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中国一半以上家庭零存储,危机来了怎么办?

有无数人在感慨:明明收入可以,月薪过万,有车有房,日子却过得心惊胆战:不敢休息、不敢辞职、不敢放弃、不敢倒下、甚至连死都不敢。我们对未来怀着无比的恐惧,总觉得所有的一切都会瞬间消失;最害怕的是生病,哪怕不是大病,都可以让几十年的打拼瞬间化为虚无。原来,我们一直处于这样一种紧绷、满负荷的状态,在满负荷的压力与债务中,满负荷地生活、满负荷地工作、也在满负荷地消磨。面对风险,丝毫没有抵抗的能力,哪怕一根稻草,也能压死疲惫中的骆驼!

中国一半以上家庭零存储,危机来了怎么办?


去年12月10日上午,一名42岁的程序员,从楼顶一跃而下。一个月前,他被领导谈话,意思是,你被炒了!看看他的履历,北航本科、南开硕士,一路985名校,华为工作8年,中兴工作6年,一路大公司;深圳有车有房、两个孩子、年薪几十万,还有一定数量的股权。至少在被辞之前,一路高歌猛进,是别人想要而得不到的生活,可即便如此,在危机面前,同样是如此不堪一击。

出事后,他的妻子说:我们的家庭支柱倒了,留下我和9岁的儿子以及2岁的女儿,四个年迈的老人茫然失措,让我天崩地裂!!完全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怎么办?

哪怕年薪几十万,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样脆弱。高材生的自杀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很多人表示,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明明收入可观,可生活却一直处于紧绷、满负荷的状态。有人感慨:“人到中年的情况就是,目前的收入基本上都花在房子按揭上了,家庭花销要掐着指头过日子,一失业,整个世界就崩溃了。”

中国一半以上家庭零存储,危机来了怎么办?


判断自己的生活是否紧绷,一个最好的标准:半年不工作,你的生活是否还能正常运转,包括你的房贷、车贷、信用卡,都能正常还款。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的生活留有余裕,足够应对突然的震荡;可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的生活其实很紧绷,在高负荷的状态下,有可能不堪一击。

然而,大部分人的生活,都处于一种高负荷的状态。一位朋友是这样描述自己生活状态的:每月工资一发,房贷、信用卡,就得扣掉大半,剩下的,宝宝花费多少、吃饭花费多少、老婆买衣服、化妆品花费多少,左算右算还是不够。曾经挥金如土,现在经常为了一块钱吵得面红耳赤,一到月底,就盼着工资早日发放。晚上老是睡不着,万一生病了怎么办?万一生病了怎么办?万一生病了怎么办?家里一分储蓄都没有啊!

中国一半以上家庭零存储,危机来了怎么办?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报告》指出,在中国储蓄最多的10%家庭,拥有全部储蓄的75%;另外35%的家庭被称之为储蓄较多,他们占全部的25%。最后,剩下55%的家庭,他们的储蓄是多少呢?答案是0。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家庭几乎是0储蓄,没有一分多余的钱。

零储蓄意味着什么?在国外,你或许可以依托健全的社保体系,不至于摔得粉身碎骨。可在一个住房、医疗、养老、教育、失业等社保体系完全不成熟的社会里,零储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稍有危机,都可以将一个家庭压得彻底抬不起头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