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那些電氣畢業三年的人,現在怎麼樣了(一)

電氣專業畢業已經三年了,回想起來,這三年過得很快,有學到點東西,但整理起來,好像又沒學到東西,待遇很一般,前景很一般。所以特別整理一篇畢業三年的電氣人的工作生活,以此來剖析自己,好好思考往後三年應該怎麼過!

那些電氣畢業三年的人,現在怎麼樣了(一)


(1)

離開校園已經很久了。不過,在我離開校園後的第三年,已經獨立設計了一套流水線的機械和電氣系統,以及它的控制系統,並且在拿到兩個職務發明專利。可惜發明人雖然是我,但發明卻屬於單位。單位不願意讓其它公司獲得這項技術,寧可把它封存起來,所以這兩項專利技術對我個人沒有帶來任何好處。題主的用詞“混得怎樣”很不恰當。說實在的,想要做出一定的成績,必定需要自己去努力,這種努力不可能是混出來的!一位著名戲曲界人士說過:認認真真唱戲,清清白白做人。我略加修改為: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這就是我的座右銘。現在,我又回到校園中去了。看到課堂上那些年輕的面孔,忍不住就會想到當年的我。好幸福哦,現在的年輕學子們!

-----------------------------------------Patrick Zhang

(2)

那些電氣畢業三年的人,現在怎麼樣了(一)


電氣工程碩士畢業已經兩年,畢業之後一直在省電科院工作。工資方面:不買房的話,生活挺滋潤。要買房的話…呵呵。所以還是重點反思一下這兩年工作中的心態吧,再憧憬一下"混"到第三年的樣子!第一年:心態是"以天下為己任",經常自己給自己加班到十一點,心理想的就是"為社會主義做貢獻",有特別好的前輩帶@BigBoss,自認為工作做得還不錯,也能得到領導的肯定。第二年:漸漸的,更多著眼於單位裡那些整天好像無所事事的人,但總是聽說工資沒什麼差別。聽到在金融和IT行業同學的年薪數字,覺得眼紅。工作心態不像第一年那樣"打雞血"了。第二年的尾巴(現在):需要經常思考自己在工作的意義,否則工作會很困擾。想過轉行的可能,但目前還不想轉。常常反思工作中的困擾,到底是這個行業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問題?最後答案一般都是:無論是誰的問題,都是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希望的第三年:能處理好和單位同事間的關係。更準確的認識到工作中那些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而不是人云亦云。不管是租是買,我想換個大點的房子住!

------------------------------------------------------David Sun

(3)

15年8月入職某十八線城市的國網市檢修,快三年了。先說衣食住行吧:得益於媳婦的建議,在當地房價開始大幅度上漲前三個月買了套小三居,父母給的首付,小地方房價本來就低,貸款時間又長,公積金差不多可以覆蓋房貸,算是省點心。用我和媳婦上班以來攢的錢簡裝了一下,能住了。2017年初結了婚,把長跑幾年的女朋友變成了媳婦,還是很開心的,哈哈哈。生了娃,費心費力,活脫脫一個碎鈔機,就像評論裡大哥說的,娃會佔用生活中的很多時間,算是痛並快樂著。沒買車,畢竟結婚裝修生娃後是真窮,電網降薪還是有些影響的。不像我那幾個開著40W+豪車的兄弟,成天哭窮說沒錢加油,真是MMP。平時出差有工程車,上班有交通車和同事的順風車,實在沒車了就騎電動車或者自行車上下班。再說工作:市檢修的一線班組,不定期出差到下面的各縣市,每年平均出差150天左右吧,出差的路上很無聊,在變電站等運維人員做安全措施的時候也很無聊,我們做完工作等其它班組的時候也很無聊。 剛來的時候不懂事,做錯一些事,也吃了不少虧,現在跟著一個很牛的老哥學習為人處事中,感覺有一些進步。技術方面有所提高,略有所長,也獲得一些省、市公司比賽的獎項,不過越來越覺得不懂的還很多,需要繼續提高,努力學習中。剛上班的時候覺得在學校學的東西都沒用,現在慢慢意識到想在技術上有所成就,那些知識還是很有用的,

大學的教材課件都沒扔,現在晚上回去有時候會補補課。娛樂不多,平時主要是刷刷電影看看書,有時候找同一批進來的兄弟們組個飯局,吃飯的時候互相哭窮(當然他們都比我富多了,大多數是豪宅豪車沒貸款),不玩遊戲,今年報了二建的市政(應該報機電的,哭),書還有好多沒看,還有一個多月,目測要跪啊!大概就這樣,由於體制的保護,工作壓力還是相對小一些的,不過生活還是很多波瀾的,畢竟生活不僅僅是工作。

-------------------------------------------------------------------知乎匿名用戶

(4)

剛好畢業三年,利用這三年,我去了私企,學了強弱電相關的東西,從軟件到硬件,從技術到管理,從互聯網到物聯網,抓住工作中每一個跟這些領域相關的項目實踐機會。晚上別人打遊戲時我在學習,回家路上我也在學習,從專業領域到不同行業新聞,每天都在涉足。學到最後你會發現,工科都一樣,其它學科也都是一樣的做事道理。可能正是因為這種融匯貫通,18年3月到4月,我拿到了上海5家公司offer,基本年薪40萬以上,有金融,有能源,有互聯網。我覺得,電氣給了我們強邏輯的思維模式,至於怎麼綻放,還是看自己要做什麼樣的人!

我個人覺得學習之前應該先看看國家的十三五規劃,大概就能明白整個產業以後的發展重心是什麼,然後起碼五年內社會和企業的人才需求會往這上面靠攏,而且是目前急缺的人才。比如能源物聯網、電力交易市場,那麼從這兩個名詞上就可以延伸出一堆需要學的,比如互聯網、網絡安全、區塊鏈、期貨理論、電力交易模型,需要融會貫通。這些跟電力相關的前沿東西,純粹搞互聯網的是研究不明白的,一個電路分析就夠一壺了,而我們,根正苗紅的電力專業,這就是優勢。如果不信我說的,可以自行去獵聘網上看看電力交易和物聯網人員市場價~

------------------------------------------------------------------------------勤思人

(5)

加拿大西部的汽油柴油航油被三個大煉油廠壟斷。這三個廠子相距最多不過20公里,鼎足而立。在三座煉油廠中間點一個點,方圓500公里內最好的大學是UA。雖然加拿大頂級大學的前三名經常變換,但UA卻穩如泰山,蟬聯了十年第五名。UA不是頂級名校,可三座煉油廠卻偏偏熱衷於從UA招工程師。一是有課程接地氣,本土化程度高,二是不用付搬家費,立等可取。今天面完試,明天就上班。我在UA電氣專業唸到大四上半學期時,全球油價剛爬到最高點。A省經濟增速再次領跑全國,三個煉油廠同時去校招。我和幾個哥們兒一樣,三個廠都投了,三個都沒報太大希望。我們當時把希望主要寄託在電網公司和通訊公司上。不知是運氣好還是公司招不到人,大四下半學期開始前我就拿到了三個offer,一個農村電網,一個強電設計公司,還有一個煉油廠。我選了煉油廠,因為它給我的起薪比其他兩個都高30%。一進廠先從基本的小項目做起,從照明供暖備用電源,做到VFD,MCC,Switchgear。感覺碰到了天花板之後慢慢在往儀表和控制方向靠,上手PLC和DCS了。

說到底,電氣在工廠裡最多算是輔助專業。沒電氣不行,但搞電氣搞得再出彩,領導也不會重視。因為煉油廠是靠煉油掙錢的。相反,領導注意到電氣時,往往是電氣出了故障,影響了煉油廠運行。所以領導總是在出了事後黑著臉督促我們應急搶險,卻很少在一切運行良好時注意到電氣項目。確保電氣供應一切順利,是我們的本份。出現任何電氣方面的故障,不管是天災人禍還是年久失修,那都是我們電氣工程師的錯。進廠後沒多久就經歷了油價暴跌,全公司裁員2000。很幸運,煉油廠處於下游,正好可以趁著低油價壓低成本。反正三大煉油廠的市場很穩定,一千萬加西人口不可能因為油價高開不起車,也不會因為油價低就買坦克開。三大煉油公司都多多少少集成了產業鏈。上游開採,油價越高利潤越大。中游管道,與油價無關,利潤來自管道運量。下游精煉與分銷,油價越低利潤越大。這類似與金融裡的對沖基金,旨在分攤油價波動帶來的風險。加拿大通貨膨脹2%,工資漲幅平均5%-10%。這樣的工作不會大富大貴,但絕對可以安居樂業。大部分工人50多歲就能拿到一個月六千加元的退休金,工程師也很少有幹到六十歲的。超過一半的人在墨西哥或者美國有房子,退休後夏天在加拿大享受15小時日照時間,冬天則像候鳥一樣飛去南邊過冬。聽到AI啊,區塊鏈啊這些東西的時候也曾想過轉行。為此專門飛去硅谷和兩個高中死黨瞭解了一下情況。他倆一個臉書碼農,一個谷歌碼農,臨去前很熱情地說可以給我遞簡歷。三人吃了三頓飯,看了好多樓,
我發現碼農的日子實在苦逼。如果不是真心喜歡,千萬不要去跟風。辭別了老同學,我繼續回來煉油了。我熱愛電氣嗎?也說不上。最多算不討厭吧。電氣其實不難,只要肯學,總能學到手的。很多技術上的差距是要下功夫去磨,用時間去換經驗的。三年對於一個碼農來說基本可以出師了,蓋茲小扎的技術不見得比當時的計算機博士後差。但對於電氣來說,三年真的算不上什麼,很多幹了三十年的電氣大牛們還在虛心學習呢。身邊有些人在電氣上幹了幾年,吃了不少苦,也感覺看不到出頭之日,就跑路了。邊跑還邊罵,轉行要趁早。這些人說得對。他們這樣的心性幹不了電氣。太沉悶無趣的,或者思路太活躍的人都幹不了電氣。電氣的基調就是沉悶的。自從尼古拉特斯拉死後,電氣的主要理論問題就都搞清楚了。剩下的只是應用與優化的問題。沉悶的人來做沉悶的工作,結果不在沉默中崩潰,就在沉默中蹉跎。當然思維太活躍也不行。來錢比電氣快,還比電氣輕鬆的路子實在是太多了。我見過一流的電氣工程師,都是十分有趣的nerd。他們熱愛自己的專業,但並不在乎自己在某個圈子裡混得怎麼樣了,或攢下多少錢,買了多少房。他們喜歡攢一個機器人陪自己去買菜啊,喜歡下班後寫寫科幻小說啊,在自己的農場裡用自動化設備放牛餵豬啊,等等等等。他們做的都些是無用的而有趣的事情。他們給我談起這些時,眼睛裡流露出的光芒,跟在工作上遇到挑戰時的神情是相似的——嗯,這是一個好問題,來,我給你說說我的想法!煉油廠的最高處是一個控制室,那裡控制著一個高壓水壓鑽頭,可以切開硬如鐵塊的高溫石化焦煤,當然也可以像切黃油一樣齊齊切開人的肉身。煉油廠的最低處存著數以萬升的劇毒強酸,一旦洩露可以在一小時內殺死幾十萬人。工程師的責任就是馴服這些可怕的機器,讓他們能為我們所用,而不會傷害人類。最近加班加到天黑,一出門,頭上已經是漫天的星,萬家的燈光在遠處閃爍。我呆立了良久,晚風吹過,我感覺特別悲涼。
我還不是一個優秀的電氣工程師,也許永遠也成為不了最優秀的那個。但我儘自己所能去學了一門手藝,也儘自己所能去雕琢了。我用自己每天的工作保護著這座城市像我一樣平凡的人,讓他們在享受現代工業便利的同時,能夠安全地回到家裡。讓他們能和家人在餐桌上聊天,說說笑笑。這也是很重要的工作呢。這也許就是工程師的浪漫吧。我用盡全力來守護你,但你卻永遠不會知道。

-------------------------------------------------------------------------------------------------------白街山人

(6)

那些電氣畢業三年的人,現在怎麼樣了(一)


15年某985電氣研究生畢業,進入某省檢修分公司,從事二次工作;16年幾乎全年在外出差、培訓,大概300天左右;17年上半年忙驗收,下半年忙消缺,一年通宵2、30天;18年到現在也沒閒下來,工作很辛苦,希望父母理解,希望未來女朋友理解(哎,前幾天夜裡12點消缺完,和一個妹子聊天,她說“我肯定不想做你的女朋友,你這半夜出去消缺的,我一個人害怕”,想想一把辛酸淚)

----------------------------------------------------------------------------------------------------知乎匿名用戶

(7)

畢業十年了!1.08年本科畢業進入一線城市電力設計院,那時候月薪1w+。十年過去了,現在月薪沒變,偶爾還變低。不要跟我講畢業十年的it已經年薪百萬,我心臟受不了!2.畢業第三年那年我轉到中科院,參與全國第一個海島多能互補微電網項目,研究新能源微電網,特別看重儲能。那時候新能源分佈式剛崛起,儲能那時候更是,哪裡會有人想到十年後的今天儲能已經成為電網發展的最關鍵一步。電動汽車勢頭越來越大,v2g如果實現則成為電網最光明的未來。3.十年了,現在還在設計院,設計過一線城市第一個光伏發電併網項目,城市地標性建築的供電系統,編寫郭一些企業標準。很焦慮,每天都不知道不知道路在何方!總結:十年,個人技術技能增長不大,薪水更沒增長。從08年看重配網自動化,到新能源微電網,到儲能。雖然總能看對方向,但沒進對企業,事實上,我至今都不知道對的企業是哪個。

---------------------------------------------------------------------------------------------------------------西里

(8)

已轉行。準確說是被迫轉行。那幾年心裡特別失落,第一次感覺到了無奈。先說明,女生,因為喜歡數學和物理,所以選擇了電氣專業。成績也不錯,上海一本院校,專業前五的成績,具備保研資格。最初的設想是做一名工程師,設計機器人,因為我特別喜歡機器人。後來就是狗血的劇情發展了。反正最後進了家長的電廠,1000Mw的機組。其實也算不錯的吧。工作以後,才發現這個專業對女生真的不好。人固有的思維太可怕,畢業三年,所有同事都在跟我說找個機會轉行吧。你沒機會的。即便是領導,一邊肯定我的工作能力,一邊暗示性跟我說沒機會,還是轉行吧。最寒心的一次是,全部門只有我一個專業電氣出生的人,頂著夏天的大太陽在外面調試4個多小時的設備。回去以後,班長跟你說,沒發現你還有努力往上乾的想法,你不知道自己沒有機會麼?掙扎了好久,也打算重新考研,但是被家人否決了。其實,我是個很有主見的人,也很獨立,做事情有一股狠勁,也喜歡自己選擇。但是終究扭不過家庭,跟爸媽鬧掰了幾年,最後還是沒有用。爸媽都是普通人,很單純,也是為我好。男朋友也為我好,男朋友的爸媽也為我好,所有人加一起,如果我辭職就是做了天大的對不起他們的事情。但是,像我這種從小被放養,所有事情都靠自己決定的人來說。被強迫妥協一次,真的無比的傷。尤其,還是人生規劃這種事情上面。所以,男朋友分了,爸媽鬧掰了。然後心累了,轉行了。第三年轉行做政工,也得到了認可,可是我不開心。

畢業四年,最後悔的還是沒有堅持自己的想法。人只會為沒有做的事情後悔,我就是這樣。生活過的很麻木,沒有了以前的熱情和激情,對什麼事情都不上心。繼續頹下去,一年左右做個黨政科副主任基本也妥妥的。隱約有繼續頹下去的想法,不是說開始混日子,政工工作做的也很不錯,幹了一年,一個人兼職三個崗位,領導也很認可,基本上副主任跑不掉的。偶爾心裡還是不甘心,畢竟累死累活追求的也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了。並且,對這份工作也只是算負責,算不上投入和上心。最後總結一下:如果不能給愛人最好的,就和他想要的。如果最後不能給孩子自由,一開始就別放養。如果自己不夠努力,請不要打擊別人的自信。如果可以,請善待電氣女生,女漢子的名號並不難聽,前提是,當你把我們當漢子的時候,請給我們跟男性競爭的平等機會。

----------------------------------------------------------------------------------------------------------grape

(9)

15年8月研究生畢業入職省會城市的電力公司。收入在這個城市算是中等,不用供房的話算是很滋潤了。工作上本來就是圖個穩定,沒太大期望。實際工作中會用上很多本科學習的知識,包括職稱考試也需要掌握很多理論知識。可以那麼說,在我這個崗位,你的專業技能對你職業生涯的幫助,是要優於你的情商談吐這些方面的,所以師弟師妹們還是要努力學習呀!現在還在基層,周圍的同事以老師傅為多,不用和領導打什麼交道,人際關係很簡單,基本沒什麼利益衝突。但是上升的渠道很窄,工作內容也比較單一,可以算是一份能看到頭的工作。不過隨著智能電網建設,以後的工作方式可能會有很大的變化,還是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技術。總結一下,作為一個女生,能找到一份專業對口,穩定,工資對得起自己的付出,人際關係又比較簡單的工作,我覺得很滿意了。不後悔當年讀電氣工程的決定!

------------------------------------------------------------------------------------------------------------------limou

(10)

15年7月博士畢業,馬上三年,已轉行 AI。畢業選擇進電網公司,做了一些項目,感覺工作和自己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所以選擇了轉行。從去年4月開始,白天上班,晚上回家自學 AI 和 CS 的相關內容,有時候週末和晚上還會加班,不管多忙每天都會堅持學習,年底拿到實習 Offer。在電氣專業待了十一年,如果不是理想和現實差距實在太大,也不會下定決心轉行。希望以後電氣行業能越來越好吧。

-----------------------------------------------------------------------------------------------------------BigBoss

[這裡是大衛說電氣,大衛是我我是大衛,2018.8.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