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企業實行績效考核,基層員工從來只有考核的份沒有獎勵,正常嗎?

蘇sir21


這個要看是什麼樣性質的工作,如果員工從事的都是標準化的熟練性工作,是按章作業,則達標就是基本標準,因為公司給你付工資了,不達標就是不合格,只罰不獎沒有什麼問題。當然為了鼓勵員工,企業也應該挫子裡撥將軍,要在一定階段對裡裡做的相對好的給予標杆性獎勵。

象你說的,所有員工考核指標都完不成,應該是對員工能力有一定要求的,從事的工作帶有一定的創新性或突破性,需要員工有一定天賦和運氣,這種工作一般應以激勵為主,大家都達不成,說明標準有問題。真正的考核標準應該是基於員工的能力與薪酬標準的,考核的標準要符合員工的薪酬水平,也要匹配員工的能力,即基本的標準目標,在員工正常的工作狀態下是可以達成的。而對超出能力的標準增加,不是不可以,但一般只要員工達成基本目標就不應該罰,而如果在基礎上有增長就應該激勵,哪怕員工沒有完成最終的目標。因為員工已經努力了,已經對原有目標水平有了一些提升,雖然不高,但畢竟是在做增量,做的沒哪麼高,有員工能力問題,也就市場機遇和運氣等問題,有時員工是自己控制不了的,不要打擊員工的積極性。

當然如果員工連基本的標準要求都達不到,就一定要罰了,因為員工的表現對不起公司已經向他支付的工資,而且正常情況下應該達到,你卻達不到,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責任心問題,就如同填寫報表,報表填寫100%準確是應該的,如果有錯,只能說員工不認真,罰沒有商量,不要說出一次錯,扣2分,因為2分沒有意義,如果你填個報表都能出幾次錯,扣你100分有用嗎?沒有,有三次,領導就瘋了,就要開除你了。

考核的關鍵在於要客觀、公平的評價員工的績效表現,如果是在做增量,就要以激勵為主,如果是在做維持,保持現有的水平狀態,就要監督為主。這兩者的員工表現一個是功勞、一個是苦勞,不要混到一起。

而且對於做增量的員工,還要重獎,而不是考核中按權重加上幾分,創新性的工作業績,要打破100分、120分的滿分限制,如果真的有重大市場突破,獎勵員工200分又如何,因為通過他的突破,你企業的又上了一個臺階,企業就是這樣一個個的臺階發展起來的,原地踏步的企業一定會死亡,而邁小步,但是在前進行的企業,總會充滿希望。


管理鍊金


企業實行績效考核,基層員工只有考核,沒有獎勵,正常嗎?

這是一個好問題,俗話說的好:企業老闆要的是考核,作為普通員工要的是獎勵、激勵!

這兩者表面看似矛盾,實際是可以實現共贏:企業拿到高績效,員工收穫的是高薪酬獎勵!

但是發生的事實是,大多企業(包括國企和民營企業),採用的仍然是工業時代的KPI績效考核模式,就造成了這位網友反映的現象:很少拿到獎勵,而且還會有扣罰。公司定的高目標,遙遙無期,比“西天取經”還難!這太正常了!

因為傳統的KPI的績效考核的,有這5大特點:

第一、KPI喜歡訂高目標,一般用“達成率”做指標。

第二、KPI喜歡做減法,一些指標的達成率要求是100%,或者極限值。

第三、KPI喜歡重考核輕激勵、負激勵大於正激勵。

第四、KPI喜歡考核表面價值而忽視真正的業績,忽略了企業的真實需求。

第五、KPI喜歡與績效工資掛鉤,但幅度有限,激勵力度差。

現代互聯網時代,很多優秀的企業公司已經摒棄KPI。

一度創造奇蹟的小米,其創始人雷軍從團隊成軍之初就強調“去KPI”。在金山實施過事無鉅細的管理,但公司上市後股價依然被百度、騰訊碾壓,雷布斯認定這種KPI主義不能為企業帶來價值,於是走上了一條新路。2016年1月,小米召開名為“2016小米鬧天宮”的年會,雷布斯宣稱:“我們決定繼續堅持‘去KPI’的戰略,放下包袱,解掉繩索,開開心心地做事。”

企業最大的善良在於為員工搭建出施展才華的平臺,而員工最大的善良在於在平臺上釋

放自我的才華,不要浪費企業投入資源的成本(甚至機會成本)。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

我藉此機會,在這裡,也奉勸企業經營管理者們,繼續使用高壓的目標管理和負激勵的管理方式,妄圖完成企業的業績,可能會讓你們失望!

推薦使用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不要等明天,明天太遙遠,今天就行動!

與作者保持緊密互動,瞭解更多薪酬績效管理方面的理念以及來自一線的落地建議。

運營:王老師

分享是一種美德,如果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或幫助,歡迎評論、收藏、轉發、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創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