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春秋戰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思想大解放,此後再無百家爭鳴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對春秋戰國時期人文思想最形象的比喻。自春秋戰國後,從此歷史上再無思想如此繁榮之景象。春秋戰國時孔聖人所創的儒家思想、老子所創的道家思想、墨子的兼愛非攻等等都得以流芳百世,傳承至今。但在春秋戰國之後,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再也沒有出現過這種盛況。

春秋戰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思想大解放,此後再無百家爭鳴

在春秋戰國長達五百年的戰亂中,各階級知識分子思想大解放,出現了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之間的爭芳鬥豔局面,所謂的“百花爭鳴,百家齊放”。在各個流派中一流的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家、兵家等等。孔子主張仁愛,講“中庸之道”;孟子認為人性本善,需向善疾惡,明辨是非;老子主張無為而治,“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墨子則主張自食其力,按勞分配;荀子主張長幼有差,輕重有別。這些各不相同的人文思想,為後來整個封建時期的文化奠定了基礎,也對整個中國歷史的思想、文化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春秋戰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思想大解放,此後再無百家爭鳴

在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得到了發展,生產力的發展給人文思想提供了基礎的物質保證,這是當時最基礎的條件。能出現如此盛況主要得益於當時時代的大環境,在當時各路諸侯割據的情況下,為了使自己能夠生存,能夠富國強兵,各國紛紛主張變革,競相禮賢下士,重用人才,也導致了在各國私學興起,教育的普及培養了大量的人才。

春秋戰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思想大解放,此後再無百家爭鳴

但是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當時處於分裂狀態,沒有一個強權是能夠統一全國的,所以就造成了各家思想可以不顧上層政府的壓力而盡情的宣揚自己的學術及效果,從而也間接的推動了各個傳統自然學科的發展,例如各個流派的代表人物醫學的扁鵲、法家的商鞅韓非子、縱橫的蘇秦張儀、兵家的孫武孫臏、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莊子等。

春秋戰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思想大解放,此後再無百家爭鳴

從深層次來講,這種現象也是當時社會統治階級的不同政治需求,不同價值取向所決定的。在之後秦滅六國實現統一,中國從此進入了中央集權制度,所有權力都歸上層皇帝所有,也就不需要這種情況的再次發生了,因為皇帝是不允許有不同意他統治的思想存在的。例如秦始皇統一後重用法家,焚書坑儒;漢武帝時罷黜百家、明清的文字獄等,都相繼說明了這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