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我們為什麼要吃苦?為了想說不的時候就說不!

一箇中國女人,58歲了,一直單身,幾度失業,得過抑鬱症……這看上去簡直是悲慘世界了吧?

但她是惠英紅,去年包攬了香港金像獎和臺灣金馬獎兩項影后。剛剛登上《T Magazine》中國版封面,還能大笑著放話:你們要的,我都能給。

她當然能,她是紅姐。紅過十年,然後失業了十年,收拾好自己、戰勝了抑鬱,作為新人在中年時再度出發,於這一個十年登上許多女演員無法望其項背的職業頂峰;她年近60歲,依然單身,被媒體問及原因,她笑著說,還在懷念少女時於碼頭賣口香糖偶遇的那個美國大兵,一直想到40歲,都等著那個水兵回來找她、對她求婚——這是一種幾乎發痴的天真。但因為她是紅姐,在黑暗中搏過命,一手掙得了光明,於是她有能力守護自己認為重要的一切,包括這女童般的天真。


我們為什麼要吃苦?為了想說不的時候就說不!



今時今日的惠英紅,根本毋需求得任何人的理解,也不需要假裝可愛、或者放下身段自貶來博得好感或憐惜。她做任何決定的出發點,都只是要令自己自在、快樂——這就是底氣。

有了底氣,才能接受自己所有的一切。因為有能力承擔後果,因為一切都是自己奮鬥得來,不會憑空消失,才有資格不看任何人臉色:沒錯,我就是不想化妝、不願意結婚、不混小團體、不伺候傻逼……至於那些不相干人的品頭論足,只送伊一句話:管好你自己。

不然我們累得那麼生不如死、拼得讓父母都心疼得淚如雨下是為了什麼?就為了一件事啊:想說不的時候可以說不!所有努力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把一切的選擇權都牢牢抓在自己手裡。對世界不偏不倚,對人生不懼不驚。


無獨有偶,如果惠英紅在60歲登上頂級大刊封面,展示的是成熟且成功女性的底氣;那麼,最近在微博微信天天刷屏、由SK-II邀請瑪格南圖片社為六位女明星拍攝的裸肌照片,展示的,則是年輕且努力女性的底氣。

我們為什麼要吃苦?為了想說不的時候就說不!


眾所周知,女明星大概是最緊張外形的那群人。對普通女性來說,美是加分;對女明星來說,美是保命。要讓很多女明星來選,真正的裸肌並不比裸體容易。

這幾個女明星願意讓攝影大師這麼拍,一方面當然是因為她們兼具青春無敵與保養得宜,裸肌也自有一段天然美;然而最重要的,是她們大大方方展示了女人有了底氣以後的樣子——不那麼完美也沒關係,我自己覺得美啊!奮鬥到這個份兒上,就算不完美的美,也已經有了獨有的風格、輝煌的烙印、才不會因為一條皺紋、或者拍照沒找對角度就被輕易摧毀。微微一個表情,已經好像有千言萬語從眉梢眼角跑出來,讓你覺得被打動。

真好,我們對於女明星的期待終於可以漸漸變得不一樣。


我們為什麼要吃苦?為了想說不的時候就說不!



就像春夏能夠坦然在微博裡說:“變成了不好看的人,說出了糟糕的話,被看見狼狽的樣子,都沒關係,只要我能在自己的選擇裡生活,哪怕原地打轉也是自在的困境。”——其他女演員也許奮鬥十幾年、幾十年才能登頂影后,23歲的春夏第一次演電影就破天荒拿了香港金像獎影后,但並非因為她是老天爺的親閨女。

恰恰相反,春夏從未一帆風順過,她的表演沒有經過科班訓練,沒有師長伸出援手,她小小年紀離開家去大城市,像每一個沒有背景的年輕人一樣懷揣夢想卻無門可入,不停做著各種看上去徒勞的嘗試,始終竭盡全力抓住每一個機會,終於從一點點的縫隙裡,暴烈地開出了大蓬大蓬的花朵。

她可以是《踏血尋梅》裡絕望不安渴望死亡解脫的底層少女,也可以是偶像劇裡賤格滿滿的第三者,能在鏡頭下生動演繹任何故事的女人,根本不在乎化不化妝。她不是一張典型的美麗面孔,在她的描述中你甚至會覺得她遇事態度強硬,攻擊性很強。然而面對這樣一個拼盡全力為自己贏得底氣、終於能夠滿不在乎直言“以前討厭我的人還是討厭我,但大家都是有骨氣的人,互相討厭也沒關係。”的姑娘,卻忍不住欣賞,並且,充滿敬意。

看著鏡頭下春夏靈氣四溢、倔強又敏感的面孔,真的要承認,底氣是女人、乃至每個人最好的護膚品。拼皮囊容易拼得走火入魔,拼專業才能把人生萃煉成金。

是啊,做自己這件事,現在這麼時髦,簡直已經變成誰都可以隨便灌的雞湯,怎麼說都政治正確。

然而每次碰到高喊著要“做自己”、但總能把事情幹得七零八落、一心只想走捷徑、遇到困境就甩鍋的那些人,我就真的很想搖醒對方:你哪兒的底氣?憑什麼你什麼都不用做就能做自己?

不管你內心深處最強烈、最本能的熱望是什麼,不論你放棄了什麼,付出了什麼,選擇了哪條路去做自己,做到最後也仍然要面對兩種結果啊——做得稀爛的自己,叫散漫放縱;做出底氣的自己,才叫我行我素!

做自己不是清新民謠或者老炮搖滾,唱得好聽就行了;也根本不是詩和遠方、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恰恰相反,這件事一點兒都不浪漫,一點兒都不瀟灑,真正能夠做到我行我素的人,皆是曾經的全力以赴、負重前行,是走過的每一步路途、每一種受傷、每一次堅強,給了她底氣。


我們為什麼要吃苦?為了想說不的時候就說不!


底氣不是來自狂妄,如同一種能力,需要我們每個人一步步習得——

獲得底氣的第一步,是好好愛惜自己的青春。一個人的美,是沒有標準的,但一個人,有沒有好好對待自己,卻是一目瞭然。時間、精力、金錢,持續地投入,不僅用於維護外形的青春延續,更是為了維護內心那一點青春之氣:不露倦態、生機勃勃,永遠充滿好奇心。

第二步,要用一生來磨礪自己的專長。做人的底氣,說白了,就是自己有不可替代性。當一件事只有你會做、或者,只有你能做好的時候,你當然就擁有了絕對的選擇權,想說不就說不。但,磨練專長,絕對是人生苦旅,你要為此時常把自己關在所有熱鬧之外,深刻感受孤獨、失語、不存在感。然後你才能獲得達成目標所要求的專注,在無數次的練習中學會舉重若輕、信手拈來的藝術,以及無論遇到誰也能說離開就離開的坦然。

底氣,更加來自於我們會為了熱愛而拼命。這種毫無保留地全情投入,是給我們自己的無悔:我已經竭盡所能做到最好,我所得到的,都是心安理得受之無愧。有時我們迷戀《黑天鵝》、《摯愛梵高》這樣的電影,並不只是好奇自己這輩子都無法進入的領域,是那種投入到極致、乃至瘋狂,所迸發出的純粹和光芒,才令我們暗暗嚮往。任何極致的美,都來自於極致的拼。

日常相處,遵循社交禮儀,會讓生活更容易;但關於原則和你真正要做的事,別管其他人喜不喜歡。當你堅持自己的觀點,並且深入去做一件事,總會有人不喜歡。並且,放棄也不會讓你更受喜歡,反而腹背受敵,唯一的解決方案,是繼續做,直到做好——然後,討厭你的人會更加討厭。但這有什麼關係?有人把最寶貴的注意力投給了你,你收下就好。你的人生裡,又多了一個忠實觀眾而已。


我們為什麼要吃苦?為了想說不的時候就說不!


我行我素,從來不是成功學,也並不是放棄、逃避的理由。實際上,在人群中保有個性和獨立主張,並且堅持下去,所要承受的代價、所要付出的努力,比想象中要多得多。

它始終,是我們對自我的認知,以及為了達成這種認知,所需要吃下的苦。

做足這一切,我們才有底氣站在人群中,對任何人的指手畫腳淡然一笑 :

你不喜歡嗎?真是抱歉,但我喜歡。

我們為什麼要吃苦?為了想說不的時候就說不!


願你活出底氣,對抗世間油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