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网络幸存者

黄牧宇:

有篇文章(《为什么男生不打阳伞》)介绍了一个名为“说服我”(Change My View)的网络社区。

社区的创立缘于创始人卡尔对网络语言暴力的反思。该社区的目的就是让别人来说服自己。发帖的标题和内容必须是自己的某个观点,由回复人来挑战、与自己辩论,看能否让自己改变观点。

该社区被许多网友认为是互联网上最文明的社区之一,卡尔成功治理的要点有二:

第一,制定规则。卡尔用了5年的时间同用户一道仲裁了六千词的细则条款,以此来定义“文明”。所有用户在此规则下行事,且规则本身也可以仲裁。

第二,卡尔革新了奖惩机制,鼓励用户提供有价值的问答:若题主自认被说服或赞赏某一回答,可授予说服人奖励。采用“正强化”策略而不是一味惩罚不文明行为,调动了用户严肃问答、理性问答的积极性。

卡尔的实践证明了,在网络空间,严格周密的规则不仅可以遏止暴力,也可以催生出文明。另外,当人们心怀被他人认可的期待时,他们就会更加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发言。

看似是一系列精巧的设计造就了这个文明的社区,但我们的判断是否陷入了逻辑偏差?正如埃隆·马斯克对该社区的评价:“最该被说服的人,往往最不可能点开它。”换句话说,那些不认同社区价值的网民早已自觉回避了。

我的疑问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如何消除网络语言暴力?以及,卡尔的“说服我”网络乌托邦社区模式有没有在全网推广的可能?


幸存者偏差与社会理性的敌人

杜骏飞

你的问题很好,你的思考也很有条理。不过,我的回答可能会让你失望了。

对于思想实验而言,“应然”部分是永远正确的,但“实然”的部分则永远不确定。因为,人试图在非充分条件下做出一个简单判断时,“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是往往存在的。

这种偏差的原因是:一个人的判断,往往来自某种信息筛选的结果,而那筛选的过程,恰是判断者自我选择、自我强化的主因。

幸存者偏差在现实中屡见不鲜,每个人(是的,每个正常的人)在面对任何一个议题时,若非有意以科学态度待之,都会很自然地拿自己遇到的例子、个人的经验与好恶、当前接触到的资料作推论。

可惜,你所获取的信息,你所观察到的意见气候(opinion climate),甚至你的信息渠道,大都是被你的客观条件所层层过滤的“幸存者”。——这也就是所谓“死人不会说话”。

从这个意义上说,巴别塔(Tower of Babel )式人类工程的隳颓,非因语言的变乱,而是因视点的相互分散、思维的相互背离

《圣经》上说,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并且就此停工不造——“巴别”在希伯莱文中即“变乱”之意。基督教的一个核心悖论是,人类应仰望至善,但至善有时不容轻易接近的,如同上帝接受敬拜,但拒绝被亲近。

当我们试图构造网络乌托邦时,其目标类似于建立人类理性的巴别塔。而现实世界似乎也有其核心悖论:至善的人类社会是不容轻易实现的,如同理想接受敬仰,但拒绝被采撷。

自然,这种悖论的本质,并非是人类亲近上帝所带来的僭越,而是无数种“幸存者偏差”、“大数定律”、“自我预期”这类人类理性的盲区。

我不能对你所说的Change My View这类乌托邦网络社区抱有理论信心。不过,乌托邦社群里的微观体验想必很好,对于个人来说,如果能在梦幻般的认同中偏安一隅,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并且——我相信“人以群分”这种自然选择,是具有普遍性的,这也是世界在观念上终归于分裂的原因。

至于“如何消除网络语言暴力”这类具体问题,其答案也都很简明:在反对网络语言暴力的人群那里,才能真正消除网络语言暴力。

你也可以以这个句型作一系列推论:在富有思想理性的人群那里,才能真正拥有思想理性;在富有社会文明的人群那里,才能真正拥有社会文明;诸如此类。

这些人群即使不是教育的共同体,也至少应该是社会理念的共同体;而从技术上说,信息的对称、对话的伦理、议事规则的确定,也都是必要前提。

你很可能会问我:那么,一个人应该在理性上如何自我教育?如何应对“幸存者偏差”的挑战呢?

其实,最明显的办法就存在于同学们日常的课程中:

譬如,研究方法课上教你,双盲实验设计,科学抽样,全面客观的数据纪录,均可破除“幸存者偏差”。

又如,新闻采访课上教你,澄清一个事实,是需要多元求证、交叉质证的,不能听凭一面之词。我在《深度报道原理》中也说过,只有事实才能说明事实。你可以想见,无论你个人的情感力量有多强、或持有相反意见的他者群体规模有多大,都不能构成事实认定的关键。

此外,你们在公关课上学过罗伯特议事规则,在政治传播课上学过“国家—社会”对话,在社会心理学课上学过群体动力学,诸如此类,都是你们在网络上理性生存的思想武器。

看来,这也是“人为什么要学习理论”的答案。以今天的话题而论,这就是你受教育的意义。

对于整个人类而言,学会客观、全面的思考,发表科学、理性的言说,是一个永恒的习题。

即使对一个社群、一个阶层而言,也是如此。

至于一个单独的个人,譬如你我,能做到“兼听则明”、“理性表达”那是最好,如暂时做不到,那就不妨先闭嘴,看、听,保持冷静。

即使面对悠久的人类进化史,也请保持耐心。

网络幸存者

- E N D -

作者:杜骏飞,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杜课”(ID:Dknju20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