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滴滴事件帶給整個社會的思考,這個問題不解決不行了?

近兩年,滴滴總會在平靜一段時間後又陷入輿論的漩渦,造成這種困境的根本原因就是滴滴本身。滴滴這把雙刃劍,一方面是在資本的逐利性下必然存在的安全問題;另一方面是對社會進步的積極性和推動性。

滴滴事件帶給整個社會的思考,這個問題不解決不行了?

美好嗎?怎麼還有點害怕呢?


1.為公眾出行帶來便利。以前打車只有出租車這個選項,現在有了不同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打車難、打車貴的問題。

2.衝擊黑車行業。自從出現滴滴、優步等平臺,黑車漫天要價和惡性拉活行為相比以前少了很多。

3.順風車這種共享經濟可降低戶出行成本,節約社會資源,減少了尾氣排放和擁堵。

4.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出租車司機的服務意識。


讓時間回到2016年8月,滴滴與Uber全球達成戰略協議,滴滴和Uber全球相互持股,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兩者合併後的直接結果就是:乘客端漲價,司機端降補貼。合併雖然是市場行為,但其中國市場份額達到80%以上,截止當前滴滴估值不斷增高,已經超過4000億。

面對某些公司的強勢行為時,普通民眾難免顯得無能無力。下面分享兩個故事給大家。

故事1:一個孩子坐福特平託車高速被追尾,油箱爆炸起火,孩子重度燒傷面積達90%以上。孩子的家庭將福特汽車告上法庭,事情的真相震驚世人。福特汽車承認該車投放市場前就知道存在缺陷,但通過計算,不採取措施的成本與採取措施成本相差近一億美元之多,因此其保持沉默。在發生每起命案發生時候,打官司、坐公關、給賠償,然後企業基業不受影響,繼續發展。

故事2:今年三月,某網友發佈博文:打網約車時,車上存在不明氣味且感到頭暈,司機行為及其態度非常惡劣。今年四月,在某網約車平臺上,存在不同手機不同級別的用戶在同一個行程下的價格不同;今年五月,21歲空姐深夜打網約車被殺害;今年八月,又一個姑娘在網約車平臺上被害身亡!沒錯,這家網約車公司就是滴滴。事情發生之後,滴滴官方發佈解釋,消除社會輿論,之後風平浪靜。我們不希望這種惡性循環的存在,希望可以儘快解決這個問題。


面對這種已不是簡單商業行為,有關公共安全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1.加大罰單和賠償金額。用可將這家企業逼到破產倒閉邊緣的賠償數額,使其真正感受到危機感,真正解決問題,否則只是破財免災而已。

2.提高網約車司機門檻。在進入網約車平臺前,需要進行相關的培訓、測試和評估,不達標準絕不錄用。

類似這滴滴這樣的安全問題亟待解決,是無法等待的,因為生命只有一次,遺憾無法彌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