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以改革的方式去槓桿

以改革的方式去槓桿

以下為任澤平博士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研討會上的發言:

一、高槓杆是風險根源,背後是深層次的結構性體制性問題。去槓桿是化解風險,應以市場化改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方式去槓桿。中國高槓杆主要集中在國企、地方政府、房地產三大部門。

二、金融自由化和監管缺位導致影子銀行崛起、監管套利盛行,幫助非金融部門加槓桿:委外、通道、槓桿、鏈條。未來應加強監管改革,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促進金融迴歸本源,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三、2012-2015年市場機制失靈,產能過剩行業國企出清困難,導致通縮,國企加槓桿。2016-2018年行政化去產能,行業集中度提升,再通脹,國企去槓桿。當前下游民企面臨上游漲價利潤過高和金融去槓桿融資歧視的雙重擠壓,民企生存困境、全社會資源錯配和全要素生產率下降需高度重視。未來應大力度、大規模地放活服務業和部分能源基礎性行業,促進競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四、2009-2013年地方政府債務快速上升,2014-2017年顯性債務趨穩,但是以PPP為代表的隱性債務大幅飆升。近年地方債務置換、財政清理整頓後地方債務規模擴張放緩,但解決預算軟約束、提高支出效率、降低稅負、精兵簡政等有待改革。

五、房地產部門在漲價預期和貨幣刺激下大幅加槓桿。長期以來,在“控制大城市人口、積極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區域均衡發展”的城鎮化思路指導下,人口向大都市圈集聚,但土地供給向三四線城市傾斜,人口城鎮化與土地城鎮化明顯背離。由此形成了人地分離、供求錯配,這是一線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房價過高、三四線庫存過高的根源。按照中央“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建立居住導向的新住房制度和長效機制,未來關鍵是人地掛鉤和金融穩定,以實現供求平衡和需求平穩釋放。

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
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
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
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
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
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
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
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
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
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
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
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
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
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
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
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
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
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
以改革的方式去杠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