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美国总统林肯在葛底斯堡的讲话,结束内战建立民有民治民享政府

美国总统林肯在葛底斯堡的讲话,结束内战建立民有民治民享政府

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在葛底斯堡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作了重要讲话。其时,一道受邀而来的还有著名演说家爱德华,在林肯之前,他用两个小时,滔滔不绝地痛陈战争的罪恶,宣扬战士的伟大,表达对未来的期望,疾风骤雨般荡涤了现场听众的心灵,赢得了阵阵掌声。与之相较,林肯的讲话极短、极短,在嘈杂的喧闹声中,林肯用着他那尖声尖气的嗓子预告一个时代的到来,而当他讲完时,在场的人们却还未反应过来,过了会,才有人出于礼貌而鼓掌。即便用心琢磨,反复推敲修改,也未能得到大众热烈的回应,林肯自认这次演说糟糕透顶了。

多年以后,人们重读这篇演说时,却改变了看法,林肯在葛底斯堡的讲话成为了演说史上的光辉篇章,其思想之深刻,行文之严谨,语言之洗练,无一不受尽推崇。就在当时,爱德华也认为林肯两分钟所说的,比他在两个小时所说的还要概括和达义。

美国总统林肯在葛底斯堡的讲话,结束内战建立民有民治民享政府

刺杀林肯剧照

林肯在联邦军队已然大获全胜时不幸遇刺,他躺在病床上,挨过了人生中最沉默的几个小时。尽管弥留之际一言不发,但时至今日,人们在任何一本古今演讲选集中,都能发现葛底斯堡讲话芳名在册。

在演讲方面林肯之所以能彪炳青史,首先得益于经年累月的律师职业训练。在一个案子的论辩过程中,他能够摒弃陈词滥调,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条分缕析的推理获致探骊得珠的效果。在成为律师之前,林肯曾与人合伙开店,生意惨淡,时间充裕,过路人总可以看到一个衣衫褴褛、模样潦倒的年轻人坐在柴堆上,看书出神。对知识的渴求使林肯勤读不辍,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了孕育其经典演讲的沃土。虽然涉猎驳杂,但对于俏皮、逗趣、警世的故事书籍林肯尤其喜爱,把这些书中的故事巧妙地点缀在演说中,严肃的话题立马开朗不少,平实质朴的文章变得活泼生动起来。当然,伟大的演说总由一颗伟大的心灵铸就。林肯领导美国人民于人类解放潮流中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整个社会的团结在艰苦卓绝的废奴斗争中得到了锤炼,可以说,林肯念兹在兹的是实现国家统一与社会正义,他的讲话也因为其历史功绩而终成不朽。

一次讲话也许只有匆匆几分钟,但从宏观大角度看,这短暂的几分钟却能真实地反映时代的状况,甚而改变历史的进程。

附:葛底斯堡演说

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共和国,她受孕于自由的理念,并献身于一切人生来平等的理想。

美国总统林肯在葛底斯堡的讲话,结束内战建立民有民治民享政府

如今我们卷入了一场巨大的内战,以考验我们或任何一个受孕于自由和献身于上述理想的共和国是否能够长久生存下去。我们聚集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场上,我们来到这里,是要把这个战场土地的一部分奉献给那些为使这个共和国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的烈士们作为最后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是非常恰当的。

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不是我们奉献、圣化或神化了这块土地,而是那些活着的或者已经死去的、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英雄们使得这块土地成为神圣之土,其神圣远非我们的渺小之力可增减。世人不会注意,也不会记住我们在这里说什么,但是他们永远无法忘记那些英雄们的行为。这更要求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去继续那些英雄们为之战斗的未尽事业。我们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仍然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要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保佑下得到新生——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