,每半個月按15毫克/升的用量潑灑一次生石灰水。悶熱天氣肥水漁池容易泛塘,要加強巡塘檢查,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根據天氣及水色的變化及時加註新水和採取人工增氧措施。

夏季魚塘管理要點!你的操作對了嗎

二、合理投餌

夏季溫度高,魚類食慾增強,投飼量加大,新陳代謝旺盛,養殖水體中殘餌、糞便等有機物質增多,發酵分解速度加快,造成池水水質發生重大變化。因此,養殖戶要合理適量投餌。若投餌量過大,殘餌會致使水質迅速惡化,導致病原菌的大量繁殖,從而引發腸炎等多種魚病。因此,夏季投餵以池魚吃到八成飽為好,一般以每次投餵後20分鐘內基本吃完為宜。

三、合理施肥

氣溫升高以後,池水培肥一般以無機肥為主,少施或不施人畜糞等有機肥,高產漁池可以以磷肥為主、氮肥為輔。化肥一般每5天~7天施用一次,每畝池水用尿素1千克~2千克,過磷酸鈣3千克~4千克,施用時要對水充分溶解,均勻潑於水面。如施用有機肥要事先充分發酵腐熟,一般每7天~10天施用一次,每次畝用量為100千克~150千克。

夏季魚塘管理要點!你的操作對了嗎

四、魚病預防

夏季高溫多雨,是魚病暴發流行季節,病毒、細菌、寄生蟲容易導致魚類發病。主要採取預防措施:

1、餌料消毒。病原體往往隨餌料被帶入魚體,所以投餵的餌料應新鮮、潔淨,投餵前需用6毫克/升含氯30%的漂白粉溶液浸泡20~30分鐘後再投餵。

2、食場消毒。每5~7天,使用含氯60%的二氯異氰尿酸鈉對食場區水域消毒1次,濃度為0.5毫克/升,以阻止食場水域內細菌的大量滋生。

3、投餵藥餌。每月投餵1次用0.1%的大蒜素、1%的VC和0.3%的免疫多糖製成的藥餌,每次連喂3~5天,增強魚的機體抵抗力,降低發病率。

4、水體消毒。每半月全池潑灑1次二溴海因,用量為100~150克/畝,防止赤皮、爛鰓、腸炎等細菌病。

5、定期殺蟲。每月全池潑灑1次魚蟲殺清,用量為100~150克/畝,防止指環蟲、三代蟲、中華蚤、錨頭蚤、魚蝨等寄生蟲病。

五、擇機起捕

高溫低壓、颱風暴雨等惡劣天氣,池魚極易產生應激反應,因此捕魚應選在涼爽的早晨,小心操作,避免造成魚的傷亡。

想要了解更多養殖技術,請關注“南皇陽農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