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銀行承兌匯票資金成本的4種計算方法

銀行承兌匯票資金成本的4種計算方法,銀行承兌匯票作為一種有效的信用工具和結算手段,深受銀行和企業的歡迎,對於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企業可以結合自身資金狀況,科學運用資金時間價值原理,利用銀行承兌的期限優勢,可採用貼現籌集資金或直接背書轉讓債權、債務的方式,優化企業自身的資金結構,從而強化資金管理與控制,實現降低資金成本的財務管理目標。

銀行承兌匯票資金成本的4種計算方法

銀行承兌匯票資金成本的4種計算方法

什麼是銀行承兌匯票?

銀行承兌匯票是商業匯票的一種,是由在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存款人出票,向開戶銀行申請並經銀行審查同意承兌的,保證在指定的日期內無條件支付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確定金額的票據。

銀行對出票人簽發商業匯票實質上是銀行建立在對票人資信的認可的基礎上,給予的信用支持。

在我國,銀行承兌商業匯票的單張面額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按照相關規定,銀行有權向承兌申請人收取手續費(為票面金額的萬分之五),票面金額不足10元的一律按照10元計入。銀行承兌匯票的期限最長為6個月,如果承兌申請人未在期限內未付款,則按照有關規定計收逾期罰息。

銀行承兌匯票的特點

1.具備較好的流通性和靈活性。

商業承兌匯票既可以對其進行背書轉讓,又可以申請貼現,靈活度較高,緩解了企業在某一期限內的資金壓力。

2.具備良好的信用和可靠性。

銀行承兌匯票是經過銀行核准並承諾無條件付款的,相當於將企業間的商業信用轉化為更為可靠的銀行信用,企業一旦收取了承兌匯票,相當於有了在一定期限內隨時變現的保障。

3.降低資金成本。

對於信用好、實力強的企業,只需要按規定向銀行交納保證金,就可以申請開立銀行承兌匯票,開展購銷業務,並在付款期限內將資金交付於銀行。

4.對交易雙方均有益處。

對於收款人或持票人的賣方企業而言,可以利用遠期付款的方式維持現有客戶、積累新客戶,以此增加銷售額;對於出票人的買方企業而言,以有限的資金可以購進儘可能多的貨物,大幅度地降低了所需貨物對運營資金的佔用,緩解了資金不足的壓力。

銀行承兌匯票資金成本的4種計算方法

銀行承兌匯票資金成本的4種計算方法

銀行承兌匯票資金成本分析

銀行承兌匯票的資金成本可以將其理解為貼現利息,也就是企業按照票面金額、貼現日、對外付款日銀行貼現利率以及承兌匯票期限等計算的貼現利息。

所以,企業在取得銀行承兌匯票時,一定要考慮到變現成本。企業取得銀行承兌匯票的途徑不同,其資金成本也有所不同,會存在實際資金成本高於貼現利息的情況。

通常情況下,企業取得銀行承兌匯票的方式分為以下兩種:

一種是在購銷業務中取得的商業匯票,其資金成本的計算較為簡單,即與銀行貼現利率計算的貼現利息大致相同。

另一種是向銀行融資取得的商業匯票,這是銀行向企業授信的一種融資業務,由付款人(被授信企業)出票對外支付,再由授信銀行進行承兌的商業匯票。

以這種方式取得的銀行承兌匯票,在申請出票時應按票面金額向銀行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且保證金的存款期限必須與承兌期限相同,同時保證金也被用於到期兌付。

所以,通過銀行融資的方式取得的銀行承兌匯票,其資本成本應在考慮保證金的前提下進行計算,而後將資金成本水平與其他融資方式的成本水平相比較,為企業進行融資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其具體的計算公式為:

銀行承兌匯票融資額=票面金額—按出票日計算的銀行貼現息—承兌匯票的銀行手續費—保證金存款。

銀行承兌匯票到期還款額=票面金額—保證金存款—保證金存款利息收入。

銀行承兌匯票資金成本的4種計算方法

銀行承兌匯票資金成本的4種計算方法

銀行承兌匯票的資金成本=銀行承兌匯票到期還款額—銀行承兌匯票融資額。

銀行承兌匯票的年資金成本率=銀行承兌匯票的資金成本÷銀行承兌匯票融資額÷匯票期限(天數)×365×100%。

(文章來源:天下通商貿-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服務商 網址:http://www.txthp.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