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張邦昌建立“偽楚”的全過程

張邦昌是永靜軍東光張家灣(今河北東光縣大龍灣)人,張氏家族是當地的名門望族,但是張邦昌的家境卻不是太好。他從小性格放蕩,喜歡和地痞流氓結交。父親害怕他惹出事端,便把他送進私塾學習。

15歲那年,張邦昌參加縣試時考上了生員(秀才)。20歲那年,參加禮部舉行的省試時考上了進士。從此,張邦昌踏入了官場。

儘管張邦昌沒多少真才實學,但是一筆好字也讓他在當時贏得了不少的讚譽,再加上極其善於阿諛奉承,因此一踏入官場便官運亨通。不久後,他就做上了大司成。後來因為訓導失職,被貶為提舉崇福宮,管轄光、汝二州。

政和末年,由洪州的知州升遷為禮部侍郎。不到十年的時間便由一個無權無勢的地方官升遷為權傾一時的朝廷大員,這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

在朝廷為官期間,他不惜一切手段討好自己的上司。有一次,他的頂頭上司、丞相李綱的老母過生日,張邦昌除了精心準備一份厚禮之外,還全程參與組織策劃,跑前跑後,忙得不亦樂乎,當時的人諷刺說李綱的老母是其“二母”。

為了討宋徽宗的歡心,他上奏宋徽宗說:“陛下,自崇寧以來,天下祥瑞之物屢見不鮮,宜取其大瑞增制旗物。”宋徽宗本是個只知盡情享樂的昏君,聽了張邦昌的上奏,非常高興,便表示同意。張邦昌也因此於宣和元年(1119年)升遷為尚書右丞,接著轉為尚書左丞,很快又遷至中書侍郎一職。及至宋欽宗即位時,張邦昌被拜為少宰即副宰相職,成為朝廷中權傾內外的人物。

1126年,金軍大舉進攻北宋,宋徽宗慌慌張張把帝位傳給太子趙恆,自己逃往江南。宋欽宗在風雨飄搖中登上皇帝的寶座,朝堂上下殺敵保國的呼聲是一浪高過一浪。在朝臣們的強烈呼籲下,宋欽宗任用主戰派領袖李綱守禦京城,任命張邦昌為少宰,並宣佈御駕親征。宋朝軍民同仇敵愾,眾志成城。

金兵見一時不能得逞,派使臣議和。執政大臣李邦彥、張邦昌等人貪生怕死,力勸欽宗答應這些屈辱的條件。欽宗聽信了張邦昌的讒言,派康王趙構和張邦昌為人質入金求和。當年二月,北宋大將姚平仲打算率兵偷襲金營,生擒金兵統領宗望。不料,消息洩露,宋軍大敗。

這一下可惹惱了宗望,他提審康王和張邦昌,怒責宋方“背信棄義”違反和約,張邦昌以為必死無疑,手足無措,痛哭流涕,連說夜襲絕非朝廷本意。宗望覺得這個軟骨頭日後尚可為金人所用,就饒過了他。

此後宋欽宗送肅王趙樞為人質換回康王和張邦昌,回到宋營後,欽宗以為張邦昌辯白有功,加官太宰兼門下侍郎,並親簽了割三鎮協議,又任命張邦昌為河北路割地使,罷免了李綱。從此張邦昌取代李綱成為朝廷的宰相,權傾一時。

欽宗的屈辱投降之策激怒了眾多的愛國之士。太學生陳東率太學諸生在宣德門下伏闕上書,要求復李綱之職,數萬人群起而應。欽宗在無可奈何中又恢復李綱的職務。金人忌憚李綱的智勇又顧慮耽擱日久宋軍援兵到來,就撤兵北歸。

金兵撒走後,欽宗以為從此天下太平,徽宗也回到了東京,他們二人又過起了花天酒地的生活。好景不長,金國宗翰又開始率領大軍進犯中原,宋朝再度陷入危機。主戰派為阻止欽宗再續割地議和之議,紛紛上書指責張邦昌通敵,乃社稷之賊。欽宗只得貶張邦昌為觀文殿大學土、中太一宮使,停止割地之議。

但是那年冬天,京城被全面攻陷。金兵將東京洗劫一空,又乘勝俘虜了二位皇帝。金人因勞軍遠政,力量有限,又怕宋軍民不服,故而不敢直接實施吞併,他們認為張邦昌容易控制,因此要求北宋降臣們遞呈勸進表,擁戴張邦昌為帝。

一些善於看風使蛇的人為保全性命,在早已寫好的勸進表上籤了名。金人認為這一番鋪墊可以告一段落,於是在靖康二年二月向張邦昌宣讀冊文:“太宰張邦昌,天毓疏通,神姿睿哲,處位著忠良之譽,居家聞孝友之名,實天命之有歸,乃人情之所徯,擇其賢者,非子而誰?是用冊命爾為皇帝,國號大楚,都於金陵。自黃河以外,除西夏封圻,疆場仍舊。世輔王室,永作藩臣。”

但是張邦昌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一再推諉。於是金人放出狠話,如果到初七張邦昌還是不肯當皇帝,或者是城中的官吏軍民不擁戴他做皇帝,那麼就先殺大臣,再縱兵血洗汴京城。事到如此,百官紛紛來拜請張邦昌早日即位,以免除殺身之禍。

到了初七,統制官宣贊、舍人吳革起事反抗,當即遭到金人的鎮壓。張邦昌見局面已臨近不可收拾,遂決心乘機登基即皇帝位。

張邦昌建立“偽楚”的全過程

張邦昌

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初一,張邦昌入城。文武百官數千人,士庶百姓上萬人都擠在城門口等著看他。為了掩人耳日,他自尚書省慟哭上馬,至闕庭又慟哭,及幕次更帝服,少頃,北面再拜謝恩。金使跪進冊命國璽,再拜謝。接著宣佈“大楚”王朝建立,就這樣,偽楚皇帝張邦昌登上了歷史的舞臺,成為一名不折不扣的漢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