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人性本惡,防著點不吃虧

世界上大多數人還是很單純的,覺得自己是好人全世界的人都應該是好人,結果不設防,對誰都以誠相待,所以生活中才會有那麼多吃虧上當、追悔莫及的事情發生。做人要現實,就是要求我們在生活中多防著點,不要總是把真心掏出來給人家。

中國古代大哲學家荀子在論人性時說:“人之性善,偽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性如果看來是善的,也是努力裝扮成這樣的,因為人性本來就是惡的。人性究竟是善還是惡,絕非三言兩語就能夠說清楚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與人打交道時的確要謹慎小心,對人不妨考慮一些防範對策,否則待事情發展到糟糕程度時就為時晚矣。

一般人都不喜歡謀略意識強烈的人,也就是心眼太多的人。然而,在現實社會里,欺騙、狡詐無處不在。大到國家之間的爭端,小到個人之間的利害關係,這種行為遍地都是。因此,與其說欺瞞他人不正當的行為太卑鄙,倒不如說吃虧上當的人太單純、太大意。

從某種角度看,人生是一場戰爭。在這種戰爭中,為了求生存,必須有慎重的生活方式和態度。這樣才不至於吃虧、上當。當然,這並不是要你去欺騙別人,而是一種正當的防衛。社會上魚龍混雜,到處都是陷阱、圈套,必須小心提防,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說的就是做人要現實一點,不要太單純,對什麼人都不設防。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人應該提防呢?

在商業關係中,許多人只是生意場上的朋友,因此,當你飛黃騰達時,這些人都會奉承你,沾你的光。而當你一旦失勢,這些人便會拋棄你,另攀高枝了。對待這種人,不得不防。

另外,生活中的一些朋友也不能放鬆警惕。有些人交朋友只知道利用別人,而自己卻很少為別人做些事情。這種朋友關係,很難維持長久。因此,交友時一定要慎重,尤其是那些有利害關係的朋友,交往時更要小心謹慎,保持距離。

還有,我們防人最主要防的對象就是“小人”。餘秋雨先生在一篇散文中曾提到“小人”的問題,他的意思是,英雄們在臨終的時候,覺得最為痛恨的人並不是自己的勁敵,他們往往從牙縫裡擠出兩個字:小人。

看來,“小人”不小,他們的能量大著呢!他們可以做漢奸、叛徒,他們有時候會做出種種可憐的樣子,以博得你的幫助,當你失去利用價值的時候,他們就會反過來咬你一口。螞蟥的可怕之處是,它以不經意的親熱方式去吸人血,而小人比螞蟥還可怕,不得不妨。

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在人生的舞臺上,時刻都有“小人”存在,他們在各種環境中挖空心思地尋找漏洞,然後見縫下蛆,當蛆們長大了,爬上你的桌面時,那種滋味是很讓人噁心的。但是,他們會做得非常巧妙,不到關鍵的時候,他們不可能讓你知道蛆的存在,等到你知道了,也已經來不及了,這是他們的高明之處。

與小人交往,要涉及兩個過程,一個是你先要鑑別對方是不是小人;第二個是你要研究孤立他的方式,生硬的方式不好,他們會因此記恨你,並想出什麼莫名其妙的辦法來陷害你,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你要選擇一個恰當距離,跟他們平等交往。

時刻小心警惕小人,倒不是因為你怕他們,自古邪不壓正,可是,從古至今很多帝王將相也確實栽在小人的腳下,這種事從來都不知道上哪兒去說理,因為真刀真槍地幹,無論失敗還是成功,都是明明白白的,可是暗箭就說不清楚了,來自什麼方位、誰射的,你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就是林肯、拉賓也不能倖免。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人在你身邊生活了好多年,你也沒覺察到任何陰謀詭計。所以,你時刻都要穿好“防彈衣”,而且不要總是聽某個人的話,這樣才能或多或少地減少一些損失。

如果你發自肺腑地討厭小人,那麼在自己的為人處世中千萬別沾染任何小人的痕跡,否則,你想重新做人都很難。因為一個人如果在別人的印象中是小人,那麼他基本上就已經走出了主流的行列。

總而言之,與人交往首先要設防,如果你的“防彈衣”足夠厚,管他是小人還是君子,都沒有辦法傷害你。所以,做人不能浪漫主義,天真地以為世界上全是好人,那樣的話,栽跟頭是遲早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