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葉檀:22年捐款超百億 首富許家印和他的慈善初心

人生不同階段,做不同的事。

一捐就是一個億小目標

很多中國企業家在做慈善,以前低調,現在高調。

12月,馬雲宣佈,正式啟動阿里巴巴脫貧基金,未來5年將投入100億元到這項業務中,並表示“我特別希望我也搞一個村、搞一個鄉,我可以把它弄的很漂亮,但沒有用,阿里巴巴要做的是全國的擔當”。

聽起來,有點打擂臺。

打吧,這是好事。

2018年7月,《福布斯》公佈2018中國慈善榜,上榜的100位企業家現金捐贈總額173.1億元。

去年這個時候,捐款總額103.8億元,今年大幅上漲66%,第三次突破100億元(2011年、2017年)。今年入圍門檻1300萬,去年才500萬元。

頂級富豪們現金捐贈出手不凡,一捐就是一個億的小目標。今年,捐贈過億的企業家多達42位,總額高達153.5億元,佔總金額的88.7%。

有一股無形之風,越有錢,越捐款。

首富許家印 首捐許家印

42.1億元,2017年,許家印捐贈總額奪得首善。

大家的印象大概還停留在熱鬧非凡的恆大足球上。

這是單向度觀察,會讓我們遺漏其他重要信息。恆大成立22年,許家印累計捐款113億。最近十年,許家印穩居福布斯中國慈善榜前幾名。

2018年9月13日,許家印連續第八屆獲得慈善領域國家最高獎“中華慈善獎”,成為現今捐贈金額累計最多,榮獲改項殊榮最多的超級富豪。

葉檀:22年捐款超百億 首富許家印和他的慈善初心

許家印在表彰大會上作代表發言


做慈善要實事求是,不同的文化,慈善做法不同。

許家印等中國富豪們做慈善,特徵鮮明,不假人手,直接派人去做,以產業扶持、易地搬遷扶貧和就業扶貧為主。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錢了不起,在當地建立產業鏈、讓貧困地區脫貧更了不起。

貧困地區,不僅缺原始積累,也缺企業,缺人才,缺眼光。

從2015年開始,恆大直接幫扶貴州省畢節市,派出2108人的龐大扶貧團隊常駐烏蒙山區,無償投入110億。2018年,許家印絕大部分現金捐贈流向貴州,向貴州省扶貧基金會捐贈扶貧款高達30億元。計劃到2020年,讓全市103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

產業扶貧上,恆大投入了57億元,幫助畢節市打造成我國西南地區兩大基地,一個是最大的蔬菜瓜果基地,一個是最大的肉牛養殖基地;

對於基本喪失生產生活條件的貧困群體,那就釜底抽薪,依託縣城和工業園區,實施易地搬遷。

還有生產能力的中青年人,恆大組織職業技能培訓,解決8萬貧困就業人口,畢節全市已經培訓98191人,推薦到當地產業就業和異地就業67066人,“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還有廣東、河南、陝西等地,恆大累計為廣東各項公益慈善事業捐贈約30億;已向河南周口市太康縣捐贈10億,實施產業、教育、保障扶貧,興建學校、醫院和產業園區等;向陝西省捐贈10億,實施教育扶貧,為貧困地區建設35所學校等。

吃地瓜長大的首富有個情結

1958年10月9日,出生於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高賢鄉聚臺崗村,地道貧農,沒有半點水分。我去過周口農村,有些地方現在還窮。

1歲零3個月,許家印母親因病去世,沒錢吃飯、沒錢讀書,最深刻的記憶就是飢餓。

許家印是吃地瓜吃地瓜面長大的,靠著國家14塊錢的助學金讀完了大學。沒有高考,沒有助學金,很難想像許家印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慈善,是道德,選擇什麼慈善項目,是一種情結。許家印的情結根深蒂固,來自於的窮困山村。

刻骨銘心的飢餓記憶,是許多企業家們的共同體驗。許家印、楊國強、曹德旺,他們的臉上帶著飢餓年代的記憶,並不奇怪,他們是實現一個小目標後的捐款大戶,選擇的基本上是扶貧。

葉檀:22年捐款超百億 首富許家印和他的慈善初心

第十屆“中華慈善獎”表彰大會現場

美國的超級富豪們,沒有經過太貧困的生活,無論是扎克伯格,甲骨文創始人埃裡森,還是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鋼鐵俠馬斯克等等,他們捐贈的錢都投向了醫學、腦科學、可再生能源等領域。

而中國的富豪們,多數面對童年貧困記憶,現在還在面對一些地區普遍的貧窮。

許家印的童年是在貧窮、孤苦中度過,他坦言,自己性格中的獨立和倔強,可能與從下就缺少母愛有關。許家印從小有逃離農村貧苦生活的決心,現在,他放大了理想,讓更多的人過上有資產、有尊嚴的生活。

對財富的透徹理解,是財富的源泉

許家印捐款,是成就大財富的基礎。沒有對財富的透徹理解,不可能平安獲得財富。

2006年恆大銷售額17億元,到2017年,飆升至5009.6億。

2018年 8月28日,中國恆大發布2018年度半年業績,多項核心指標繼續行業第一,其中核心利潤550.1億,同比大增101.5%,淨利潤530億,同比大增129.3%,營業額3003.5億,同比大增59.8%,總資產17699億,淨資產3245億,這些指標均創行業有史以來最高紀錄。

投資者最關注的債務問題迅速好轉,恆大淨負債率較去年末下降超三成,幾乎是恆大史上最好的半年業績。

恆大的扶貧跟大的歷史週期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箇中國經濟上升、國民希望擁有財富尊嚴的註腳。

看大勢、做慈善,沒有大局觀,斤斤計較於蠅頭小利,在蝸角內的人不可能成為大企業家,也不可能擁有大財富。

這是智慧擁有財富人生,財富之後的透徹。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家,也走上了智慧、通達、慈善之路。

這是一個國家、一個企業、一個人擁有大財富的根基。

(作者為知名財經評論家)

附:

許家印在中華慈善獎表彰大會上的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愛心人士:

大家下午好!能夠榮獲中華慈善獎,並作為獲獎代表發言,我感到非常的榮幸。中華慈善獎是表彰善行善舉、弘揚慈善文化的國家最高獎。這項殊榮,不僅僅是對我們巨大的褒獎,更是向全社會傳遞人人為善、積極參與慈善公益事業的正能量。

對於貧困,我是有非常深刻體會的。我出生在河南豫東一個非常貧窮的地方,我1歲零3個月的時候,母親得病,沒錢看病,也沒地方看病,就這麼走了,我就成了半個孤兒。從小到大我是吃地瓜和地瓜面長大的,鋪的、蓋的、穿的都是補丁摞補丁。讀小學的時候,在村裡面幾間不遮風、不擋雨的破草房裡面,用泥巴臺子做的課桌,遇到下雨天氣,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讀中學的時候,離家比較遠,每星期背一筐地瓜、地瓜面做的黑窩頭,還有一瓶鹽去學校,一日三餐每餐吃一個地瓜、一個黑窩頭,喝一碗鹽水。夏天天熱,半天黑窩頭就長毛了,洗一洗再吃。高中畢業後,我想找份每個月10塊錢的搬磚頭的活,都找不到。當時,我是非常渴望能夠得到別人的幫助,非常渴望能夠有一份工作,非常渴望能夠走出農村、吃上白麵。就在這個時候,國家恢復高考,我考上了大學。因為沒錢讀書,沒錢吃飯,每個月是國家給了14塊錢的助學金,我讀完了大學。大學畢業後,在國企打工十年,在民企打工五年。96年成立恆大,趕上國家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公司從開始的七八個人發展成為現在有14萬員工的世界500強企業。

沒有國家的恢復高考政策,我就離不開農村;沒有國家每個月給我14塊的助學金,我就讀不完大學;沒有國家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就沒有恆大的今天。所以,我和恆大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國家給的,社會給的。飲水思源,我們一定要回報社會,一定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一定要多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當前,脫貧攻堅是我們國家的頭等大事。恆大和全國其他企業一樣,積極投身脫貧攻堅戰。2015年12月,恆大集團結對幫扶貴州省畢節市,我們抽調2108人組成扶貧團隊,常駐烏蒙山區,無償捐贈110億,建設50個新農村、12個移民社區,從大山深處搬出5.2萬貧困戶,從大山深處移民出22.18萬貧困群眾;為畢節全市七縣三區的貧困群眾建設6萬多棟蔬菜大棚,90多萬畝中草藥、經果林和蔬菜瓜果大田基地,建設447個肉牛養殖基地,調配、改良了60多萬頭基礎母牛,為各個產業引進了79家上下游龍頭企業,解決8萬多人就地就業,打造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蔬菜瓜果基地和肉牛養殖基地。到2020年,在畢節各級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將協助畢節各級政府,幫扶全市103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

恆大成立22年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累計為國家交稅1850多億,各種慈善公益捐款100多億,現在每年為社會解決就業260多萬人。多年來,我一直認為,作為民營企業,我們依法依規、專心專注、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的企業,把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為社會多創造財富,為國家多交稅收,為社會多解決就業,這就是對社會最好的回報。

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我們將一如既往,和廣大愛心企業、愛心人士一道,助推慈善公益事業的發展,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貢獻我們的力量!

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