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颱風“山竹”過境伐木11680棵,純電出租車停駛是否該被質疑?

颱風“山竹”過境伐木11680棵,純電出租車停駛是否該被質疑?

“山竹”過後,城市重建者需面對的斷樹清理(胡可/攝)

今天的廣深已風平浪靜。似乎“山竹”從沒來過。只有路邊被連根拔起的大樹和沒來得及收拾好的樹枝提醒著你,前天的那場大臺風的威力。

新聞有好消息傳來:截止9月17日下午6時,深圳中石化112座自營加油站已恢復正常營業70餘座。昨天,深圳市出租車也已恢復正常運營。

一場颱風引發的“出租車純電化”質疑

看似一切恢復正常,“山竹”登陸廣東前一天深圳e6出租車排長龍加電的照片卻在轉發,一些自媒體藉機質疑“純電動車”在極端天氣下的防水抗風險能力,以及它們的續航里程和換電成本。

颱風“山竹”過境伐木11680棵,純電出租車停駛是否該被質疑?

9月15日晚,集中在深圳龍華充電站前的純電出租車

作為新能源車的普及和領跑者,比亞迪方並沒有對單獨就“純電動車排隊加電”引發的對“純電動車”的質疑發出官方聲明,據筆者對該車企產品及企業新聞的長期關注,將一家自身具備電池研發生產能力和成熟電動車技術的車企,與尚處於試驗階段的新勢力造車企業及部分騙補新能源車企相提並論,原本不是一件公平的事情。

颱風“山竹”過境伐木11680棵,純電出租車停駛是否該被質疑?

最新消息,秦ProDM已實現1L/百公里油耗

深圳的“藍天保衛戰”因為公交大巴、出租車的電動車普及大有成效。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也在此前下發文件中提及,在12月31日前“基本實現巡遊出租汽車純電動化”的部署要求,並且計劃2020年前深圳要把出租車全部換成純電動車。

不止在深圳,全國範圍從公共交通領域著手的“純電動化”都在進行中,在這種政策背景下,部分媒體藉著“大臺風”極端天氣下深圳市政府發出“四停”通知後,質疑比亞迪純電動出租車因“極端充電站關閉”而無法充電,從而導致全市出租車停運,還是有些刻意的偏見成分。

質疑者所關注的電池浸水“換電成本高過車”、部分新勢力造車勢力產品自燃、續航里程名不符其實,對已經領跑行業的新能源造車企業比亞迪而言,已經有了妥善的解決方案或者說法。

關於“換電成本、充電時間、電池安全性”早有回應

經筆者與比亞迪相關技術人員的交流了解,現對深圳純電出租車的電池安全性、換電成本、續航里程及充電情況做一下梳理:

1 電池安全性

比亞迪動力電池包採用多層密封設計,防水防塵登記可達IP67,可防止進水引發事故;(也就是說一般的進水,不會影響純電動車的安全行駛);而電池附近裝有防撞梁,且採用防火材料,防火等級達到V0;專業人士可以從這裡得出,“威馬純電試驗車自燃”現象,比亞迪有更高的防燃壁壘。

2 換電池成本

實際上,購車智囊團拿到的最新數據顯示,深圳1.8萬臺出租車裡有1.3萬臺為純電動出租車,比亞迪純電動出租車動力電池可享一年限免費質保服務,如遇不可抗力損壞(比如這次大臺風),可走保險賠付;

颱風“山竹”過境伐木11680棵,純電出租車停駛是否該被質疑?

純電動側電池構造及成本

至於一些汽車品牌的電池包更換成本高過車輛成本,這也是有可能的。但據比亞迪內部人士透露:

如果是e6出租車出現泡水、碰撞等情況導致電池受損,是可以通經過根管其中部分受損電池組件來維修的,也就是說不一定要把電池組全部更換掉。目前,基本沒遇到過需要全部更換電池組的極端情況。

如果只是更換部分電池組件,成本還是比較低的,不會高過車輛成本。

3 續航里程及充電時間

這似乎是純電動車領域亙古不變的話題,也是比亞迪足以為傲的技術壁壘。在那篇質疑新能源車的網文中,提到“颱風意外揭露新能源汽車的遮羞布”,提及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四大現實問題:充電、續航、安全、錢。

而實際上,續航里程和充電時間上,的確是後進入純電動車造車領域的車企一直努力的部分。即便是剛剛在美國上市的蔚來汽車,官方續航里程355公里也被質疑過“在120公里時速下滿電續航實際為226公里”。真真假假,只有經過市場數年檢驗的產品才能擔得起質疑。

颱風“山竹”過境伐木11680棵,純電出租車停駛是否該被質疑?

3月21日,西湖出租車投放3191臺比亞迪e6出租車

現在,深圳的e6純電動出租車累計總行駛早已突破1250萬公里,有的e6出租車顯示單車開了63萬公里。長期跑在路上的出租車最能檢測一款產品的質量和電池強度,從2010年5月17日首批純電出租車投放深圳市場至今,8年已經過去了。

“基本續航里程400公里(典型工況)、充電時間約2小時,充電條件允許情況下,並不需要移動充電站”此類基本信息,卻仍然需要普及。

南方都市報今日對深圳純電出租車司機進行了採訪,受訪司機在“每天大約花多少時間用於電動車充電”問題上,“3小時以上”和“3小時以下”的比例接近對半。

在實際的運營中,出租車司機只需晚上充滿電,白天補一次電,甚至不補電,就能滿足全天運營。所以,大臺風“山竹”登陸前一天,比亞迪e6趕在“充電站關閉”前排長龍加電現象,就跟廣深兩地超市肉菜被一搶而空同樣的道理,不管是“有電沒電”,出租車都跑去排隊充電中了,從而導致充電“擁堵”。

4 充電配套設施

“2小時的快充固然比加油更慢,但是否跟充電配套仍然不足有關?”有業內人士對深圳出租車排長龍充電一事發出以上質問。

購車智囊團瞭解到,截至去年年底,深圳市建有出租車充電樁3165個,其中通電運營的有2889個,待運營的有276個。而企業已在建充電樁有1024個,後續將逐漸運營通電。

颱風“山竹”過境伐木11680棵,純電出租車停駛是否該被質疑?

深圳政務網關於充電樁的分佈圖

放眼全國,深圳的充電配套設施建設已跑在前列。結合我們已掌握的數據來看,“深圳已連續推廣新能源汽車超12萬輛,其中包括4.9萬輛新能源私家車、1.6萬輛純電動公交車、1.3萬輛純電出租車。”

從車樁比來看,充電站、充電樁的建設和數量還需提速。

颱風“山竹”過境伐木11680棵,純電出租車停駛是否該被質疑?

“山竹”過境後首個工作日 ,深圳人的上班路需“穿越叢林”

“山竹”帶給人類的啟示並非質疑公共交通電動化

颱風過後,深圳倒伏數目11680棵,無數通往出勤的路都被大樹隔斷,深圳乃至廣東省正處於“伐木開路”和“災後重建”中。自然災難也可視作給予人類的教訓和啟示,筆者認為,無需為一次大臺風導致的“充電難”而否定純電動車的推廣之路,但在私人用車領域可以循序漸進。

在推行環保的路上,公共交通電動化無疑起到彌足珍貴的帶動作用。從環境效益來看:

大城市出租車目前每天行駛里程大約是450公里,一年大約15萬公里,每百公里油耗 8升左右,一年用油1.2萬升,以每升汽油碳排放量2.7克計算,一輛出租車一年的碳排放為32.4噸。一個一線城市出租車保有量約為4萬臺,若用“0排放”的電動車來取代它們,每年帶來的環境效益不言而喻。

比亞迪在公共交通領域的電動化加快步伐,乘用車和個人消費市場的產品投放也起到銷量助推作用。

根據EV Sales網站公佈的全球電動車銷量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比亞迪電動車累計銷量超過特斯拉和北汽,奪得全球電動車品牌銷冠。

7月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18,203輛,同比增長62%,蟬聯新能源市場銷冠,而備受矚目的比亞迪EV品類7月單月銷量超過8,176輛,同比增長69%,創歷史新高,成為助推比亞迪汽車營業額的全新增長點。

顯然,除了出租車領域對EV車型的普及推廣,公共交通以外的在售EV車型也得到個人消費者的認可。紮根深圳的這家車企,在純電技術領域的技術更迭和產品更新一直未停,除了8月底推出宋EV升級款,9月底還將迎來EV旗艦車型秦Pro EV的重磅上市,而全新一代唐EV也規劃將在年底投放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