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1 成功要靠才幹,不是蠻幹

成功要靠才幹,不是蠻幹

今天晚上是我近來最疲憊的一晚,疲憊到吃完晚飯就想在床上舒服的躺上30分鐘,即便是我知道在接下來的三個小時裡要完成一篇文章和大量稿件的閱讀。

每一分鐘都不敢浪費,每一分鐘都想浪費。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狀態呢?主要是因為我今天又幫司機扛樓了,今天挑戰格外大,客戶要求把貨品搬到五樓去,但我們去了目的地之後一看傻了眼,第一樓就是這樣的:

成功要靠才幹,不是蠻幹

長長的1樓臺階,整整31級臺階,本來是5樓的高度硬生生的被提升到了6樓,扛過樓的人都知道,到了三層之後每一層的難度雙倍提升,爬六樓相當於爬三次3樓的難度。

更何況是你身上放著80斤的貨物。

這次貨物不多,一共30包外加一些輔材,我跟司機一人一半,每個人需要上十次樓。

從我們開始的第一趟起,爬到樓頂就開始喘氣如牛,我更是直接趴在樓上的一個紙箱子上大口大口的喘著氣。

今天我們聊上樓,不是說意志力,也不是說極限的問題,是想跟大家聊聊關於奮鬥的方法。

而想法的來源,就是我今天扛樓的體驗。

先跟大家說一下扛樓的收費,一般來說我們這個貨物是按照包計費,一包一層是一元錢,我們今天的30包貨上6樓的收費應該是30*6=180元。

我們兩人大概花了1個小時,每個人得到90元。

看到這裡,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覺得價格不錯,亦或者覺得這個活還不錯。

但當你真正實際來乾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活真的不好乾,又髒又累又危險,一個不注意一腳踏空,可能就從樓梯上摔下去,背貨的時候也很容易閃著腰。

我經常會和專業的搬運工打交道,儘管他們也能月入萬元,但我從來不會覺得他們是輕鬆的,相反他們的每一分錢,都是一步一步用力踩踏上去的。

儘管他們月入萬元,但我依然不推薦有人去做這個行業,因為這個行業是屬於真正的“蠻幹體系”。

成功要靠才幹,不是蠻幹

除了扛樓,其實現在還有很多“蠻幹”的職業和“蠻幹”的活法。

很多搬運工去扛樓,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年輕的時候沒有文化,只能賣體力活做營生,這我能夠理解,但我們現在身處21世紀,很多年輕人有文化,有見識,還在做“蠻幹”的事情,我就很不能理解。

為什麼,不多動動腦子?

舉個例子來說:

這兩年新媒體行業實在是太火了,我身邊的很多朋友通過寫作月入數十萬,也有很多很多的人開始加入到寫作大軍這個行業。

但,火的人還是不夠多,低水平努力者遍地都是,很多人看著自己的作品一聲嘆息:

哎,為什麼我寫的這麼好沒人看,讀者都是什麼眼光?

打住,打住,打住。

沒人看不是讀者的問題,99.9999%是你自己運營上出現了問題,或者是你的作品本身還不夠好。

國內現在寫作的平臺太多了,一點資訊,頭條,簡書,微博,公眾號等等,每一個平臺都有足夠多的頭部作者,而更多的是尾部作者。

很多尾部作者還在堅持著寫作,堅持日更,堅持從生活領域中抽出時間來寫作。

有收穫者寥寥無幾,通過“堅持寫作”來獲得成功的也不見有幾個。

出現這種情況,最大的原因就是很多人還在“蠻幹”。

大多數人沒有考慮讀者,沒有考慮平臺,沒有考慮到平臺的福利體系,甚至沒有對行業有足夠的認知,他只是簡單的寫寫寫,然後就等等等。

前一段時間我去外面學習,在學習中遇到雨滴姐做分享。

她有一些內容真的對文字創作者很有用,她說:

“我們的很多作者太喜歡寫寫寫,而忘了比寫更重要的是瞭解閱讀作品的人,你從來不去後臺研究那些數據,從來不看平臺的數據,從來不研究你哪些文章火熱和平淡,你就想成功,那才是真的見鬼了。”(最後一句是我自己加的)

年輕人和年輕人之間拼的到底是什麼?

歸根結底拼的是學習力,誰先掌握這個社會有需求的本領,誰就先變現,這是時代的鐵律。

所有的領域,需求的都是掌握本領的人,而不是在這個領域內有很長經驗的人,經驗有時候說明不了多少問題,有才能的人,更高效的去做事,一天的時間比很多人一個月創造的成績還顯著。

這是“才幹”,不是“蠻幹”。

成功要靠才幹,不是蠻幹

如果你是年輕人,恰好你目前也沒有成功,不妨看看你最近做了什麼事情,是不是處在一個蠻幹的狀態。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蠻幹,可以給自己一個短時間的止損過程,比如你在堅持一件事情,你要根據你做的這個事情做出最基礎的判斷,厲害的人出成績花了多長時間?

你花了雙倍的時間還沒有出任何一點成績,那你可能就要思考,是不是要換個思路,換個方法,換個思維。

不要蠻幹,不要一味的等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