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假如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們有選擇權,只有投奔這兩個朝代才能夠善終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朝代更迭頻繁,大凡新的王朝取代舊的王朝之時,亡國之君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好的下場,為避免反對者利用他們的影響力對新王朝製造麻煩,新的統治者十有八、九會幹掉這些亡國之君,特別是在隋唐時期、五代時期和明清交替之際,亡國之君結局淒涼,一杯毒酒就算是比較好的待遇了,即使如隋文帝這般歷史上名聲比較好的開明之君在對待禪位亡國的親外孫時也一樣毫不猶豫的幹掉。但歷史上還有兩個朝代對待歸降的亡國之君比較厚道,讓他們大多得以安享富貴,這兩個朝代是晉朝和宋朝。

假如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們有選擇權,只有投奔這兩個朝代才能夠善終

一:晉朝

晉朝的統治者司馬家雖然治國不怎麼樣,在他們統治期間甚至出現了五胡亂華這樣的悲慘事件,但司馬家對待三國的幾個亡國之君確實還是比較好的,這大概是學習的他們所替代的曹魏政權吧,當初曹丕代漢時就曾善待漢獻帝。所以在司馬家的治下,三國的三個亡國之君個個都得以善終。

假如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們有選擇權,只有投奔這兩個朝代才能夠善終

蜀漢劉禪:劉阿斗算是主動歸降,鄧艾殺到成都城下時兵力並不太多,在外圍還有姜維掌握的蜀軍主力隨時可以殺回來,可劉禪聰明,他知道在國家絕對實力落後的情況下,即使抵擋也不能長久,乾乾脆脆的請降,而司馬家也給了他應有的厚待。

假如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們有選擇權,只有投奔這兩個朝代才能夠善終

吳國孫皓:

相當殘暴的昏君、暴君,據說他喜歡剜掉"犯人"的眼睛,還喜歡用鋸子鋸掉"犯人"的頭,不但殘暴而且還好色,曾命令大臣們把自家的女兒送進宮讓他挑選,沒選上的才能回家,蓄養的後宮佳麗高達五千人。投降後司馬炎接見他時對他說:"這裡的座位已經為你準備許久",孫皓毫不猶豫的懟回去道:"我在南方也為陛下設了一個座",即使這樣司馬家還是封他爵位,讓他安享餘年,可見司馬家的胸襟真的是很寬廣。

假如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們有選擇權,只有投奔這兩個朝代才能夠善終

魏國曹奐:他和漢獻帝都可以說是歷代亡國之君裡面結局最好的,司馬炎不但封他為王,給予大量田產,還給他繼續使用天子旌旗的權力,享受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的待遇。甚至晉惠帝時他去世後,晉朝還給他追加諡號為"元皇帝",可謂是厚待之極。

假如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們有選擇權,只有投奔這兩個朝代才能夠善終

二:宋朝

宋朝誕生的時期諸國林立,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和繼任者趙光義用了幾十年才分別收服,老趙家也算是比較厚道,基本上都予以善待,給予大官做,特別的是允許這些亡國的皇室子弟的後人可以通過科考和恩萌進入官場為大宋朝效力,這些亡國之君的後代有點本事的也都逐漸融入到大宋朝的官場裡面。

假如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們有選擇權,只有投奔這兩個朝代才能夠善終

後周柴宗訓:柴宗訓死後,趙匡胤給他上諡號"恭皇帝",據說趙匡胤立有遺訓不得擅殺柴氏後人,即使有謀反大罪也不得公開行刑。宋仁宗和宋高宗時期,趙家都專門有尋訪柴氏後人並封為崇義公繼承柴家香火,這個爵位一直傳到南宋滅亡。

假如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們有選擇權,只有投奔這兩個朝代才能夠善終

南唐李煜:如果趙匡胤還活著,李煜即使有牢騷,估計也不會是後來的下場,趙光義幹掉李煜的動機也許是因為玩弄了歸降君主的老婆怕傳出去對名聲影響太大,而非怕他造反。李煜的幾個兄弟及其後人就都活得好好的。

假如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們有選擇權,只有投奔這兩個朝代才能夠善終

吳越錢弘俶:錢家做出的歸降宋朝的選擇讓錢家享受到無比榮華,納土歸宋後,終宋一朝錢家都得到趙家的信任和重用,大官得做,富貴依舊。

假如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們有選擇權,只有投奔這兩個朝代才能夠善終

後蜀孟昶:被俘後押到汴京,官拜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秦國公。死後追贈尚書令、楚王,諡號"恭孝"。他的幾個兒子繼續在宋朝為官,並沒有刻意看管他們,次子孟玄珏做為亡國的皇室子弟還被委派出去當過知州。

假如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們有選擇權,只有投奔這兩個朝代才能夠善終

南漢劉鋹:劉家也是屬於人神共憤的那種,他們家把所有的朝臣全部閹割當太監,認為這樣才能使臣下專心工作。降宋後也得到趙家善待,劉鋹死時宋太宗追封他為南越王,劉家的後人沒什麼本事,後來做的官都不大,還因為生活窘迫受到過宋真宗的資助。

假如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們有選擇權,只有投奔這兩個朝代才能夠善終

南平高繼衝:南平國是五代十國中十國裡疆域最小的割據政權,高繼衝歸宋後官拜武寧節度使,任內去世。

假如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們有選擇權,只有投奔這兩個朝代才能夠善終

北漢劉繼元:北漢是宋朝征服的國家裡面唯一的皇帝親征打下來的,宋太宗趙光義的武功績裡面也就這麼個獨苗了,劉繼元歸降後歷任右衛上將軍、保康軍節度使、彭城公等,死後被追封為中書令、彭城郡王。

假如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們有選擇權,只有投奔這兩個朝代才能夠善終

荊南周保權:這也是一個小的割據政權,勢力範圍在湖南一帶,很多人稱為"楚",其實他們沒有立國,宋朝建國時受過趙匡胤的封官,但還處於割據狀態。周保權是戰敗被俘,趙匡胤善待他,沒怎麼追究他,只是讓他居住在京城,還封他為右千牛衛上將軍,宋太宗時期,還委派他到幷州(今山西境內)當過知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