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三個核心邏輯!新消費創業只要抓住了,處處都是風口!

由清科集團、投資界、新芽主辦的2018中國創業武林大會於2018年9月18-20日在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會上,有好東西創始人CEO陳郢、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執行總經理劉綱、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吃個湯創始人兼CEO詹楚烽、在樓下創始人兼CEO張贏圍繞《新零售新消費物種的未來機會》進行了深入探討,由德同資本合夥人陸宏宇主持,以下為對話實錄

新消費的“人、貨、場”,到底哪兒變了?

德同資本 陸宏宇:今天講一下消費升級,這個話題其實也是最近的一個焦點話題,前幾天碰到一些媒體朋友,我說消費升級他們都在說消費降級,拼多多、趣頭條,昨天聽到了一個叫拼趣蔚,還有蔚來汽車,他們都在講消費降級。後來我說咱們就叫新消費,不管是升級還是降級都是新,今天著重聊一聊,在新環境、新時代情況下目前的新消費投資和創業所看到的一些觀點以及一些現象。

既然講到新消費,無外乎人、貨、場。可能在未來還要加一個金,就是金融,人、貨、場未來都是和金融相結合的。我們可以先談一談人、貨、場,首先請每一位嘉賓談一談:你認為什麼樣的“人”是新消費的人,什麼樣的“場”是新消費的場。

有好東西 陳郢:新消費在我看來在,人、貨、場層面有兩個重要的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交易場所。從傳統意義上講,可能線上有電商,線下有各種各樣的門店,到現在逐步圍繞社交的場景開發新的場所,包括之前微店的嘗試,微商的嘗試,最近拼多多的嘗試,以及偏社交類的嘗試。

第二個變化是人群,不能說發生了變化,但確實有拓展。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框進了可以在移動和社交的領域裡面可以做消費的人,這些人之前並不在電商上做消費。

所以我覺得機會也主要是這兩大塊機會:一個是本身的銷售和組織形式的變化,第二個是消費人群的下沉和擴展。

深創投 劉綱:我們對於新消費的理解,第一是需求端的驅動:新生代的成長,老生代對消費需求也有品質上的變化。

第二是由於技術的驅動,導致我們的支付手段、渠道、終端、供應鏈、物流,全部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變得更加便利,更加及時,更加智能化,因此也整個徹底改變了我們消費的心態。其實,消費的每一個環節和維度都在發生變化,概括起來就是“新消費”。

梅花創投 吳世春:新消費並不是新生事物,它就是在科技的驅動下、在社會的基礎設施發生很大改變情況下,帶來了更好的體驗,更快的速度,更高性價比的消費體驗。

很多人都說“新消費是個框,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裝”。不管是線上的、線下的、新品牌、新模式都可以往新消費框裡面裝。我覺得這裡面最關鍵的是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體驗經濟才是新消費關鍵性的指標。比如我們投一些新消費項目的話,就看用戶的復購率、用戶的推薦率、客單價、用戶滿意度,這才是新消費裡面比較關鍵的指標。

吃個湯 詹楚烽:我其實和吳總是一樣的想法。我們是做吃的,能不能給用戶帶來一個更好的體驗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如何送到用戶手上是熱乎乎的湯,這是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就是餐飲裡面標準化的問題,我們如何通過經營的積累,數據的積累,包括供應鏈整個的打造,始終給用戶提供一個穩定、安全、美味、健康的產品,我認為這就是我們的新消費。

最近很多人也在談消費降級,其實我也在思考,我剛開始聽到消費升級的時候,認為消費升級好像就是把價格拉上去。其實慢慢我們發現,其實消費升級是你如何去升級企業的經營效率,你如何去升級你想給到用戶的體驗,甚至更多元化的體驗。因為現在用戶不單單只是想要喝到你的湯,他還想多瞭解一些東西,想要更多的體驗,這個是我們對新消費的一些理解。

在樓下 張贏:首先,所謂的消費降級我不認為存在,我認為一定是消費升級,不管你吃的是什麼,你現在對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了:你希望你的外賣三十分鐘能到,你希望你的東西是越新鮮越好,你希望買到的水果、蔬菜、肉,上面有貨源地,可以追溯,你希望挑選東西的時候花的時間更少,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我對新零售的理解是什麼呢?新零售是為成本和效率服務的,比拼到最後就是比成本和效率。新零售也就是六個字,隨時、隨地、隨意。消費者的需求是越來越多的,我們認為只有你隨時隨地隨意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技術、模式、品牌、場景,掘金各有法寶

德同資本 陸宏宇:剛才我們簡單地先把概念框了一下,後面我想請幾位嘉賓結合自己的工作,談一談所看到的新消費的趨勢,或者是有沒有什麼樣的風口,或者您最看好的未來一年或者兩年之內,有哪些細分的消費領域會很快跑出來。

深創投 劉綱:由於技術和模式的深刻變化,導致我們才出現現在的所謂新消費。

比如說我們要多快好省的把湯送到消費者手中,隨時隨地隨意,怎麼才能做到呢?如果自己開著專車去送成本很高,行,由於有我們的軟件平臺、共享平臺,這就可以最高性價比的把就近的快遞員,和你的產品生產商以及和消費者連接起來,本質上首先是一個技術,由於有一個共享的平臺技術,同時再設立一個模式,從而來實現。所以我們看到在新消費整個的環節裡面,都是由於技術和模式來驅動的。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需求端,需求的演變導致了整個產業和新消費產業都在發生變化。在人工智能時代,AI會取代和替代很多東西,但是唯有消費是很難替代的,因為消費是和人息息相關的,所有的智能都是為人服務的。

當然了,我也看到一些特色,我們發現過去正餐的東西,現在被一些特別垂直細分的新餐飲所替代。比如湯、比如果汁,在一個領域裡做到極致。

所以未來五到十年整個的消費領域會發生很大的改變,這個部分是中國在引領全球。為什麼?因為中國的移動互聯網非常發達,手機太多了,中國的人口特別多,快遞小哥也特別多。這些變化使我們面臨一個最大的所謂新消費的風口。

梅花創投 吳世春:從二線城市一直到五六線的小縣城,慢慢都開始趨同化,可能在一線城市出現的消費品牌也會慢慢的下沉。中國每個領域都在發生著消費升級,。但對投資來說,並不是每一個領域的消費升級都能有很好的投資回報,我覺得那種能夠品牌化、能夠標準化、能夠有很強復購的產品和服務,才有這樣的機會。

消費領域的風口是很分散的,那些媒體吹捧出來的風口,反而很容易一陣風散去。像去年無人貨架,很快就以一地雞毛收場。我們抓住新零售也好,消費升級也好,都是在細分領域可以提供完整的供應鏈、能夠真正用技術解決成本,替代原有服務的能力,最後形成一個品牌,形成一個很強的市場競爭力。我們希望看這樣的機會。

吃個湯 詹楚烽:我認為企業要去建立有競爭力的毛利,要通過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效率創新,去建立你具有一個競爭力毛利的產品,反過頭來你的底層邏輯就是為用戶創造價值。

剛才大家談到消費升級,其實我想談場景的升級。我們是做湯的,大家知道女性通常都有那麼幾天,男朋友在關心女朋友的時候,通常只會說一句多喝水。自從有了吃個湯產品之後,由於湯的底層情感邏輯很好,這時候他不用再叫她多喝水了,直接給她點一份吃個湯送過去,女朋友覺得非常暖心。

過往大家去醫院看望朋友或親人的時候,會送上花,送上水果。其實在很多醫院,經常就很多朋友拍照片給我,很多人提著吃個湯去醫院。這就是我們收穫的場景。

另外就是我們整個生產工藝和技術的改進。我認為你紮紮實實做好產品,在產品上你比別人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在經營過程當中升級你的場景、挖掘你的場景。

在樓下 張贏:還是六個字,隨時隨地隨意。

第一,大家對時間的需求是越來越迫切的。當時愛鮮鋒送水果三十分鐘到家的時候,用戶體驗很好。現在盒馬、永輝、美團、餓了麼都是三十分鐘到家,而且大家都是在分鐘級別競爭。

第二,對於商品的質量越來越挑剔了。大家對於貨架期、溯源、人貨分離,是非常在乎的。為什麼我們推出的解決方案是社群生鮮便利櫃,是因為一定不能讓人摸到商品,以便降低損耗和汙染。

第三我認為是消費者環保意識,這點大家可能知道,快遞行業實際上對於環境的汙染非常嚴重,我們買一條魚,裡面有冰袋、泡沫箱、紙箱、塑料袋,汙染很嚴重。我們更希望能夠回到十年前,二十年前,我們回家的時候看看路邊有滷味攤,水果攤,掏出錢買了放到塑料袋裡面拿回家,對於環境的汙染是最少的。

第四就是超過你的預期,十五分鐘之內絕對會搞定,不會在三十分鐘和一個小時之間糾結。

多從消費者的角度想問題、解決問題,給他們驚喜,給他們方便,給他們更人文,更社會一些,會讓我們的事業越做越大。

有好東西 陳郢:在兩年前決定做有好東西這個事的時候,挑了很有挑戰的一個命題,我們都說零售是四個字多快好省,做多,做快,做省的都很多,做好的很少,原因是“好”這個字很主觀。怎麼去破這個題呢,我們最後總結,如果消費者能獲取超出他預期的顯性體驗就是好,這裡邊有幾個詞:一個是超出預期,第二個是顯性體驗。

在電商大的模型裡面,去體會顯性體驗很難。有人戲稱電商就是賣圖片的,因為我真正看到商品之前只能看到圖片,還有PS,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這樣我們就理解了為什麼在傳統的電商裡面,大家最大的顯性體驗都是便宜。因為小白用戶能看到的唯一的東西就是便宜。

我們覺得好這個東西最終不僅僅是價格,而是每個人最適合的性價比的結合。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同時做了兩件事情:

第一是我們真的要做好的東西,所以我們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人力在上游供應鏈;

第二是我們要讓消費者知道這個事情,知道這個事情需要一定程度的深度信息,而這個深度信息放在一個B2C網站上沒有人看,這個時候就想到用社群的力量。因為我相信這個人,或者對這個場景有安全感,我會下第一單

三個核心邏輯!新消費創業只要抓住了,處處都是風口!

下了第一單之後,如果這個東西確實給了我超出預期的顯性體驗,我可能就會更加信任這個平臺,信任這個社群,以及信任有好東西這個品牌。

消費者有一個痛點是要找便宜的能找到,但要找一個自己覺得挺適合的好東西挺難,這是我們解決的一個方法。

新零售、消費升級,這裡處處是風口!

德同資本 陸宏宇:最後一個問題,您認為未來兩年到三年,還有什麼新的零售,比如新零售是不是可以和哪些行業結合,哪些行業會爆發出更多的新零售的機會?

三個核心邏輯!新消費創業只要抓住了,處處都是風口!


梅花創投 吳世春:我覺得運動這個領域,相比生鮮食品,它的滿足度比較高,整個體驗會更完整,所以類似這種服務類的消費升級,也是一個很看好的方向。

吃個湯 詹楚烽:我個人認為消費升級未來的機會,有一個詞特別重要就是融合。大家都在談線上線下的融合,其實現在行業都在融合,甚至在重構,我覺得融合在當中可以衍生很多的東西。

在樓下 張贏:我覺得風口無處不在,其實當你們要追的時候,風口基本已經結束。主要還是看兩個趨勢,第一個趨勢是城市的冷鏈系統在不斷地完成,冷鏈成本會不斷地下降;第二個是各個企業都在加強數據化的能力,我指的數據化能力,第一個是庫存的數據化,第二個是對用戶的數據化。庫存的數據化在O2O時期就已經把小店搬上網,用戶的數據化什麼意思呢?就是會員體系,就是不斷地觸達用戶的方式。

還有AI,數據的功能是非常強大的。哪些領域這幾個趨勢應用得更好,對這個行業改善更深刻,這就是所謂的風口。

有好東西 陳郢:我覺得傳統的電商會跟三個東西進行融合,一個是跟社交的融合,這個其實已經在發生了;第二個是跟線下的融合,這個是對場景的補充;第三是和服務的融合,把一個商品銷售變成一個對服務的銷售。這三個事情已經在發生,而且會繼續深化。下一個階段的模型應該是一個複合性的模型,一定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加上社交、線上和服務的成分。

這三個融合的趨勢還會帶來另外一個特點:讓傳統電商的商家和供應鏈離用戶更近,而離用戶越近,對你本身的供應鏈和選品邏輯也會發生深度的變化,也就是說這三個邏輯都會帶來整體的C2B模型的進一步深化。

三個核心邏輯!新消費創業只要抓住了,處處都是風口!


深創投 劉綱:技術在發展,人群在變化,人均GDP八千美元之後,大家面臨的不是溫飽問題,而是品質生活問題,這就迎來一個好的時代。

還有一點,5G最終的改變是什麼呢?5G最終讓每一個人的終端變成了無所不能,最後你只要有一部手機什麼事情都能解決,包括服務。因為大數據、人工智能,已經不受帶寬所影響了,所以我認為5G的時代,基本上是隨時隨地隨意,能夠實現你的消費需求,這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

最後做一個總結。每次低潮的時候總有人說這是一個最艱難的時刻,但每次總有人會站出來說,這也是最好的一個時刻。我認為如果現在創業的話,獲客成本相比兩年前有很好的改善,融資遇到的困難就會更大一些。事在人為,只要創業者和投資人一起努力,新消費行業未來幾年還是會迎來一個新的里程碑和一個新的發展。在此,作為結語,祝各位投資人賺錢,祝各位創始人能夠事業蒸蒸日上,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