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AI、物联网、区块链时代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AI、物联网、区块链时代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创造了有文字记载以来三千年的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汉唐盛世威名世界。在政治、科技、文化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惜,盛极必衰。自满清以来,曾经的辉煌导致中国人开始固步自封,直到被欧洲列强靠着先进武器征服时,方才警醒过来。然而,我们已经从曾经的领头羊沦落为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用短短几十年,完成了从农业国家往工业国家的蜕变。但是,比起欧美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科技积累,我们依然还有巨大的差距。而现在,随着AI、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构成的新一代技术革命,带给我们一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物联网是感官肢体,AI是大脑,区块链是神经网络系统。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将冰冷的机器组成了一个“有生命”的整体。而这个有生命的机器体,会极大的提升生产效率,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这里有个最核心的关键所在,就是AI。没错,中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核心之处也在AI技术上。

AI技术有三个关键点:芯片、算法、数据。芯片是计算的硬件基础,算法是计算的逻辑方式,数据是计算的依据。AI区别于以往的软件技术,最突出的就是自我学习能力。可以把AI看做一个学习成长中的孩子,父母给了孩子身体头脑(芯片),老师教给孩子学习方法(算法),而大千世界的各种信息就是孩子学习的知识(数据)。孩子最终学习成果的高低,其实取决于能够接触学习的信息量是否足够丰富系统。当孩子通过足够丰富系统的信息洞悉世界时,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思维体系,培养成了我们所说的“人才”。一个好的人才,可以打破旧的思维禁锢,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身体潜能。也就是说,AI技术的发展,初级阶段着重研发的是芯片(身体硬件),中级阶段着重在算法(基本思想和学习方法),终极阶段着重在数据(大千世界的信息)。当AI有了足够的学习数据,成长进化出真正的“智能”时,AI自身就会优化自己的芯片技术和算法。并从此走向更快速的智能进化道路。

放眼全球,中国虽然没有最强的芯片和算法技术,但在大数据上却是独步全球无人能比。据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4日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1/5。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较2016年底增加283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手机上网比例持续提升。由互联网数据研究机构we are Social和Hootsuite共同发布的“数字2018”互联网研究报告称,在全世界人口达到76亿的今天,全世界网民总数已经超过40亿(约为40.21亿)。

中国如此庞大的网民规模,加上良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积极的互联网生活方式(网购、外卖、社交、娱乐…),构成了足够丰富系统的大数据来源。这给了中国AI技术弯道超车的基础。当AI通过足够丰富系统的大数据进化到一定阶段后,AI就可以不再受到人类技术的约束,以远超人类技术研发的效率解决一切技术问题。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人类文明,一直是在技术的推动下发展。当有一天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再受到技术制约时这何止是百年不遇之大变局,说是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也不为过。

2018年6月13日,3GPP5G NR标准SA(Standalone,独立组网)方案在3GPP第80次TSG RAN全会正式完成并发布。这标志着首个真正完整意义的国际5G标准正式出炉。2018年6月16日,人民日报记者从国际工程实验室会议上了解到:随着完整版5G标准正式出台,我国5G产业将全面启动。测试、研发和试验也将全方位展开,进而为2020年5G的规模商用提供支撑。5G是物联网的基础设施,而物联网是大数据最主要的生产者以及AI处理大数据后的反馈执行者。于是5G商用的进度就成为了争夺AI时代主导权的关键。谁能率先5G商用,谁能率先完成物联网组网,谁的AI进化速度就能走在前面。而AI进化的程度则决定了国家运转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综合国力的排名。目前,中国在5G商用进度上,还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这里插入一个关于AI的真实故事。2017年12月,引起大众关注的一件事就是DeepMind的AlphaGo在围棋赛场上一战成名,但这家谷歌旗下的公司一直没有停下发展的步伐,又推出了AlphaGo Zero ,只需要三天的时间,从空白的状态学起,在无任何人类棋谱输入的情况下,迅速自学围棋,击败了“前辈”AlphaGo。最新的AlphaGo Zero从零开始训练,除了基本的规则没有其他“知识”,8小时的学习就击败了与李世石对战的AlphaGo v18,又经过4小时的训练,击败了世界顶级的国际象棋程序——Stockfish,紧接着,又是2小时的训练之后,日本将棋Elmo也败在它的手下。这就是AI进化到一定程度后,脱离人类技术在自我学习后展现出的巨大能量。

2017年5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贵阳数博会上发表了《数据创造价值创新驱动未来》的主题演讲。其中讲到,未来的三十年会把很多今天看来很可能的事情变成了不可能,会把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我想先讲一些比较哲学方面的问题,也跟大家思考。去年我提了一个观点,我说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出现,我们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将进行重新定义,我们在过去的五六十年,大家认为市场经济要比计划经济好很多。但我个人觉得,未来三十年,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将会被重新定义。我这个观点在国内得到了很多的经济学家一致批判,大家觉得我是胡说八道。这里我自己先告诉大家,我指的计划经济不是那时候苏联的计划经济,也不是中国刚开始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最大的差异是,市场经济有一只无形的手,我想问大家,如果这只无形的手你愿意摸到,你愿意做计划吗?在大数据时代,特别是万物互联的时代,人类获得数据的能力远远超过大家想象,人类取得对数据进行重新处理以及处理的速度的能力也远远超过大家,不管是AI也好,MI也好,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我想说明的一个问题,由于大数据让市场变得更加聪明。由于大数据,让计划和预判成为了可能。

在没有AI和大数据之前,计划经济因为人类对世界运转规律了解的局限性,更容易在重大计划上作出甚至是无法扭转的错误决策。而市场经济却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表现出充分的活力以及纠错能力。也因此,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出了明显的胜负,自由市场经济成了世界主角。在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也将中国拉出了经济泥潭,让中国在今天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国有企业依然存在人浮于事、行政效率底下的弊端。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中国,即便在自由市场经济的发达国家,国有经济体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而在自由市场经济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私有化。但对于中国,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基石和经济支柱,没有私有化的退路。

直到“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这种以“分布式记账”为特点的技术,在信息真实性的验证上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官僚系统,是人类几千年文明中为了保证社会秩序而诞生的管理系统。其实官僚系统的运作,就是收集验证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信息问题,并在决策层作出判断制定解决规则命令,最后执行规则命令。官僚系统中的各层级管理者,起到的作用就是审核信息的真实性,并且根据规则具体执行。这也就构成了权力的核心“审核”和“执行”。官僚系统的管理架构,就是围绕“审核”和“执行”的权限大小布置构成的管理网络。这样看来,官僚系统的运作,尤其是中低层级的运转,完全可以由区块链技术完成。

区块链技术介入官僚系统后可以避免人为原因的效率低下问题,极大的提升管理效率。无论运用到企业管理还是国家管理中,都是社会运转效率的加速器。也可以最大程度的解决官僚腐败问题,给社会创造更加公平的环境。经过区块链技术改造的官僚系统,就像从刀剑到枪炮的技术革命一样,整个社会都因技术而产生质的变化。谁能率先完成区块链应用变革,谁就拥有了可以超越竞争对手的社会运转效率。

相对于AI和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对大部分人而言太过于抽象。下一篇我会推送一篇《通俗讲区块链技术及应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