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近幾日青島蔬菜價格漲幅異常

受高溫溼熱天氣和旅遊旺季市場需求量增加的影響,每到夏季,青島的蔬菜肉蛋價格都會迎來季節性增長,然而常去買菜的市民會發現,近幾日蔬菜價格增長得更為迅猛,部分市場、超市中的菠菜、生菜價格“破10”,香菜價格更是增長到一斤二三十元,由於容易腐爛,許多蔬菜零售商也不敢批發價格高昂的葉子菜。

退休市民楊女士告訴記者,最近幾天逛市場,她發現除了根莖類蔬菜,其它類型的蔬菜基本沒有低於4元/斤的。記者在李滄區東李農貿市場上也看到,西紅柿、小白菜、芹菜、黃瓜、菜花的價格普遍在4元/斤至5元/斤,比兩個月前的同種類蔬菜的價格普遍上漲1元/斤至2元/斤。不過,記者在市場上轉了一週,也鮮見菠菜、生菜、茼蒿、香菜等蔬菜的身影。“這幾天葉子菜漲得太瘋狂了,今天生菜批發價超過12元/斤,都快趕上豬肉了,買得人少,又不易存放,我們不敢再進了。”一位蔬菜零售商對記者說。

這一輪菜價上漲,尤其是近幾日蔬菜價格的大幅度增長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青島中菜鳳鳴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棟告訴記者,每年七八月份,青島本地蔬菜產出非常少,大多依靠濰坊、煙臺、河北及南方等地供應。“特別是葉子菜生長不喜高溫,夏季蟲害又較多,種植主要依靠可以控制溫度和溼度的大棚,種植成本和運輸成本都很高。”李棟告訴記者,對種植戶來說,今年蔬菜市場行情較好,例如黃瓜、西紅柿在田間地頭的收購價格每公斤皆增長1毛到2毛左右,收購價格的增長也會傳導到零售環節。

撫順路批發市場總經理助理張德勝介紹,批發市場上的價格監測顯示,直到8月21日,今年批發環節蔬菜價格的漲幅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今年總體漲幅不超過5%,也就是說,七八月份蔬菜價格上漲是季節性的正常情況。”

但在零售環節,消費者為何會覺得到蔬菜價格還是較去年同期貴不少呢?張德勝分析,隨著對早市、夜市的規範,大量蔬菜零售商成為農貿市場上的“正規軍”,由於進駐農貿市場需要一定的管理費用,零售商會將這部分成本轉移到消費者身上;此外,由於現在市民的餐桌更加“精細”,過去常常一買好幾斤,現在往往當日買最新鮮的,這也導致蔬菜運輸、存儲的經營成本增加。

張德勝同時提到,從8月22日至今,蔬菜價格比去年同期有了明顯漲幅,這是今年蔬菜市場上較為異常的表現。“近幾日天氣逐漸轉涼,氣候條件更加適合蔬菜的生長,按照往常的經驗,本來近期蔬菜價格會慢慢回落,但今年情況較為特殊。”他分析,近期濰坊壽光等多地遭遇的颱風災害可能是影響蔬菜價格異常增長的主要原因。“我們批發市場中的青椒、芸豆、尖椒等很多精品菜很多來源於壽光,不過我認為,隨著秋季蔬菜生產能力的增強,蔬菜價格會慢慢回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