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年級O現在新教材念“歐”,我們小時候一直學的不是“喔”嗎?誰能幫我解釋下?

棄用123321


不少一年級孩子的家長有反應,在給自己的孩子輔導作業時,家長都有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將“o”漢語拼音,讀作“歐”,還有的孩子會讀“哦”。這讓家長感到很費解,自己上學時明明老師教的是讀“喔”,怎麼到了孩子嘴裡就變了呢?


開始家長都認為是孩子發音的錯誤,但孩子卻告訴家長,在學校老師就是這樣讀的。於是有的家長為了不誤導孩子,便特意有詢問老師此字母讀法,沒想到老師的回答也存在差異。可這樣拼音裡的“o”豈不是與英文字母裡的讀同樣的音了嗎?這令家長們不解,甚至懷疑,是否自己小時候老師教的不對,難道自己讀錯了這麼多年?


就這個問題教育部做出的書面答覆是:


漢語拼音裡的“o”,讀“喔”,不過“喔”存在3個發音,兩個用於嘆詞,這種情況下的“o”,讀“ō”而不是讀“wō”。


根據國家教育部相關書籍、解釋等資料,分析如下:


《漢語拼音方案》,有明確標著“o”為“喔”讀音,“uo”為“窩”。


05年的《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裡,“喔”就“wō”一個發音,16年第七版裡“喔”便存在“ō”、“wō”兩個不同發音,變成了多音字。


“o”的音可能在所有單韻母裡屬於最難唸的,很多人把“o”讀成複韻母“uo”。“o”為單元音,準確讀法“哦”,若讀“喔(wo)”,就變成複合元音“uo”讀音。一些人會讀“喔(wo)”,有可能對此發音掌握不夠準確。


那要怎樣才可把“o”音讀準確呢?


要想發准此音,需先發“e”音,之後雙唇攏圓發“o”音。發音時,攏圓雙唇不要變。


決勝網


問題的答案是這樣的。

1958年2月,兼收國語羅馬字、 拉丁化新文字、 威妥瑪式拼音和注音字母之長的漢語拼音方案被批准推廣。這套方案在教學中,各地的人們對方案中註解“o”發音的漢字“喔”的發音理解出了偏差。原因在於,喔字本身就有2個讀音(一個哦,一個窩),而如今英語教學又負面影響了漢語拼音教學,所以就有了三種讀法:

(一)正確的讀法(你聽懂了嗎?哦,我聽懂了——就是這個哦的讀法);

(二)wo(公雞打鳴喔喔喔。中國人起碼在東漢時期就開始用這個字來作為公雞打鳴的擬聲詞了);

許慎《說文解字》

(三)歐(注意,哦和歐在普通話中的發音,雖然很接近,但並不一樣;而歐和英語的o的發音,也是有細微差別的)。

我小學時候,老師教的讀音是第二種,wo。嚴格講,這個讀法不能算錯。畢竟在“波、坡、摸、佛”這四個漢字中,其讀法就是wo。

扯開一下。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對有的聲母的教學,存在一個用“呼讀音”來“帶出”“本讀音”的情況。

漢語拼音中,聲母本來的發音叫做本音。聲母的本音一般發音不響亮,為了教學、呼讀的方便,常在每個聲母本音的後面加上不同的元音,這樣發出的音叫做聲母的呼讀音,也叫名稱音。

b、p、m、f的本身的讀音是非常不清晰的,為了方便小朋友聽清,教學的時候加上了韻母o。但是,這幾個聲母都是雙唇音,意思是發音的時候有一個上下唇突然張開的動作,這和wo的情況很像。

語音學上,有個說法叫圓唇化,有時候就用一個小w來標註這種情況。換句話說,這幾個漢字之所以漢語拼音寫作bo、po、mo、fo,而不寫作buo、puo、muo、fuo,原因也在這裡。那就是,b、p、m、f在發音的時候已經捎帶了一個w或者u,就沒有必要再多加一個u啦。

o跟在其他韻母后面構成形成新的韻母的時候,其實是讀另一個讀音的。


這裡不得不介紹另一個概念,叫“音位”。所謂音位,就是在一種語言或者方言裡,很接近,但不區別意義的音素。比如zi、zhi、ji的韻母,雖然都寫成i,但其實是3個音。在漢語拼音方案方案中,同樣書寫為o的,其實代表了兩個不同的發音,一個是跟在b、p、m、f後的o,一個是跟在其他韻母后面的o,寫成這樣:

所有有的朋友問道,如果讀歐音,“波、坡、摸、佛”這四個漢字該怎麼念,原因正在這裡。如果真讀成了ou,那就很危險,畢竟普通話是有pou(剖)這個音的;而如果你們當地教學的時候受方言影響而歐和哦的讀法是差不多的,那倒也問題不大。

所以總結一下:上面提到的(一)正確的讀法;(二)wo,兩種是正確讀法。

最後,要感謝老一輩語言學家制定出如此精妙的漢語拼音方案,把很多複雜的問題都簡化成了小問題。要知道,大家往往出問題的那些小地方,其實背後是一個大學術問題(這裡幾百字是無法說得非常透徹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讀王力的《漢語音韻》)。

在應用層面,如果不這樣靈活處理,這套方案是很難成為大家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好幫手的。今天文化水平如此之高了,人們依然出問題,何況是當年幾乎全是文盲的中國呢?


八磚學士


元音發音規範

“o”是漢語拼音中較難發準的單韻母。按照發音標準,發音時,口半閉,舌為半高,舌頭後縮,唇攏圓,並且發音過程口型不變。這樣發出的聲音,是介於哦、奧、喔之間的o。

我們過去所發的“喔”音,實際上在與“u”連讀的“uo(wo)”的發音,先發了“u”然後快速滑向“o”。除此之外,與“a”連讀的“ao”、與“u”連讀的“ou”等複韻母都是經常會誤讀的發音,在“o”發音後,沒有保持口型不變,而滑向了“u”。

誤讀源頭

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無法與其講解舌面、唇形的關係,只能選擇一個近似的書面表達,輔之以老師的言傳身教。因此1958年國家公佈漢語拼音方案時,選用了模擬公雞叫聲的“喔”對其注音,課本自然也沿用了這一標註。可以說,初版的漢語拼音方案,是“o”誤讀的源頭所在。

但是逐漸有專家對此提出了異議,認為“喔”對“o”的標註是不恰當的,於是近幾年的權威工具書不再使用“喔”字,而採用了“噢、哦”等字為其注音。

家長對策

而實際上,漢字為拼音注音,是為了書面傳播的下策。要想讓孩子更好的學習的拼音,還是要靠老師傳授時的發音。家長也應對此引起重視,因為孩子學習能力較強,接受了錯誤發音便很難改正。因此想要更好的幫助孩子學習,建議可以聽聽國家語委等權威部門錄製的教學錄音帶。

祝所有孩子健康快樂學業有成。

補充

針對大家對更改後無法拼寫的疑問,我再補一張聲母發音圖。覺得文字描述繁雜,可以直接看國際音標。

實際上,不論是聲母還是韻母,發音都不是我們小學所學到的那樣。為了讓孩子和大眾更好的接受,我們一開始學到的聲母讀音,就是和元音結合過的。

其發音中涉及到的塞音、塞擦音、邊音等太過複雜,一般民眾不需要了解。

我們所掌握的漢語拼音,完全可以滿足日常的拼寫需求,對此略知一二便可。


碗約集


很多人沒有聽懂提問者的問題,亂說一通。這是一個困擾很多一年級家長的問題。

靠譜的答案最簡單。據我觀察,南方地區多讀哦這個音,北方地區多讀喔。南北方拼音的教法和讀法還是有一些細微區別的。另外,感覺現在有一些新教材大綱好像有變成哦的趨勢。

其實讀什麼都可以,不必較真。我的孩子在上一年級的時候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我個人認為,讀喔比較容易拼一些,也更合理一些。

那該怎麼教孩子呢?我的解決辦法是這樣的。既然現在老師教成了哦,那就讓孩子跟著讀哦就可以了,不然孩子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總是有一些不好意思開口讀拼音,那就不好了。在學校一定要聽老師的。在課後自己輔導的時候還是念成喔,只有發喔的音才能拼成標準的普通話,讀成哦拼起來的發音很怪。比方說,坡,潑,

總之,順其自然,二三年級拼音基本上就不學了。只要孩子會拼,能拼對就行了,不必緊張。


年輕大叔的日常


漢語拼音的聲母“O”究竟是應該發“喔”音還是發“歐”音,我想大多數人是把英語發音和漢語發音弄混了!

漢語拼音的聲母就那麼幾個,其發音是約定俗成的,沒必要在這件事上死磕和糾結!

如果哪個半吊子老師硬要說o是發“歐”的音咱拿他也沒有辦法不是嗎?

說來也怪,有的老師也是不學無術,教英語的拿英語的發音教拼音,教漢語的拿拼音的發音教音標!這暴露了一個問題:真正愛學習愛鑽研愛研究的人少了,憑經驗憑想當然教書的人多了!

不過我還是建議那些學英語教英語的老師先是把漢語拼音學好!

自己的普通話說的不好,因為沒見過什麼大世面,過去一般很少幾乎不說普通話,因為一直在老家上班,所以說不說普通話無關緊要,也並不妨礙和大家溝通!前些年外出打工,尤其是來到那些所謂的大城市你不說兩句普通話還真不行,別人聽不懂你在說什麼!總不能聽了別人說的話,自己裝作聽不見吧!總不能不和別人溝通吧!最起碼得會接電話吧!否則別人說東你鬧西,人家讓你打狗你攆雞,這樣會鬧出許多笑話!

我很羨慕那些標準語說的非常溜的人,比如央視《新聞聯播》的主持人,對!學普通話就跟他們學!這樣總不至於把“喔”成“歐”吧!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就是一個民族比如漢族,由於南北(差異較大)東西(差異較小)地域不同講話和發音都有很大區別!如果有人問你,令人最抓狂的事情是什麼,如果是我,我就會回答,當別人和你說了半天你連半句也沒聽懂!


冀之筆


對於這個問題我不想過多的解釋,就這樣的水平他真的是讀過小學嗎?這樣的水平去輔導孩子不怕把孩子引入歧途嗎?

O如何讀,主要是看在英語環境下還是在漢語拼音環境下,不同的環境下都不同的讀音。就像是阿拉伯數字世界通用,但是在不同的國家這十個數字都有不同的讀音。

漢語拼音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文字羅馬字母化,推出的一種替代文字,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最後被認定為讀音標註文字,與目前臺灣地區實行的注音,作用一致。在漢語拼音中O讀作“喔”,而在英文字母中應該讀作“歐”。

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喜歡臺灣地區依舊在使用的注音,注音文字更像是目前日本文字裡面的一些字母,也就是特別像一些漢字的部首偏旁,給人一種特別親切的感覺,與我們的漢字一脈相承。


Y先生


拼音文學有100年了吧,難道以前學的都是假的?

喔就是喔,和噢的發音哪點不一樣?就是漢字不一樣而已。

喔變歐又是哪位大人提出來的?要是當初拼音文學出來的時候,教學就該教歐,改教喔又是哪位大人開的先例?不管是喔還是歐,上百年的傳承,我覺得還是按照以前的教學為好。

歐同ou,這又是複韻母了,o是o,u是u,這倆是單韻母,合在一起是複韻母,不是單韻母,難道合在一起就要按照順序讀?複韻母有它單獨的讀法。

如果非要說o讀歐,那請問它的u跑哪去了?既然o讀了歐,那複韻母ou又該怎麼讀?

bo同播,撥,b、ou讀出來就不順。

fo同佛,f、ou讀出來是否。

哪位大人閒的蛋疼給老師家長孩子沒事找事?

好在我們學校老師還是按照以前的教學,每天讀五次。

聲母m,韻母o,合在一起mo。

聲母p,韻母o,合在一起po。

多順口。


當風箏遇上風丶


O在漢語拼音中讀的是“喔”為什麼有的人會讀成"歐"呢,其實,他是把漢語拼音和英語中的發音搞混了。

在英語中,O讀"歐",在漢語拼音中只讀“喔”。

O是一個元音,發音的時候,聲音響而長。我們經常教學生的口訣是:圓圓嘴巴O、O、O。

如果孩子的嘴型不圓,或是小圓,就會讀成“wu”,導致後面拼讀音節時,發不準音。

所以,要發準O音,最好是讓孩子對著鏡子,嘴巴張成大大的圓形,嘴型不變,練習發音,就能發準這個音了。



一米方圓


身為95後,小時候學的也是(wo),然後我現在讀的是漢語言文學師範專業,假期去教小學生,教到這個拼音的時候,我也不知道怎麼辦。


如果我按照現在的發音(歐)來教,那麼在我教拼拼音的時候我是在不知道怎麼辦了(例如bo),小朋友在學校學習的時候也是(歐),然後我教她拼拼音的時候,她每次用這個(歐)來拼拼音,都發不正確音,沒辦法,我只好按照我以前的讀法來教她,小朋友很快就能正確的拼出來正確發音。


說實話,我覺得(喔)改(歐)實在不合理。因為不符合實際,發不出真正的音來,我覺得按照以前的發音挺好的,即使(喔)不太符合國際音標的發音,但是我們要根據我們國家需要實際情況來定啊,我們能用(喔)發出正確的讀音,那我們就用這個好了。


還有,本人是在南方上學的北方人,來這裡上學,發現南方學校有的老師教的也確實是(歐),然後老師自己還發不準音,比如:佛讀成了fou,畝讀成了mou。想想,連老師按照(歐)的讀音都拼不準,那麼他的學生呢?


所以還是以前的好,是吧?


創寫人生


漢字(以普通話為例)有一套完整的發音體系,與西方語言的發音體系不完全相同,但是可以相互借用。當然,畢竟不是原生的,這一借用發音就難免有偏差。漢字在舊時候標註讀音常用切音法和注音法,其中切音法需要認識用於切音的字,否則白搭;注音法現在在大陸基本不用了,只是新華字典上還保留著,但在臺灣地區依然還在使用,當然也用得越來越少。其中注音法標註漢字的讀音是比較準確的。現在的漢語拼音,是在舊時某個特殊年代欲將漢字羅馬化而產生的,建國後再被某些專家修改用於掃盲和學生認識生字,借用了拉丁字母來表示發音。但是,在將拉丁字母及其組合用於對應漢字發音時,應以漢字本身的發音為準,而不能以字母的發音為準,必要時應修正字母在標註漢字時的讀音,這可能與其本身音有差距,正如老外用英語來讀漢語拼音,多數都與漢字本身的發音不一樣,聽起來就覺得怪怪的。這說明如果絕對按照拉丁字母發音來學習漢字發音,將會發出錯誤的讀音。現在某些“專家”自己都沒有搞清楚就開始誤導祖國的花朵,其行可惡,其心可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