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證悟:見與不見,空性就在那裡

佛教中的開悟、證悟、見道、見性總相都是指我們的心以現量的方式親證空性。也就是由凡入聖的那一刻。

但是很多人對見性也有一些誤解:認為見性就是見到自己的“自性”、看到一個“本來的我”、看到一團光、看到自己的心、親身體驗到一種超自然的狀態等等。

證悟:見與不見,空性就在那裡

其實見性並非如此,見性是指證悟了宇宙萬法存在的本質,而諸法的本質並不是“自性”、“一個本來的我”、一團光、自己的心、一種超自然的體驗。

想要了解諸法的本質是什麼,先要了解一下【本質】是什麼。一般來說任何一法都有許多暫時的特徵,也就是世俗的本質,任何一法也都有一個究竟的本質,也就是勝義的本質。

暫時的本質比如說杯子具有裝水的特徵、杯子有剎那生滅的無常特徵、我們的心識具有唯明唯知的特徵、輪迴具有苦的特徵等。所有這些特徵都依著不同的事物而有不同,但是諸法都有一個唯一的、共通的本質,也就是諸法究竟的本質——空性。

證悟:見與不見,空性就在那裡

那麼什麼是空性呢?空是指空掉、否定、遮除,性是指自性。所以空性的內涵是【諸法皆無自性】,正如心經上所說,諸法自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空性是指遮除自性,證悟空性就是證悟到了諸法並沒有自性的存在,一切如幻化般顯現。一些人認為證悟就是證悟到“自我”,然而自我卻是勝義理智的觀察之下尋找不到的。

還有一些人認為證到了唯明唯知的這個心識就是證悟空性,非也,心只是世俗諦法,心識的本質是心識上的空性,證悟心識無自性才是真正的證悟。

有的人認為見到光、見到超自然的現象就是證悟,其實見到任何的形色都只是眼識這種心的作用,眼識只能見到世俗諦法,除佛以外的有情眼識都無法見到空性。

證悟:見與不見,空性就在那裡

有更多的人認為心識一切無分別就是證悟空性了,其實人睡著以後也是無分別,但並非睡著都會證悟啊。所以現證空性時的確是無分別,但不是隻要無分別就是證悟啊。就象所有的人都需要吃東西,但不是隻要吃東西的都是人啊,動物也是要吃東西的。

空性是指一個法並非如同它顯現般那樣自己在前方成立,它獨立能在前方成立於我們眼識之前的根基是找不到的,如同一個杯子,我們平時看過去,它就是顯現以它自己的能力成立於前方的,但是當我們去觀察時,它是如何自己成立於前方的呢?什麼才是它的本質呢?玻璃?還是組成玻璃的分子?原子?質子?電子?甚至量子?弦?黑洞?我們努力的尋找,然而並不能夠找到。

證悟:見與不見,空性就在那裡

並非我們尋找時諸法的自性害羞般悄悄地躲了起來,無論我們是否尋找,諸法的自性任何時間都不曾存在過。而諸法自性的不存在這件事,也就是【空性】卻一直存在,空性就在那裡,無論你見與不見,無論你承認與否。

凡夫與聖者的區別,並非是聖者面對一個無自性的杯子,而凡夫面對的是有自性的杯子。區別是凡夫執杯子是有自性,而聖者不再執它有自性。無論凡夫與聖者,任何時間他們面對的都是同樣無自性的杯子,杯子始終是無自性的,無論你執為什麼。

真正的佛法是理性的抉擇,是對客觀世界真實的解讀,並非只是杜撰出來安慰我們心靈的麻醉品。這和你原來對佛法的認識一致嗎?留言區交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