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史上最厲害的“帝王師”,憑9字決策幫朱元璋定江山

中國歷史上,建國的平民皇帝只有兩位,一位是劉邦,另一位是朱元璋,一個建立大漢,一個建立大明,其他大都是貴族出身。這二位平民皇帝中,劉邦還是一個泗水亭亭長,相當於現在鄉鎮裡管治安的派出所所長。

而朱元璋呢?則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皇帝,他出身貧寒家庭,年少時幫地主家放過牛,因饑荒和元廷苛捐雜稅父母雙亡,後來他出家當了和尚,又因兵荒馬亂,寺廟被毀,為了討口飯吃,25歲時朱元璋才加入安徽濠州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廷。

史上最厲害的“帝王師”,憑9字決策幫朱元璋定江山

▲朱元璋

憑藉過人的頭腦和膽識,朱元璋從一個小兵逐漸成為郭子興手下紅人,當上了起義軍的頭領,還娶了郭大帥的養女馬氏為妻,即與朱元璋患難與共、恩愛一生的馬皇后。

隨後,朱元璋帶領徐達、湯和等人離開濠州到定遠、滁州發展,依靠發小和心腹等小夥伴的支持,朱元璋很快發展出了一支兩萬人的軍隊。文臣武將裡包括常遇春、鄧愈、藍玉、馮勝、傅友德等明初武將,以及李善長、朱升、劉伯溫、宋濂等人。

正是這幫人,成了朱元璋建立大明的開國功臣。其中一位更是為建立大明立了頭功,被毛主席稱之為歷史上最厲害的“帝王師”,憑藉9字決策幫助朱元璋定下江山,有人甚至評論,他的功勞甚至在張良、諸葛亮、劉伯溫之上。

這人名叫:朱升

史上最厲害的“帝王師”,憑9字決策幫朱元璋定江山

▲朱升

在朱元璋攻打婺州(今浙江金華)後,經鄧愈介紹得知安徽休寧(今安徽休寧縣)有一位隱士,名叫朱升,此人博學多謀,如三國諸葛亮。

於是朱元璋前去拜訪,向朱升諮詢定奪天下的大計。朱升向朱元璋進諫了9字決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高築牆,是指攻城略地之後,必須要加強軍事防備,建立起自己的根據地;

廣積糧,是指發展農業,做好糧食儲備,從長計議;

緩稱王,是指要自藏鋒芒,不能急於稱王稱霸,以免樹敵過多。

史上最厲害的“帝王師”,憑9字決策幫朱元璋定江山

▲元末農民起義形式

這三條策略,是朱元璋打江山時一直堅守的一項決略,也正是有了這項策略,才讓朱元璋在元朝廷、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中央及地方割據勢力中立於不敗之地,最後打敗陳友諒、張士誠,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王朝。

朱升雖然在民間的知名度沒有劉伯溫高,但這條策略的影響卻十分深遠。

直到600年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面臨紛繁複雜的國際環境,毛主席順應時勢,參照朱升當時提出的這9字策略,略作修改變成“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這9字策略成為當時中國的戰略,中國正是憑藉這項國策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歲月。

史上最厲害的“帝王師”,憑9字決策幫朱元璋定江山

▲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

毛主席後來評價朱升,稱他為朱元璋成就帝業立了頭功,是歷史上最厲害的“帝王之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