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元朝和清朝的統治者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嗎?

二黑豆1


時代發展至今,國家的概念已經十分的全面了,毋庸置疑,國家是由民族所構成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不過以前是怎樣的,你知道嗎?很多時候我們願意用現在的標準去評判一些過去的事情,往往會發生一些趣事讓我們哭笑皆非,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關於元朝的掌權人到底覺得自己是哪國人?蒙古國人還是中國人?話不多說,我們下面直接進入正題。

如果我們以現在的標準去衡量過去的話,當時的成吉思汗率領的軍隊驍勇善戰,橫掃亞歐大陸的傳奇至今讓我們難以忘懷,對於成吉思汗來說,中國只是自己佔領眾多領土的一部分而已,所以說成吉思汗並非中國人,而忽必烈元朝是被寫入中國史料傳記的朝代,所以可以斷定忽必烈為中國人。

所以我們無論從民族史上還是中華的史料記載上都能確定成吉思汗是一位蒙古人士,而且一些西方的學者也是斷定了成吉思汗蒙古人的說法。不僅如此,他的兒子們建立的一些汗國也證明了這一點。在孫中山的觀點"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中,我們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孫中山和他率領的一些革命黨人都認為元朝的統治者並非中國人,這也印證了上面西方學者的觀點。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清朝時,蒙古族曾和當時清朝的皇室滿族接觸很頻繁,不僅有聯姻還有一些政治上的聯盟。可以說在當時兩個民族融合交流得不錯,這也為當今蒙古族成為我們中華民族一部分拿出了一些歷史根據,同時也為元朝成為中華歷史提供了理論依據,找到可以反駁西方觀點的依託。

蒙古族的歷史我們不容置疑,他的的確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但那些秉著西方觀點的學者們,總是倡導主權國家,幻想把蒙古歷史從中國歷史上剝離出去,讓它成為一個獨立的蒙古帝國的傳說故事,如果這麼說,中國是被蒙古侵略,成為了蒙古國的一部分,大家想想,應該都會體會到這其中的荒唐。所以綜上所述,我們不難能明白和清楚,元朝統治者究竟算是中國人還是蒙古人,這就是屬於歷史真相的最真實答案,元朝的掌權人就是地道的中國人!


傲嬌的小農人


清朝的情況就不用多說了,因為在滿語中就存在對應於“中國”(dulimbai gurun)概念的同義詞語,這表明滿洲統治者並不排斥自我認同為中國人的做法。

我主要介紹一下元朝統治者對中國的看法,元朝的情況其實要比清朝更為複雜。

首先,在13世紀元朝統治時期,官方並沒有“中國”這個地理政治區域的概念。到目前為止,還未見到有元代的蒙古文獻稱“中國”的記錄。

在元代蒙古人的心目中,他們的國家來源包括:作為發祥之地的蒙古高原,即“達達田地”(mongγol-yin γajar),華北原本由遼朝統治過的“契丹”(kitad),南部由前南宋統治的“囊加歹”(nanggiyad),被稱作“土伯特”(töbed)的西藏,以及前西夏統治地區的“唐兀惕”(tangγud)等等地區。這些不同的政治單元最終被名為“大蒙古國”(yeke mongγol ulus)的國家所統轄。

圖為貴由汗印璽

“大蒙古國”(yeke mongγol ulus)是元朝的正式稱號。如圖所示,公元1246年,羅馬教宗英諾森四世(Innocent IV)派遣使者柏郎嘉賓與蒙古可汗貴由會面後,貴由汗在寫給英諾森四世的波斯文信札上,就鈐蓋印有“大蒙古國”字樣的印璽。該璽文曰:

möngke tngri-yin/kücündür. yeke Mongγol/ulus-un dalai-in/qanu ǰrlγ. il bulγa/irgendür kürbesü/büširetügüi ayutuγai.
“長生天底氣力裡,大蒙古國大汗之聖旨:聖旨所至之處,內外民人,宜崇敬惶恐。”

行文至此,我想答案已經比較清晰了。在元朝統治者的心目中,他們確實沒有像清朝皇帝那樣明確的“中國”認識,恐怕也沒有“中國”的概念。

但是,如果統治者心目中沒有“中國”的意識,這是不是意味著元朝不是中國呢?答案當然也是否定的,這其實是不同的問題,我在此就不展開講了。


HuiNanHistory


元朝、清朝統治者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有非常可靠的證據可以證明,元世祖忽必烈在給日本人的詔書中說:“日本密邇高麗,開國以來,亦時通中國。至於朕躬,而無一乘之使,以通和好。”元世祖認為自己是中國的皇帝,指責日本開國以來,“時通中國”,但是到了他即位以後,“而無一乘之使,以通和好”。

(元世祖忽必烈畫像)

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大義覺迷錄》中說:“徒謂本朝以滿洲之君,入為中國之主,妄生此疆彼界之私,遂故為訕謗詆譏之說耳。不知本朝之為滿洲,猶中國之有籍貫。”在這裡,雍正皇帝明確指出,滿洲是中國的籍貫,不能“妄生此疆彼界之私”。

(雍正皇帝畫像)

慈禧太后在和外國婦女接觸之後,對歐美國家的貴族婦女通過繪畫、教書等方式賺取生活費的現象,曾經說道:“此種文明,實為奇特。在我中國,父母既亡,為之子者,有撫養未嫁姊妹之天職。”注意,慈禧在這裡用的是“在我中國”。

其實,在古代的東亞世界,不僅中國的少數民族自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就連韓國、日本、越南、琉球等國的知識分子也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如朝鮮《宣祖實錄》裡有這樣的記載:“至於大明,以八道郡縣,皆隸於遼東,衣冠文物,一從華制,委國王御寶以治事。”

日本奈良時代的廷臣藤原廣嗣說:“北狄蝦夷,西戎隼俗,狼性易亂,野心難馴。往古已來,中國有聖則後服,朝堂有變則先叛。”藤原廣嗣在這裡認為日本是中國,日本列島周邊的少數民族,蝦夷人、隼人“狼性易亂,野心難馴”。

越南的國王在對待東南亞其他國家時,常常與中國、華夏自居,越南後黎朝第五代國王黎聖宗(1460年至1497年在位),曾經在征服占城的軍事行動中說“自古夷狄為患中國”,在這裡黎聖宗儼然把自己主政的越南當作中國。


騰飛說史


其實“中國”這個詞語,在古代並不是國家這個概念,狹義的講“中國”意思就是漢族之國,廣義的講乃是“中原之國”“中央之國”的意思。梁啟超在闡述中華民族的時候說過“中國之民族,僅為漢族,而今中華民族,則是漢族及中國領土內一切民族”,大意是這樣,原文記不清了,這也就說明漢族以外的民族在古代可能並不被當時的人認為是“中國之人”,而少數民族在古代也不一定自認為是“中國之人”。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雖說近現代都將蒙元和滿清列為中國朝代,蒙古族和滿族等民族在辛亥革命後也正式以法定方式定為中國人,例如中華民國明確憲法規定“五族共和”,國父孫中山也明確表示驅除韃虜,並非驅除滿人,而且驅除以愛新覺羅家族為首的專制派,可以看出近現代人基本上都將蒙滿認定為中國人。

那元清的統治者是否將自己認為是中國人呢?元朝因為年代久遠,加之統治中原時期較短,無法明確瞭解到蒙元統治者是否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我認為蒙元那個時期元朝統治者還沒有中國人的概念,古代人將蒙元列為中國主要有兩件事情,一是元朝為前朝注史,但我認為這是漢族官員的強力推進。二是明清統治者祭拜忽必烈,我認為這也是後續朝代為當時建立的朝代的法理性運用的政治手段。雖然蒙元不少皇帝都很尊崇漢族文化,但在當時他們應該也只會認為自己是中原之主,而並非中原之人。

而滿清初期其實和蒙元有點類似,但隨著入關統治地時間長久,加上漢化情況比較迅速,中後期的滿清統治階級我認為會自認為自己是中國之人,例子很多,比如乾隆皇帝修建帝王廟,祭拜中國自古以來的有功皇帝,宣佈天下“中華諸統,絕不斷線”,說明以乾隆皇帝為首的統治階級,已經將自己融入到了中國之中,後來的嘉慶時期,白蓮教攻入紫荊城,嘉慶皇帝悲傷的自言道“自唐宋以來,未有此事,愧對列祖”,直接說明嘉慶皇帝完完全全默認自己和唐宋以來的皇帝一樣都是中國之人,間接也說明皇室地教育也是這樣教育的。後期的滿清統治階級就不用說了,雖然統治地丟人,但也不至於自稱不是中國之人,後期日本扶持的偽滿洲國的建立,溥儀邀請原滿清的幾個王爺去滿洲國,比如載豐載詢怒罵溥儀,寧可乞討也不當“漢奸”,也說明滿清以前的貴族也自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的公民。抗日戰爭中,參加抗日的原滿親貴也數不勝舉。

例子就不多舉了,我認為在當時蒙元真無法確定,但滿清肯定自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其實無論古代如何,現在我們中國56個民族是一家,都生活在這片神州大地上,團結就是厲害,中國富強指日可待。



曹老師xixi


個人對那些把元清統治者作為中國人的看法非常不解,元清在創立之初絕非中華正統,尤其是蒙元,蒙滿兩族在最初不是華夏族總是事實,它們建立的元清兩朝也不是為了主動融入華夏族,反而是為了滅亡、奴役華夏族,蒙族人終元一朝都未接受漢文化(元滅後逃回老家),滿族則是在謹慎、有限地接受漢化的情況下篡改漢文化(清初剃髮易服,清滅後回老家成立偽滿),只是在這兩個朝代覆滅後,在漢地留下大量的蒙滿和其他民族的人,後來建立的政權必須接受這個現實(兩個朝代打心裡就認為漢地非自己的地方,否則怎麼會回老家去)。誠然蒙滿兩族毫無疑問現在是中華民族的一員,但元清建立之初則不是華夏族,它們只是元清建立的結果而已,是元清兩朝覆滅後的政權必須接受的事實。

講歷史必須站在歷史的角度來看,拿今天的眼光看問題是不合適的,如果認可元清兩朝和蒙滿兩族最初的合法性,那二戰期間的小鬼子也必須得到認同,以後的異族入侵也同理,但這是不能接受的,這也是為什麼在民族危機的時候,我們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多的漢奸的本質原因。漢奸們認為總有一天漢人會習慣被異族統治,幫助異族屠殺同胞的“貳臣”們總有一天會得到認同,異族建立的朝代也會成為正統朝代。因此為了在下次民族危機的時候沒那麼多的漢奸,也不能認同元清,但目前在中國境內蒙滿兩族是我們的兄弟無疑。

個人認為這是一個概念的問題,在漢朝之前沒有民族的概念,周朝範圍內應屬周人,漢朝以後才有了民族的概念,隋唐以後把包括魏晉時期的五胡也算在漢族之內,元時則又把部分遼金統治下的民族也算為漢族,華夏族逐步融入了很多異族,而蒙滿兩族始終未融入,至清末,出現中華民族的概念,就是為了解決蒙滿兩族在中國範圍內的民族身份問題


過河殺賊殺韃子


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是元人。肯定不是中國人。

清朝統治者是滿人,是清朝人。肯定不是中國人。

今天的你我都是中國人。不錯。

如果300年後中國土地上存在了一個叫xx國的國家。

難道我們又稱為xx國的人了?

顯然是胡說八道,思維混亂。


依照這種邏輯,秦始皇同是也是漢朝人,唐朝人,宋朝人,明朝人?

顯然這種邏輯往下推論,是荒謬而扯談的。


你我的標籤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將來走進歷史了,我們的標籤也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而絕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變成了xx人,xxx人。


張子曰


古代的“中國”和現在的中國不同,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辛亥革命”以前的封建王朝都是以國號作為國名,並非以中國作為國名。所以,他們對外的稱謂也不同。比如,元朝統治時期,國與國交往的時候,使者也只能稱自己是“大元國”的使臣,而不稱自己是中國的使臣。清朝也是一樣,與西方交往的時候,也稱呼“大清國”,而非中國。清朝被推翻以後,孫中山等人建立了“中華民國”以中國作為國名,才正式誕生。

“古中國”泛指中原地區,華夏、中華、九洲也稱“中國”,也就是以漢人為中心的統治區域,統稱中國。在古代,誰做了中原的主人,誰就成為“中國”的主宰!那麼,古代的元朝和清朝的統治者,是否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呢?

忽必烈滅掉南宋以後,曾想征服日本,在給日本的詔書當中也提到過“中國”:“日本密邇高麗,開國以來,亦時通中國。至於朕躬,而無一乘之使,以通和好。”我相信不用翻譯,大多數人也看得出來其中的意思,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也自稱是中國人啊!此外,元武宗海山繼位後,頒佈詔書時說過一句話:“仰惟祖宗應天撫運,肇啟疆宇,華夏一統,罔不率從。”這句話的大意是“在祖宗的庇護之下,開拓疆域,華夏統一,沒有不順從的。”元武宗海山提到了“華夏”,而“華夏”即“中國”的意思,元武宗海山也自稱是中國人。忽必烈做了中國的皇帝,對外自稱“中國人”沒毛病。

清朝入主中原以後,建立了一個多民族大一統的“大清帝國”,入主中原以後,滿人全部被漢化,統治者也都稱自己是“中國人”。可以說,清朝皇帝,將自己稱作“中國人”比元朝更為明顯,且從來不迴避。在順治時期,清朝的政治文書中已經出現了將整個清朝統治區域稱為“中國”的稱謂。在康熙帝與沙皇俄國簽訂的《尼布楚條約》當中,就採用的是“中國”的稱謂,此外《清聖祖實錄》對《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邊界之碑文的記述,能清晰地說明這一點,康熙也自稱“中國人”。雍正皇帝在《大義覺迷錄》中也說:“不知本朝之為滿洲,猶中國之有籍貫。”雍正已經把自己的籍貫,定性為“中國”了。

中國本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大一統國家,由眾多民族組成。很多人說,把元朝和清朝劃分出去的都是西方人和日本人在搞鬼,他們想分裂中國。說實在的,現在中國56個民族,無論那個民族,對外稱呼國籍的時候也自稱中國人吧!所以,元朝和清朝是不是中國人,意思很明白了。如果,由於意義可以提出來,大家探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謀士說


中國是古代中華文明內部的一個法理性的稱呼,並不是指某個地區,而是指佔據著中原地區或者一部分中原地區的王朝,這樣的王朝不是國家,而是朝代。無論是清朝還是元朝,對外的稱呼都是中國。例如近代的清朝對西方列強的自稱就是中國,說明清朝是正統的朝代,而不是藩屬國,只有藩屬國才是國家。而國家的地位在中國古代,與省一級的行政區是差不多。這好比是現在的俄羅斯聯邦,內部就有很多的國家,其內部共和國的地位和最大一級的州的地位是一樣的。最大區別是自治的程度不同。

而且,在中國古代,也沒有民族的概念,只有國家的概念,也就是成為正統王朝之前所建立的國家。例如,清朝所謂的五族,不是指滿蒙藏回漢五個民族,而是指五個地區的族群,以其建立的第一個藩國來稱呼。滿洲人,不是指滿族人,而是指清朝取代明朝之前在東北建立的滿洲國,那麼滿洲國治下的所有民族都是滿洲人。

直到西方文明入侵,民族國家,民族主義思想等內容影響了中華文明各國對歷史的認識。無論是日本人還是越南人,或者是朝鮮韓國人,都形成了民族主義的國家認同,中華文明的朝貢體系崩潰,中國才變成現在中國的稱呼。從而使得藩屬國的國家與中國朝代並立,使得民國以及新中國都成為了國家,而不是朝代,都成為了西方思想體系下的民族國家。

由此,無論是元朝、還是清朝,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而元朝以及清朝的前身蒙古國和滿洲國,都只是藩國,所以自稱的是藩國的名字,也就是蒙古人和滿洲人。而且,蒙古人和滿洲人,也不是指蒙古族人以及滿族人,而是指蒙古國或者滿洲國政權下所有的民族。

那麼滿族人和蒙古族人是不是炎黃子孫呢?答案是肯定的。不同民族的形成是黃帝部落聯盟各部落或者各朝代崩潰後的遺民外逃後在不同地區與其它部落融合的產物,加上歷朝歷代分分合合,才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各個民族。中國現代意義的各個民族,是中國受到蘇聯的影響後區別出來的五十六個民族,與古代中國各族沒有多大的聯繫。現在的蒙古族與古代的蒙古人,現代的滿族人與清朝時期的滿洲人,現在的漢族人與古代的漢人,並不相同,都並不存在直接的民族傳承關係。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傳承的國家,中華文明是一個從源頭開始原生的文明,是從森林遷徙時代定點遷徙階段開始發展起來的文明,並不是東正教文明或者天主教文明這種在大陸擴張時代南北擴張階段,受到其它文明傳播後才逐漸發展形成的次生文明。中華文明歷史上各個族群融合的次數根本就數不清。哪裡分得清楚什麼民族,人為的找區別,劃分民族沒有任何意義。

比如說東正教文明的拜占庭帝國的國家文明已經覆滅,崛起的沙俄帝國的國家文明僅僅是從大陸擴張時代海外擴張階段開始的,只有五百年的歷史,況且沙俄帝國的國家文明還曾經是中華文明與東正教文明交疊的地區,每一個俄羅斯人的影子裡都有一個蒙古人,這是深受中華文明影響的國家文明。因為文明發展歷程的時間比較短,所以他們國內的各個民族都是他們後來征服同化的,與中國國內從黃帝時期各部落在不同的地區形成不同的民族,再在各朝各代的大規模遷徙當中相互融合存在根本性的不同。要搞清楚現在中國各民族的民族史,那不是一兩本書就能夠解釋得清楚的。

受西方文明的影響,中國人自己要把這些東西理順都十分困難,畢竟中華文明不是通過自身發展邁入海洋貿易時代的。這就是原生文明與亞文明的區別,海洋貿易時代的海洋性原生文明只有天主教文明,其它的中華文明、東正教文明、伊斯蘭教文明、印度教文明,這四大文明都是亞文明。所以,現在的中國人都有一種中華文明出現了斷層的感覺,這種感覺的來源不是因為元清兩朝導致的,而是西方天主教文明入侵導致的。中華文明雖然傳承了下來,但是遭到西方天主教文明的入侵後,中華文明自身少了海洋貿易時代商品輸出階段整整一個時代階段的發展歷程,中華文明在海洋貿易時代商品輸出階段沒有任何屬於自己的海洋性文明成就,無論是技術成就,還是文化成就,或者是哲學以及社會制度等。取代儒家思想地位成為中國統治思想的馬克思主義也都是外來的,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也是外來的。

之所以會有元朝以及清朝的統治者是否認為自己是不是中國人這樣的問題,是中華文明在近代衰弱的產物,這是中華文明的悲哀。

什麼是海洋貿易時代商品輸出階段?包括中華文明在內的世界五大文明又是如何形成的?敬請關注青青說文明史,專注解說地理環境對文明興衰進程的影響。


放棄的回憶


首先表達觀點,他們是一定會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認同中國人的身份對於統治國家是絕對有利的。舉個例子,倭馬亞王朝滅亡、什葉派哈希姆家族的旁支建立了阿拉伯帝國的第二王朝——阿拔斯王朝。並且沒多久就皈依了遜尼派,很簡單的道理,遜尼派有絕對的數量優勢,想統治全國,就不應該和大多數人唱反調。中國古代統治者也一樣會因為利益認同自己的身份。除非他們是傻子,能統一這麼大疆域的人,顯然不會是傻子!

“中國人”這個概念,在今天,官方說法是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和護照的人,可在古代卻不是非常明確的。古代也沒有如此強烈的國家認同感,例如今天的中東,你問他是什麼人,他可能回答是阿拉伯人,或者說庫爾德人,也有可能說自己是穆斯林或者哪個部落派別的,這都是民族或者宗教認同感高於國家認同感的表現。中國古代也一樣,他可能會說自己是蒙古人,是滿洲人,是契丹人,漢族也可能先說自己是漢人。即使認同國家,也是認同大清,大明,大元,大宋。時間再往前推移,很多分裂時期,北方稱魏,南方稱漢。西方稱秦,東方稱齊。南書謂北為‘索虜’,北書指南為‘島夷’,又哪一個算中國呢?一脈相承的正統,哪一段歷史都跳不開。


忽必烈

元朝國號都取自《易經》“大哉乾元”之義。1271年忽必烈頒佈《建國號詔》,明確宣佈“大元”繼承了三皇五帝、秦漢隋唐歷代中華帝王的正統,1279年元滅宋統一全國。元朝統治期間,沿襲前代的政治體制,並開創行省制,設科舉,尊孔子,修《遼史》《金史》《宋史》……取代元的明朝給元惠宗上諡號順帝,修《元史》,《明太祖實錄》中也有明確關於承認元朝正統的記載。這是對元朝政權屬性最有發言權的自己“元朝”和繼承者“明朝”的態度。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二月,明太祖朱元璋給北元兀納失裡大王的信中,對元太祖和元世祖的評價如下:“昔中國大宋皇帝主天下三百一十餘年,後其子孫不能敬天愛民,故天生元朝太祖皇帝,起於漠北,凡達達、回回、諸番君長盡平定之,太祖之孫以仁德著稱,為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蠻、海外番國歸於一統,百年之間,其恩德孰不思慕,號令孰不畏懼,是時四方無虞,民康物阜。”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七年八月初一日(1374年9月7日),親自前往南京歷代帝王廟祭祀三皇、五帝、夏禹王、商湯王、周武王、漢高祖、漢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一共十七位帝王,其中對元世祖忽必烈的祝文是:“惟神昔自朔土,來主中國,治安之盛,生餋之繁,功被人民者矣。夫何傳及後世不遵前訓,怠政致亂,天下雲擾,莫能拯救。

康熙

清朝也是一樣的,《清史稿》記載,康熙二十四年,在文華殿以東建傳心殿,專門供奉“師”。有皇師、帝師、王師、周公、孔子,而軒轅氏(黃帝)在這裡是作為三皇之一出現的,自然是皇師之一。

並且《明史》也是清朝所修,甚至入關之時都是打著為了崇禎皇帝報仇的名義,據說都與崇禎皇帝稱兄道弟,自然這些都是有著明顯的目的性,可是在這個問題上,足以證明清朝和元朝統治者,是認同中國人或者說繼承中國曆代正統的!

如果不認同元朝清朝的統治合法性,那麼今天的“五族共和”的合法性又在哪裡說起呢?

誰敢說我不是中國人?

中國,如果作為地理概念或者血緣概念,那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必然就是中國人。同樣一畝三分地,種了一畝小麥,三分水稻,難道麥是中國麥,稻就不是中國稻了?

黃帝

如果作為文化概念,那麼什麼文化是“中國文化”?農耕文化or遊牧文化?中華人文三祖,炎帝與蚩尤不說,黃帝部落就是一個遊牧部落,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韂。”類似記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又或是孔孟文化能代表中國文化?那麼獨尊儒術之前的百家爭鳴都是邪魔外道?兵,法,墨,道這些都不是中國文化了嗎?況且元,清兩代也是尊崇儒學的。

所以,無論從他們的主觀選擇還是客觀條件造成的事實,他們都必然是中國人無疑!


白禮服黑婚紗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了大量的少數民族政權,例如早期的匈奴、鮮卑、柔然、高車、突厥、回鶻等等。他們也在北方建立政權,與同時期的中原王朝對抗。而由蒙古人所建立的元朝與滿族人建立的清朝更是統一了中國。那麼問題來了,當時的元朝皇帝和清朝皇帝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嗎?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它的前身是鐵木真在蒙古高原建立的蒙古汗國。蒙古興起後,先後掃滅了中華大地上的西遼、西夏、金、吐蕃、大理等政權。13世紀後期,蒙古汗國分裂為5部分,其中一部分就是忽必烈所建立的元朝。元朝攻滅南宋,正式統一了中國,並以正統自居。

13世紀初的中國

13世紀末的中國

元朝皇帝在給越南、日本等國的國書中,均以中國皇帝自稱,就連元朝的國號都來自於《易經》。《馬可·波羅遊記》中所描述的中國的風土人情也正是元朝時期的中國面貌。

同時,《金史》、《遼史》、《元史》都被列入了中國古代的24部正史中,標誌著它們都是中國古代王朝。《清史》沒有被列入其中的原因是因為《清史》根本沒有完稿,更準確的說法就是《清史稿》。現在有人質疑元朝的地位,是因為蒙古的一個分支~漠北蒙古(外蒙古)在清末獨立出去了。但要知道,蒙古的另外兩個支系,漠南蒙古、漠西蒙古都還在華夏體系內。
清仁宗嘉慶25年(1820年)

同樣的,清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封建王朝,其君主當然是中國的皇帝。滿族的祖先是女真人,但女真的範圍非常廣。歷史上建立金國的是完顏女真,而建立清朝的是建州女真(滿族)。清朝的奠基人努爾哈赤本身就是明朝冊封來統治羈縻地區的少數民族代理人。不論是清朝前期還是清朝後期,其君主都自認為中國皇帝,這一點可以看清朝皇帝的對外國書,甚至連晚清時期慈禧太后對列強宣戰時用的《對萬國宣戰詔書》也可以算進去,裡面的內容無一不是以中國統治者自居。至於那些提出“元清非中國論”的人,恐怕是居心叵測、用意不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