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博物館運營升級2.0版 全面進入文創時代?

博物館運營升級2.0版 全面進入文創時代?

近年,一系列政策法規密集出臺,鼓勵文博創意產業發展,對傳統文化優質 IP 資源覬覦已久的互聯網巨頭們,在完成遊戲、動漫、影視等行業的 IP 佈局後,終於把觸角伸到文博行業。

在國家政策支持和社會高度關注的背景下,各地博物館的文創開發從“萌萌噠”的衍生品向文博 IP 轉型。而展覽作為博物館與觀眾交流的重要平臺,也湧現出新的策展模式,博物館正在打破圍牆走向社會。

博物館運營升級2.0版 全面進入文創時代?

2018,博物館文創起點

當《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發佈後,92 家博物館成為首批全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單位,全國文博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工作推進會。這意味著,文化創意產業在政策和實踐層面正式成為博物館的“標配”,博物館運營全面進入文創時代。

博物館運營升級2.0版 全面進入文創時代?

以故宮博物院為例。2016 年 7 月 6 日,故宮博物院與騰訊合作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這是故宮又一次與互聯網公司親密接觸。故宮博物院通過開放一系列經典 IP,與“NEXTIDEA 騰訊創新大賽” 的兩項賽事“表情設計”和“遊戲創意”展開合作。作為騰訊與故宮長期合作的第一年,故宮此次開放的 IP 包括經典藏品《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又稱胤禛十二美人圖)、《韓熙載夜宴圖》(局部)、《海錯圖》(節選)、明朝皇帝畫像,以及故宮數字文創《皇帝的一天》APP、《故宮大冒險》動態漫畫中的卡通形象等。

“萌萌噠”的故宮,在通過社交平臺努力打造成“有溫度的紫禁城”。年近 600 歲的故宮終於走出深閨高閣,成為新一代“網紅”;明成祖朱棣戴著墨鏡說唱,用微信玩自拍,用 QQ 聯絡後宮和大臣,妃嬪們戴上 VR 眼鏡玩遊戲;豆瓣評分高達 9.4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則讓一群“貌似普通、身懷絕技”的故宮文物修復師被網友追捧為“故宮男神”。

博物館運營升級2.0版 全面進入文創時代?

對傳統文化優質 IP 資源覬覦已久的互聯網巨頭們,開始把觸角伸到文博行業,文博在近幾年成為“互聯網 +”的弄潮兒,在其後故宮博物院與騰訊戰略合作,雙方在社交平臺等領域深度挖掘故宮 IP 價值。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僅有天貓旗艦店,還攜手阿里巴巴將“文創中國”線下運營中心落戶上海自貿區, 平臺上線 400 個文物 IP。

打破壁壘的博物館策展

作為博物館與觀眾交流的重要平臺,從 2016年起,全國的博物館在策展思路上不斷嘗試,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嘗試引進西方策展方式,探索並實行 “展覽項目制”和具有中國國情的“策展人制度”。在新的策展機制帶動下,很多博物館都做出了面貌不同於以往的知名展覽,除首都博物館藉助熱點效應舉辦“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外,還有以不同層次的觀眾視角為切入點的“故宮洛陽牡丹展”和“故宮博物院牡丹題材文物展”,有以對比的角度探尋關聯性的“青銅的對話”,有在展陳方式上進行創新的“走進養心殿”等。

博物館運營升級2.0版 全面進入文創時代?

蘇州博物館服裝秀

河南博物院舉辦的中原陶瓷雙年展引發業內關注和討論,不僅因為它是當代藝術展覽,更重要的是它在策展人制度上的探索和突破。展覽通過黏土為主題,圍繞土壤和地球與個人和社會的關係展開,通過 500 多件作品展示製作陶瓷的生黏土和燒製黏土的材料特性,引發我們對自然環境、工業社會以及後工業社會景象和生態等問題的思索和探討,其中 60% 以上的作品是專門為本次展覽特定創作的。同時開幕的三個平行展“前世今生·五大名窯古代精品及當代創新展”、“馬約裡卡千年陶瓷精粹———意大利法恩扎國際陶瓷博物館典藏”和“器物的未來———當代生活陶藝邀請展”,策展人全部請自館外,包括北大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秦大樹、意大利法恩扎國際陶瓷博物館館長 CasaliClaudia和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趙蘭濤,這在中國國有博物館領域是很少見的。

策展人理念已經開始走進博物館,這種全新的策展模式或許會為博物館帶來更多機遇。政策層面也得到反饋,五部門聯合頒佈的《“互聯網 + 中華文明”三年行動計劃》,鼓勵跨行業、跨領域的企業與文博單位間、企業間、文博單位間的合作。

博物館運營升級2.0版 全面進入文創時代?

向貝聿銘致敬——蘇州博物館眾籌建築元素文創新品

博物館文創的互聯網式革命

故宮模式是否可以複製拷貝?國博的“文創中國”平臺能否帶領其它博物館共同進步?這些問題還需要時間來證明。但可以肯定的是,傳統的博物館總是要走上互聯網之路。

一項由皮尤研究中心基於對美國 1224 個博物館機構進行在線調查而發佈的一份“新媒體與博物館觀眾參與”報告表明,社交網絡的價值已經得到了藝術機構的普遍認可,並且已經滲透到博物館等文化機構運作的方方面面,成為美國藝術領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博物館運營升級2.0版 全面進入文創時代?

故宮禮品

“博物館是帶有中國文明標識的重要 IP,故宮與阿里、騰訊的合作只是博物館成為超級 IP 的開始。”新暉資本創始合夥人徐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一方面,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激勵下,博物館希望藉助互聯網和新技術的平臺,將其所擁有的優秀文化資源與公眾分享,把傳統文化的內涵用富有創意的方式普及並傳遞下去,從而培養更多愛傳統文化的年輕人。

另一方面,互聯網公司希望能有更多 IP 資源, 提升整體內容的文化品位,同時還可以藉助故宮博物院和國博的強大品牌影響力和流量,提高競爭門檻。

由此可見,未來幾年,博物館館藏文化資源必定成為熱門 IP,互聯網平臺公司和內容生產對傳統文化 IP 資源的爭奪也會越來越激烈,爭奪對象也會逐漸下沉,屆時博物館 IP 將成為香餑餑。

打破圍牆的中國博物館,在 2018 年正醞釀一場全新的變局。


原文:《 博物館運營:全面進入文創時代》- 張振鵬

資源出處:《藝術品鑑》2018年3月刊

注:因篇幅問題,原文有刪減。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使用【文藏APP】,關注【文藏藝術】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