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大語文學習:魚類的自衛武器

動物總是通過自身的防衛系統來確保自己的生存空間免受侵犯。在人們的印象中,似乎只有蛇才以分泌毒素作為自衛的方式,其實不然,有不少魚也有這種分泌毒汁進行自衛的本事。有一種生活在南洋群島海域的毒疣魚,它的自衛武器是長在背鰭基部上的毒腺,遇到外來攻擊時,毒疣魚的背鰭立即進入“一級戰備狀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鰭骨刺入來犯者身體的同時,把毒液注入了傷口,由此造成的刺激使受傷者痛苦不堪,甚至致命。

黑海里有一種叫魟的毒魚(又叫黃貂魚),它的自衛武器是長在尾部的一條尖齒狀的針刺,能分泌毒汁的細小毒腺大量分佈在針刺周圍,一旦有人不留神冒犯了它,它就會迅速作出自衛反應,用針刺和毒汁令“冒犯者”流血不止、疼痛難忍。

箭魚是一種身長達4米的大塊頭魚種。它那十分突出而狹長的上頜,尖端溜尖銳利,簡直就是一支無堅不摧的長箭。它在魚群中橫衝直撞,以至於它的長箭(上頜)誤傷了不少魚蝦,甚至某些木船的船舷和船底也在箭魚的衝擊之下,弄得破損不堪。更有甚者,一種名叫鋸鰩的魚,身長6米,它的上頜竟有長達2米的鋸齒突起物,也是一種銳利的武器。或許,箭魚和鋸鰩的身體武器不僅權限於自衛防身,在很多時候,它們也是主動攻擊和獵取動物的強力武器。

大語文學習:魚類的自衛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