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醫生,請老實告訴我,我感染了HIV愛滋病毒,還能活多久?

醫生,請老實告訴我,我感染了HIV愛滋病毒,還能活多久?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如果朋友得了愛滋病,可以為他做些什麼?

這是感染者最常見的問題之一,也是感染者的家人、伴侶都想知道的事情。在歷史上不同的年代問醫生,得到的答案會完全不同。

曾經的世紀絕症

1980 年代是 HIV 疫情剛萌芽的時代,那個年代還沒有證實有效的藥物能控制 HIV 病毒,所以得病幾乎就是等同宣判死刑,平均壽命只在一兩年以內,引起全球恐慌。由於大批的年輕人罹病後快速過世,無藥可治、醫生都束手無策,於是 HIV 很快獲得「世紀絕症」的封號。

2014 年榮獲奧斯卡男主角、男配角雙料小金人的電影「藥命俱樂部」,就是在講那個年代的故事。馬修麥康納飾演的德州牛仔,得知自己感染 HIV 之後,無法承受美國醫院提供給他的臨床試驗藥物,因此大膽從墨西哥走私仍屬非法的 HIV 藥物與健康食品,成立藥命俱樂部來幫助自己與其他 HIV 感染者,結果許多人因此延長了壽命,牛仔本人則在診斷 HIV 後努力活了七年,在 1992 年過世。

三十多年來,許多登上大銀幕或舞臺的作品,像是湯姆漢克主演的「費城」、音樂劇及翻拍電影「吉屋出租」、HBO 電視電影「血熱之心」,都仍然在描述 1980 年代 HIV 感染者與死亡畫上等號的故事。電影的影響無遠弗屆,許多觀眾往往誤以為二十一世紀的今天 HIV 還是無藥可醫。真實的情形是,「世紀絕症」老早就不是絕症了。

1996 年何大一博士發明雞尾酒療法,把多種 HIV 藥物合併使用來治療 HIV,改變了 HIV 世紀絕症的面貌, 治HIV愛滋也可以抗瘧疾。感染者的平均壽命快速延長,活二十年、三十年都不再只是夢想,而是可以真正達成的,而且是有品質的活著,不但外觀正常,身體健康更能維持與一般人無異。

醫生,請老實告訴我,我感染了HIV愛滋病毒,還能活多久?

究竟能活多久?

「平均壽命幾乎跟國人一樣。」這是最近幾年的醫學研究,一致的答案。

2010 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發表的研究,推估診斷 HIV 時還沒有發病或免疫低下症狀、而且診斷半年內仍不需要服藥的 HIV 感染者,平均壽命跟一般荷蘭民眾相比,只相差 0.4 到 1.4 年。

荷蘭的研究顯示,如果你是男生,在 25 歲附近診斷出 HIV,預期可以活到 77 歲;如果你是女生,在 25 歲附近診斷出 HIV,預期可以活到 82 歲。假如你在 25 歲診斷HIV,預期只會折壽 0.4 年。假如你在 55 歲診斷HIV,預期只會折壽 1.4 年。

2013 年美國與加拿大發表的大型世代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感染者的平均壽命預估可達 70 多歲,逼近一般國民平均壽命。男女沒有明顯差別,但是感染 HIV 的靜脈藥癮者的平均壽命比較短,推估大約 50 歲。感染 HIV 的男男間性行為者,平均壽命則較長,推估大約 89 歲。另一個影響因素是最初診斷 HIV 時的 CD4 數值,如果一開始 CD4 數值超過 350,平均壽命推估也可到 89 歲。

並非所有 HIV 感染者都可以這麼樂觀。假如已經發病,或出現免疫低下症狀(例如:口腔念珠菌感染、帶狀皰疹等),再來會發生嚴重併發症的機率比較高,這當中有一部分感染者會不幸死亡,因此拉低整體的平均壽命。發病要先過得了發病那一關才能往後看,發病後一年內危險最高,特別是前半年,通常能平安度過發病後一年的危險期、 CD4 升高到 200 以上,後面的平均壽命可能就跟其他感染者差不多了。假如只是出現免疫低下症狀,根據荷蘭的研究,對平均壽命的拉低可能在 1.8 ∼ 8 年之間,但這個誤差範圍比較大,會受各自的免疫力差異影響。

除了 HIV 之外,要強調的是,平均值只是一個參考。所謂平均,就是有人可能只活到 54 歲,有人卻活到 100 歲,平均起來是 77 歲,所以不要把數字當成魔法,如果不好好聽醫生的話接受治療,那神明顯靈也無法保佑活到七老八十。

而且,人會死亡不是隻有得 HIV 一條路,該注意的保健習慣:戒菸、戒酒、多運動、注意血壓和體重等,是任何人想長壽就應該注意的。尤其國人常見的慢性病,像是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等,才是長期殺手,HIV 感染者跟一般人一樣都應該特別注意。

不管有沒有感染HIV,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延長壽命的關鍵。2014 年人的平均壽命,男性是 76.7 歲,女性是 83.2 歲,與歐美接近。 HIV 治療與照顧水準不輸荷蘭, HIV 感染者只要不拖延到發病或免疫低下才診斷,並且好好聽醫生的話、接受治療,壽命應該與歐美的感染者相當,會活夠本啦。

口頭禪是:「你可能會活得比醫生更久。」醫生的平均壽命似乎也比一般人短。請放心跟你的醫生比賽看看,在生存的延長賽上,誰先走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