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被人關心的感覺真好啊

朋友小慧發信息過來,說自己正在面臨情感危機,分手大敵近在眼前。小慧說的情感危機,主要是說她的男朋友在表達情感方面有一些障礙,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基本不說我愛你,我想你等這類談戀愛該說的話;我生病了他不但不關心我,還責備我怎麼不吃藥;讓他來個擁抱好像要殺了他一樣”。

小惠認為,不能說對方不愛自己,但是也真的感覺不到對方很愛自己,這種矛盾的狀態,讓小慧很煎熬,所以她在想著是否要分手。

我覺得他/她不夠關心我,我也不知道如何對別人表達自己的關心,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會出現這種感覺。

明明愛著父母,卻要冷面相向;對待喜歡的人,也無所適從;想要對別人好,卻不知道如何表達。我們渴望關心別人,也想要被人關心,為什麼這麼難?

為什麼有人愛你,卻總是說不出口

被人關心的感覺真好啊

日劇《百元之戀》

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見像小慧男朋友這樣的人:

他們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感情,很少說些很感性的情話;

他們的表達方式,始終都很理性並且富有邏輯;

他們給人的感覺,好像有點冰冷隔離的感覺,不太容易鏈接;

他們也很少表達自己的情緒,很少看到他們抓狂的狀態;

……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見了這樣的人,或者,你自己就是這樣的人,那麼你可能碰見了或者成為了“表達情感障礙患者”。

表達情感障礙患者,指的是一個人無法感知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和感受,也無法描述情緒和感受。

被人關心的感覺真好啊

在日劇《百元之戀》中女主角一子和男主角狩野之前的感情狀況,就遭遇了“表達情感障礙”的局面。

女主角一子從小就沒什麼成功的體驗,一直到32歲還窩在家裡和幾歲大的小外甥打遊戲,沒工作、沒社交、沒有男朋友,甚至也沒什麼興趣愛好,給母親的料理店當幫手。

離婚回家後的妹妹二三子看不慣一子的表現,兩姐妹大打出手後,一子提出搬離家獨居生活。一子找了便利店收銀員的工作,在工作中,她無意認識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拳擊手狩野。

被人關心的感覺真好啊

狩野經常去便利店買香蕉,然後總是忘記把香蕉拿走,一子便總是送過去給他。一日,狩野說:“過兩天,你和我出去吧”,沒有一句鋪陳,二人的感情線就開始了。

後來,狩野和一個買豆腐的姑娘好了,從一子家裡離開的時候,也只是淡漠地說一句“我出去一趟”,然後沒回來過。

影片在最後迎來了兩個人的牽手,但即便如此,狩野的臉上從未露出過一絲的微笑,整部影片過程中,狩野也從未正面表達過自己的情緒和感受。難堪了,他就跑;生氣了,他就揍;心情不錯的時候,他就默默不說話……

如果從表情上做判斷,沒有人能夠體察到狩野的喜怒哀樂,這就是典型的“表達情感障礙”。

對於這類人而言,他們的情感區域處於空白狀態,世界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橫平豎直的網格狀。

  • 他們能夠輕鬆計算出從A到B該走哪一條路耗時最短,但是卻不知道看到男/女朋友難過的時候,該說什麼話才算是“體貼”;

  • 他們能夠習得的關心方式,也只是從理性出發地問上一句“怎麼不吃藥,怎麼不喝水”。

跟這類人相處久了,你會覺得“好像有點不太對勁”,或者“怎麼有點彆扭”,你甚至會發狂,因為你無法從他們身上獲得自己想要的親密感,你在關係中會時常體驗到自己的孤獨。

你不是“情商低”,只是不敢表達

被人關心的感覺真好啊

電影《模仿遊戲》

為什麼有些人會有表達情感障礙呢?

真正的答案,和你想的“情商低”恐怕還不太一樣。述情障礙作為一種心理疾病,它的主要是由生理成因環境成因兩個部分構成。

從生理方面而言,述情障礙可能是神經系統中發生了變化。在人類大腦的中央神經系統中,有一些部位是負責情緒調節的,比如邊緣系統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位叫做“杏仁核”,它負責處理情緒有關的刺激,以及識別人的面部表情。

研究表明,述情障礙與杏仁核活動的減少有關聯,它會影響人們辨別及描述情緒。

被人關心的感覺真好啊

除了生理基礎,有些人的情感表達障礙,也和成長的家庭環境有關。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體驗家庭環境對於情感表達的影響,下面我邀請大家和我做一個如下的情境體驗:

假如你是一個小男孩兒,穿越到了自己五六歲的幼年時期。有一天,你從外面玩得特別開心,然後跑著衝回了家裡,可是你在跑的過程中,不小心碰倒了家裡桌子上的一個花瓶,那是你父親珍藏了很多年的寶貝。

你的父親,本身是一個特別嚴苛的父親,平日裡很少有笑容,而且經常指責打罵你,比如你鞋子沒放好、筷子沒拿好、在家裡吵鬧了一些等等,你可能都會遭遇父親的責罵甚至暴力,關鍵的是,你的父親在打你的時候,從來不允許你哭喊,一旦你哭喊,父親打你打的更嚴重。

讓我們再回到那個弄倒花瓶的現場,想想看,這個五六歲的孩子,此時此刻會是什麼感受呢?

恐懼、害怕、心慌,對嗎?

一個正常的孩子,伴隨這些感受,他的行為表現應該是哭,或者求饒,但是這個孩子不行,他為了躲避更嚴重的捱打,只能要緊牙關,不哭不鬧,任憑自己的父親抽打自己的屁股。

至此,這個孩子就再也不會表達自己的悲傷與恐懼了,為了減輕自己內心的痛楚感,他甚至會從心底為父親的行為進行合理化:“我的確做錯了,父親打我是應該的”,他就這樣,用“理性思考”的方式隔離了自己真實的感受。

感受是相同的,恐懼和悲傷的反面,是接納與疼愛,所以當這個孩子隔離了自己的恐懼悲傷,他也同樣隔離了自己愛的感受。

他從父親那裡學習到的,愛的表達方式是指責或者打罵,而這種關於愛的表達,在他成年後就延展到他的親密關係裡。

所以,當另一半展現出悲傷難過或者患病的時候,他就會像父親對他一樣,用指責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關愛,具體的演變形式,就是“你怎麼不知道吃藥!你怎麼不知道喝水!”

也就是說,那個在你面前不會表達情感、甚至顯得有點笨拙、討人厭的人,其實在小的時候,他的感受從來沒有被人看見過,他也從未被允許過表達自己的情緒,長大之後,他對情感表達也只能是“開不了口”。

那些沒有被看到的情緒,只能深深地埋在心底,成為說不出口的“愛”。

如何有效地表達自己的關心?

被人關心的感覺真好啊

看到這裡,相信你已經清楚,那個在你面前總是很彆扭的人,可能並不是對你不滿;那個只會讓你“多喝熱水”的男人,可能並不是不愛你……

只是他們內在自我對情感的需求,從來沒有被滿足過,所以他也不太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用內心的真情實感與他人鏈接。

如果你生活中遇見了這樣一個人,該怎麼辦呢?

除了覺得有點苦悶之外,你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式:

被人關心的感覺真好啊

首先,你可以幫助他識別自己的情緒。

如果你看到朋友悶悶不樂,你可以嘗試告訴他:“你看上去很不開心,很沮喪,你願意和我分享一下,你發生了什麼事情嗎”……

當你嘗試用“不開心”、“沮喪”這樣的詞彙去描繪他的狀態時,他就能夠通過你的描述來識別自己的感受,同時跟自己的感受產生新的鏈接,久而久之,他就學會認識自己的感受和情緒了。

被人關心的感覺真好啊

其次,你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而非情緒。

就像我的朋友小慧一樣,遇見一個有情感表達障礙的男朋友,她會覺得很鬱悶,因為她無法體驗到對方的愛意。

這時候,很多人會習慣在交往中表達自己的很多情緒,比如憤怒、比如委屈等,這些情緒狀態實際上都伴隨著攻擊和指責,而這隻會讓對方感受到更加不安,並且更加不會表達感受。

正確的做法是,應該和對方表達自己的感受。比方說你可以告訴對方,“親愛的,如果你能夠多說幾次你喜歡我,我會很開心,否則的話,我會感到很難過,因為我不知道你到底是不是喜歡我”。

這種不帶攻擊性的表達感受,會讓對方感受到接納,也會促使他與你完成新的鏈接。

被人關心的感覺真好啊

此外,在互動中體驗情感的流動

有很多活動,其實都能喚起很充沛的情感和感受,比如電影、話劇、歌劇等諸多藝術活動,你可以帶對方多參加類似這樣的活動,並在活動之後,和對方探討彼此的感受,這個過程,也有助於對方學習和感受自己的情感。

王小波在給李銀河的情書中寫過:“我把我的整個靈魂都給你,連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氣、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種壞毛病。它真討厭,只有一點好,愛你”。

眼下的這個人,可能就像王小波的那顆靈魂,那些在你眼裡的小別扭,都是他說不出口的喜歡。

···

專欄作者,心理諮詢師。追求有用的反雞湯主義者,擁有積極態度的悲觀主義者。個人微信公眾號:拉姐(ID:byjzlaji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